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1)

▲40余岁的孟小冬与杜月笙

01

谈起杜月笙肯定避免不了青帮,而提起青帮自然就想到了黑社会。

其实,最早的青帮和黑社会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们的成员大多都是底层劳动者,如果非要给他们类比一个今天行业,可以将他们纳入运输业,不过他们是搞水运的,在具体一点就是漕运。电视《胡雪岩》中帮胡雪岩运送粮食的那伙人可以说就是青帮的前身,那时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很明显那个时候搞漕运的那帮人已经有了黑社会性质。

那为何好端端的些劳动者,最后会逐渐演变成了黑社会呢?

要知道在古代,中国的北方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期间虽有短暂的南移现象,但明清两朝,说中国的“中心“在北方这一点儿也没错。

既然北方是国家的中心,那人口、国家机构、军队等自然也是要比南方多,而那时的”北大荒“还不是”北大仓“,所以,北方的粮食不足问题,只能靠运河旁边的这些劳工跑船往北运。单是清朝时期,每年就得把至少10万吨的粮食从南方转运到北方。

也许会有人问,为何不走陆路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成本问题,陆路靠人力肯定是运不了多少的,但如果使用马、骡子等运输,近距离还可以,那要是距离远的,比如路程要走几个月的,肯定是东西还未送到,已经先被牲口给吃光了。

也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何不走海运呢?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清政府选择走海运,才催化产生了青帮的诞生。

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2)

所以,规模如此巨大的一个行业,肯定衍生出许多“小行业“来,比如在运河两岸的修理业、酒店饭店、妓院等。总之,可以说,这千里漕运是养活了一大批人。

当然,这么多的人肯定不都是本地人,就像今天大城市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一样,本地人并不多。而不同地域的人一多又聚在一起,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个个的小团体。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走江湖走的不就是一个”义“字嘛,刚开始他们之间谁被欺负了,或者谁不小心命丧他乡了,都会有来自同一个小团体的人出面解决这一问题。

但时间久了,他们发现一是他们有时很忙顾不上,二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专业”,于是他们几个类似的小团体聚在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团体”或“帮派”,抽出一部分“专业”的人来专门处理这类事,他们则每月缴纳会费即可。这其实与今天的“某某商会”组织有点类似,但具体职能不同,前者更注重“人事”,而后者更注重“商事”。

就这样,没过多少年,这些搞漕运的劳工们几乎全部结了帮,因为在那种环境下没有帮派的人根本没法混。

对于他们的行为,清政府自然是知道的,也并没有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果断地进行了多次解散、捣毁。

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也是抗衡不过政府,所以只好变成了一个秘密地下组织,而且为了对抗清廷的剿杀,变得规矩非常多,神神秘秘的。

清朝后期,发生了很多影响历史格局的事件,如黄河改道、太平天国运动、列强侵略等,这些事在国家是大事,在普通老百姓当中更是大事,而发展多年的漕运业由于以上事件及河道淤泥堵塞等原因,造成运输成本暴涨。这不得不让清政府考虑改用其他运输方式,因为陆路运输成本实在是太高,所以最终只得选择海运。

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3)

其实,海运并不是不能运,早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就搞过,但是海运风险太大,而且不可控因素很多,如果不幸遭遇到台风不仅血本无归,甚至性命都难保,要是这样的台风断断续续的刮个十几二十天,估计北方都要乱成一锅粥了。所以,元后的明清两朝,仍旧选择走漕运。

可见,当时的清政府之所以最终选择海运,那也是在内忧外患状态下的无奈之举。

突然之间没了漕运,这就相当于一时之间运河两岸几十上百万的人要么没了工作,要么收入直线下降。那他们的生计该怎么办,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是摇摇欲坠了,那能管得了他们的死活。

不过,河是死的,人是活的。

于是,这些劳工们有些加入了太平军,有些变成了清军,还有些则跟着帮派老大去贩卖私盐。贩卖私盐在古代跟贩卖军火差不多,属于暴利高风险的活,这样的活自然需要庞大的暴力组织才能得以维持,所以这伙劳工最后逐渐地黑化成了地下武装集团,盘踞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港口城市,天津,上海,宁波等等,大部分是按照同乡关系组合在一起。

