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11日0时至2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含8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无症状感染者374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51例,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例。截至10月11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确诊病例862例、无症状感染者3431例。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体育卫生与劳动教育处副处长张晓莺介绍,疫情发生后,位于呼和浩特市的26所高校实施封闭管理,全部改为线上教育教学,共封闭在校学生24.1万人,“有1.5万名教职工背上行囊,舍小家顾大家,与学生们吃住在一起,全力保障着学子们饮食起居。”

大学全封闭管理(一地26所高校封闭管理)(1)

为尽最大可能避免疫情输入高校校园,守住不发生聚集性疫情底线,自治区教育厅积极指导监督驻呼高校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防控措施:

一是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召开全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及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要求驻呼高校校园实施封闭管理,全部改为线上教育教学。

二是强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为防止社会面疫情输入校园,自治区教育厅提出师生员工全部入校封闭,同甘共苦、同心抗疫。有序组织核酸检测,加强健康监测,教育引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校园环境消毒消杀,强化后勤服务保障,做好暖心服务。

三是正常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各驻呼高校迅速完成线上线下教学切换,按教学计划稳步有序推进,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同时,各高校还丰富了线上教学资源,增设了学生们感兴趣的文化艺术公开课。

四是开展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10月3日,自治区教育厅组建了两个心理援助专家组,从全区高校抽调了40位心理学专家、科研人员、教师,为驻呼高校师生提供在线心理咨询、疏导、援助和干预等服务,同时持续推出心理微课、短视频、身心健康操、心理微电影等线上资源,筑起师生抗疫“心防线”。

五是加强督导检查。自治区教育厅9月29日派出24名处级干部下沉到驻呼高校,开展督导检查,连续半个月每日调度会商,帮助学校查找防疫漏洞,补齐防控短板。

六是加强应急处置协调。在部分高校出现了校园输入疫情后,自治区教育厅快速反应,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高校做好应急处置,协助涉疫高校做好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保障供应等工作。

面对校园突发疫情,自治区教育厅筹集各方资源,助力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从直管党费中支出专项党费100余万元购买抗疫一线急需生活、医疗物资,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疫情防控最前沿;自治区工商联、红十字会和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等部门,伊利集团等企业单位也及时支援,分批为涉疫学校提供各类生活和防疫物资;全区高校之间相互支持,提供餐饮、物资等保障,共筑校园防疫的坚实后盾。

新晚报综合中国青年报、奔腾融媒、青小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