做为一个老股民,过来人,如今终于实现财富自由,回顾自己走过来的路,有些感慨,写给大家看看。

人为什么要上班?

有人说是实现自我价值,呆在家里就会废掉。嗯。这话虽然有道理但不对。如果你把人的价值定位于别人怎么看你,那么你寻求融合在人群中就是对的。但历史上有无数的艺术家、隐士、科学家等,都没有寻求这个目标,但仍然可以说是成功的,这就是反例。如果说能不工作就能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兜里揣着钱到处旅游,并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打游戏、泡女神。。。我想没人会选择工作的。所以,工作的目标不是实现个人价值,而是通过交换占有社会资源。硬币的另一面就是有些人可以不工作就占有社会资源。结论就是:年轻人要想办法去尽量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工作只是最常见且最容易、最无可奈何的手段。

人为什么要炒股?

炒股也是一种工作。也是通过交换得到货币进而得到社会资源。可以理解为一种间接的工作。炒股不是天生的,和其它工作一样,也需要学习、训练、无聊的重复、。。。能理解这一点的话,要不要炒股就很明确了。你把炒股视为副业即可。

人为什么觉得炒股不靠谱?

传统价值观问题。所以从来没有一个学校来系统的教学生炒股。现在的炒股成功的人更多的是靠自学成才。为什么炒股进不了学校?是因为传统价值观认为,炒股不创造价值,只是资金的重新分配,是投机,赌博。是不应该被全社会做为正常工作的。这个价值观正确吗?你听听这个说法:个人资金应该交给专业机构比如基金去运作。基金投资股票难道就能创造价值吗?基金也一样在投机,只是它受监管,以避免失败后的社会动乱。

未来展望

在不遥远的未来,人类社会的所有体力活都被机器人占据以后,人类该做什么?大家都会说,人类可以做艺术、科学、娱乐嘛。那么人类做的这些事情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吗?届时如果人类也可以大规模炒股,会不会就被接受呢?即使在未来,除了科学外,大部分所谓艺术、娱乐都不能创造价值。所以未来炒股其实和娱乐一样,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会认为,娱乐能赚钱,炒股也能赚钱。

结论:

我是建议年轻人去学习炒股的。越早越好。

原因:

1、财富跨越。从长期(10年以上)来看,股票市场是人实现财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具。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研究股市。如果你运气好,你的公司上市了,你可以通过公司的原始股致富,相当于中了。如果你工作上没这个运气,那么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在工作之外再挖一口股市的井。这样,在你退休的时候,你还保留了一个技能:炒股。在余生中继续为你带来财富。 需要说明的是:从我个人经验来看,想通过工作实现财富跨越的,基本不可能,几率小于中500w。工作只是给你现金流,不能给你财富。

2、个人价值。股市具有科学性。股市是一个混沌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炒股,就是研究这个系统。股市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系统,值得终生研究。另外对这个系统的研究,无数人已经投入了无数的精力,但还需要整个人类继续投入。如果真能有理论上的突破,那么其历史价值不亚于量子力学的。最后,在不工作后,炒股总比泡妞、打麻将、打游戏、无脑娱乐、跳广场舞。。。要好得多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有很多读者都是大学生,金融系的学生居多,我自己也是从大三开始炒股票的。

有条件的话,炒股要趁早,早炒股,早学习,早成长,学费还交的少,这将是你未来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等到毕业多年以后,积累了十几万,几十万闲钱,再来给市场交学费,一旦亏起来,那学费可就太贵了,起步也太晚。

实际上99%的人都需要先给市场交上一笔学费之后才能赚钱,有区别只是交多少的问题。

大学生学习时间更多,探索欲望更强,动力更足,接受能力也更强,试错成本低,优势是全方位的。

也许是因为我接触的一些学生读者都是比较聪明且很有主见,有好几个都做的很好,不过缺乏主见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学生自然也不会想要去炒股票。

当然,有钱炒股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没有闲钱的,那还是要以学业为主,不能因为炒股票荒废了学业,更加不能借钱或者贷款炒股票。

以上就是我全部内容,从周一开始我会在A股每次收盘之后坐一期复盘内容,供大家参考,多多关照吧。

自我介绍一分钟创意(自我介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