而这伙人则正是后来所说的“青帮”的开山鼻祖,自此以后一直到彻底被剿灭,青帮可以说一直都有两个面目:一个是无恶不作的黑社会;另一个是吸纳工人予以保护的“公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青帮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帮派,他们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都是各玩各的,有本事有能力的就地盘大,没本事没能力的就地盘小或者等着被那些大的吃掉。

青帮里面鱼龙混杂各色人都有,如孙中山的革命密友陈其美,我党曾经的工会领袖汪寿华等都是青帮的成员,而孙中山、蔡元培、蒋介石等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02

与上面一样在说杜月笙之前,肯定绕不开黄金荣。

黄金荣出身于1868年,小时候得天花后变成了麻子脸,我老家有句俗语叫“狸牛麻人菜花蛇“,意思见了这几种东西最好不要惹他们,躲得越远越好。可见,黄金荣是老天爷赏饭吃,从小就有了一张“干大事”的脸。

黄金荣的爹是法租界的巡捕,后来不知怎的被巡捕房给开除了,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这就给了黄金荣彻底放飞自我的机会,所以,他很早就开始了混混之路。也许是混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出息,还是觉得子承父业才更有前途,总之,他最后也成为了法租界的巡捕。

有混混的经历,再加上警察的身份,成了黄金荣最大的优质资源。凡是别的巡警破不了案,只要他一接手很快就结了案,这就使得他在警局的地位不断上升。

更重要的是他还娶了个“贤内助”——林桂生,在这儿说她“贤”只能说是用词不当,并不能说是夸张。林桂生有两个身份:首先,她是一家妓院的老板娘,能在上海开妓院的人能力自然不能小觑;其次,她还是当时法租界“拉粪”公司的老总,也就是说她承包了法租界的粪便清理。

虽然,这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如流的行业,但是赚钱啊,妓院就不要说了。而拉粪看似不起眼,实则也很赚钱,她有400辆粪车,每天不但拉粪要赚钱,到城外卖给种地的农民也要赚钱,也就是一车粪能赚两份钱。

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4)

从左至右: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所以,这两人走在一起,那简直是天作之合。他们用这些钱不断打通关系,最后使得黄金荣成了上海黑白两道争相结交的人物。以至于,上海的那些资本家以及有头有脸的人物,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黄金荣帮忙打点、解决问题。

比如有一次,法租界的行政长官魏志荣(法国人)的老婆出去游玩被绑架了,按理说这人在当时是全上海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但后来还是去找的黄金荣,才把老婆要了回来。还有一次,一股土匪劫持了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上边除了一些有钱有权的重要人物外,还有一些外宾,当时弱爆了的国民政府也是束手无策,只得向老黄求助。

到这里,其实也就不难理解在当时的上海,为何无论是我党还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都要结交青帮的一些头目了,而且也不难理解早年的蒋介石为啥要认黄金荣做师父了吧。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后来被称为上海青帮“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和杜月笙跟黄金荣搭上了关系。

03

杜月笙生于1888年,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双亡。14岁时在上海一家水果店里当伙计,后因偷钱赌博被赶了出来。

被赶出水果店后,他走上了和黄金荣一样的路,变成了一个小混混,抢劫、贩毒、敲诈什么都干。后来认了一个妓院的老鸨做干妈,在妓院里干起了龟公、十姐妹、打手等活。总之,他干得很不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业内他的影响力和口碑非常好,他保护的妓女也从来没人敢惹、敢欠嫖资。

后来,他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由陈等人关系他被引荐给了黄金荣。一开始,黄金荣对杜月笙并没啥好印象,但是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却因为杜月笙在妓院时的“卖力”和口碑,对他产生了好感。

不得不说,这有些人虽然干的不是正事,但是这并不妨碍人家的机遇和运气好。

自从得到林桂生的认可后,杜月笙的人生就开挂了。林桂生安排他去管理黄金荣的三张赌桌,平时负责赌桌秩序和款项回收,如果有赌棍不规矩出老千就当场剁掉他的手,不管他是谁或者他老大是谁。

成了基层管理者的杜月笙干得很认真也很卖力,迅速成了业务骨干,而且还逐渐取得了黄金荣的认可。不过,那时的杜月笙只是一个赌局的管理员,这离他后来“小杜城南五尺天”的人生巅峰还有着十万八千里。

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5)

▲杜月笙

之前说过,最早黑化的那一批搞水运的劳工是从贩卖私盐开始的,但那只是在最开始,后来他们的“业务”就变得多了,如贩卖人口、绑架、抢劫、妓院等等,主要是和黑沾点边的他们都干。但在所有这些中最终让杜月笙成为上海青帮“大哥”的还是鸦片。

1919年民国政府在法律层面上禁了鸦片。也许会有人疑惑,不是清朝时期我们就已经在禁烟吗,对啊,不是最终因为禁言这个事被英国还给揍了一顿嘛,也就是清政府根本就没有禁成功,甚至在法律层面上都被列强要求要合法化。

当时的民国政府虽然颁布了禁言令,但无力清剿鸦片贸易,而官方禁烟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黑社会的极速膨胀,青帮自然是这股势力中发展最大的那支。

大到什么程度?

1924年浙江军阀们打起来了,关键时刻青帮出动卡车,把他们支持的一个军阀的部队快速送到前线,战后战败军阀没地方去,又继续投奔到青帮大佬门下藏着。

那黄金荣、杜月笙他们是如何借着“禁烟”而发展起来的呢?

原本青帮一开始自己不倒卖鸦片,但是鸦片业务涉及码头,运输,以及烟馆等,这些领域全是青帮的人,所以他们只是强迫那些鸦片商向他们交保护费。但这些保护费,并没有交到黄金荣他们手中,而是青帮的另一个头目沈杏山那里。

上文说过,青帮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帮派,他们虽然都叫青帮,但里面山头很多,也各都不隶属。与黄金荣一样,沈杏山也是上海青帮里的一个大头目,他是公共租界的巡捕房队长,也是黑白通吃。

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6)

▲《大上海》里,周润发扮演角色原型就是杜月笙

没禁烟之前,鸦片是从公共租界进入上海的,这正好是沈杏山他们的地盘。1919年禁烟令颁布后,控制公共租界的美英不让鸦片在那里上岸了,鸦片商们只好从法租界的地盘上岸,法租界不是黄金荣的地盘嘛,而享受多年鸦片暴力的沈杏山他们,眼看断了财路,只能拼死一搏,最后好几千帮会分子相互砍杀,不分胜负。

但上天就是眷顾黄金荣,当时控制上海的军阀如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后来控制上海的军阀成了孙传芳,孙传芳和黄金荣关系一直交好,于是干脆签了个约,让黄金荣直接垄断了鸦片贸易。这一举动就相当于是要了沈杏山他们的命,毕竟青帮再牛还是斗不过政府,所以,他们索性服软直接加入了黄金荣他们,从此上海鸦片业务基本全归了黄金荣他们一伙。

孙传芳则从他们的鸦片贸易中每月抽取500多万的大洋。

当然,在这一垄断鸦片贸易的过程中,杜月笙是鞍前马后,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时之间,从一个青帮小人物变成了“大哥”。

04

就在杜月笙他们刚过上贩毒的幸福生活之时,南边又“出事”了,即南方革命党正在一个叫黄埔的地方训练革命军,说是要准备北伐。

不过,他们也没有表现得过于忧愁,因为对国民党他们熟呀。

当初孙先生搞革命时,底下好多人都是青帮分子,如他的革命密友陈其美,就是曾是青帮头目。

辛亥革命爆发后,陈其美跑到上海,让自己的青帮兄弟们,组成敢死队,宣布上海光复,顺便自己任命自己为上海军政府的都督。并且让自己的兄弟蒋介石带着一支敢死队去进攻浙江巡抚衙门,活捉了浙江巡抚曾韫,这些敢死队,也基本是青帮的人。

再后来孙先生和袁世凯闹翻了,也是青帮伸出了温暖的手,多次无偿帮助了孙及其他的革命者,甚至多次支持孙中山,被孙当成“财神爷”的张静江,也是青帮的人。

后来蒋介石跑去上海搞证券交易所准备骗钱,没想到赔了个底掉,天天被一群债主追着跑,也是黄金荣出手相救,蒋才躲过一劫。

当然,和青帮有联系的不止国民党,除了我们外,青帮和日本人也有合作,可以说基本做到了各方都有朋友。

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7)

在北伐前广州国民政府秘密派出了“大员”潜入上海,和杜月笙搭上了线,杜月笙他们表示要站在北伐军这边。并且组织了1000多打手,配发武器,等北伐军到达上海的时候和城中的汪寿华一起发动工人起义。汪是我们的人,但后来被杜月笙活埋了。

后来,北伐过程中国共出现了分裂,杜月笙他们本想做个好人,不参合这事,但他们的组织性质不允许他们中立。所以,最终他们支持了蒋。

当时上海有近五千我们的人,都是工人纠察队,没收了军阀部队的枪,并不怕蒋,蒋在上海附近只有三千人,所以只能是拉拢青帮。1927年,蒋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干将杨虎和杜月笙他们谈判,最终,杨虎和青帮三巨头结拜兄弟,形成联盟。

于是,财阀们给了蒋1500万大洋,支持蒋叛变,其中50万拿去给青帮买武器,青帮武装了2000多人主力拿着制式步枪,剩下的拿着斧子,等在后边。杜月笙把之前提到的汪寿华骗到公馆,随后绑去活埋了。

在电影《建军大业》中,一开始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有了这次立功之后,杜月笙借此结识一批国民党高层官员,拉拢他们参加他那个高端俱乐部—— “恒社”,这个组织里有五百多人,一半是商人们,一半是官员们,相当于一个网络,网罗了整个民国上层。

整个民国在大陆期间,杜月笙成功团结了国民党内部的CC系,孔祥熙,宋子文,以及金融系统大佬,并且在1930年后把黄金荣和张啸林也排除出了权力圈,他成了唯一的一极。

杜月笙的青帮多少人(杜月笙的青帮往事)(8)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杜月笙迁往香港。

当时 日本人依旧采用的是“以华治华”那一套,所以日本人进了上海后并没有大规模清洗帮会,反而跟帮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这也就给了杜月笙的一定程度上的远程操作空间,不过在整个抗战期间,他还是做了一些事。如通过他的公司从香港往重庆等大陆其他地方倒腾了不少物资,支持了抗日大业。

日本投降后,他又回到了上海,但没过多久内战爆发,物价飞涨,杜月笙他们一伙利用机会,继续倒买倒卖,赚了不少钱,他儿子一度因为金融犯罪被蒋经国抓起来判了半年徒刑。

1949年渡江战役后,南方的许多资本家开始大逃亡,尽管事先有人建议杜月笙留下来,但他还是毅然决然跑了。不过,他比较机智,没跑去台湾去了香港,因为他知道蒋介石父子对他并不感冒。

当时,国民党的溃败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许多资本家都没来及套现就溜了。有许多固定资产的杜月笙也是如此,所以,他最后只带了100多万美元去了香港。

到了香港后,杜月笙依旧维持着上海时代的风格,只要故人来求助,基本都会出手帮助,这也是后来许多人称颂他的原因之一,觉得他讲义气,有机会可以写一篇杜月笙的“处世之道”。

逃到香港后,杜月笙并没有活多久,1951年便撒手人寰。反而是留在大陆的黄金荣,又多活了几年,不过这时的黄金荣已经不是几年前在十里洋场只手遮天的黄金荣了,而是改造成了一个天天早上参与扫大街的黄金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