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今天是国庆节,先祝大家国庆节快乐。我们的国家有着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其间名山大川,风华绝代,锦绣河山的故事浓缩在每一处风景中。从十几岁开始,我就喜欢行走,在不同的自然和文化中行走,接受各种陌生的文化和景色带来的冲击,那是在游记、想象中不可获得的。在行走中,生活和热爱可以变得如此真实而具体。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1)

杭州:曾是西湖梦边人

杭州是一座带给人太多想象的城市。作为一个北方人,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曾经想象过很多次。

无数次想象之后,我第一次到杭州,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城市的缘分,一定会契合在某种生活方式上。一座城市就和一个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气质。

——杭州是一杯明前的龙井茶,嫩嫩的茶尖摘下来,不需要发酵,在大铁锅里用手烘炒一下,沏进玻璃杯,慢慢细品,顿觉沁人心脾。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2)

——杭州是西泠印社的一枚印章,大概就是临安出产的鸡血石,把古往今来的历史镌刻在一方小小的印章上。

——杭州是王星记的扇子,徐徐打开时,水墨山水就展开了,合拢时则是一段不能言说的秘密,有掩映,有曲折,足够江南。

——杭州是含着水汽的,那里有西湖,有西溪,可以淡抹,可以浓妆。无论何时去,它总能带给你精神上的滋润,让内心在这水汽里变得柔软,像水草一样悠悠地舒展开来。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3)

春天游西湖,应当去看苏堤春晓,听柳浪闻莺。这个时节,不敢辜负了西湖的邀约,喝下那杯明前龙井,吃完那一碗软糯的藕粉,舒开心怀,惬意自在。

到了夏天,曲院风荷,正是映日别样红,一段“绿杨阴里白沙堤”,裹着水汽的凉风滑过肌肤,犹如上好的冰绸一掠而过。

到了秋天,平湖秋月,满陇桂雨,杭州人的秋天过得很奢华。记得有一年,我去杭州赏了桂花。三个星期后,朋友又打电话:“来吧,来看桂花。”我说:“不是刚刚看过吗?”朋友解释道:“你上次看的是早桂花,现在开的是迟桂花,现在来可以陪你去栖霞山走一走,也许可以遇见郁达夫的‘迟桂花’。”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4)

到了寒冬,断桥残雪,梅花相映,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素净简约之美,连萧瑟都成枯笔的写意。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还被评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生命就像一部手机,总要有充电的时间。杭州就是我充电的地方。

丽江:邂逅一米阳光

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第一次去丽江。那个时候的丽江还没有被过度开发,还没有那么浓重的商业气息。

我清晰地记得,走进丽江时,暮色深沉,站在一千六百年历史的大石桥上,踩着拱形桥厚厚的青石板,桥下的河水哗啦啦地流淌,大水车吱吱呀呀地转动。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5)

石桥的桥头有一家卖布农铃的小店,听着一串一串的布农铃随着流水声叮叮咚咚作响,仿佛能看见千年马帮从山中慢慢走出来。站在拱桥上放眼望去,灯火阑珊,朴素美好,流光从潮水中汩汩流过我的此刻。

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瞬间觉得眼睛被烫疼了。透过窗帘,我看见晨光中的玉龙雪山,一座雪白雪白的山被早晨金黄色的阳光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盆,从窗帘里面探进头来,在你睁眼的一瞬间,烫伤了你所有的神经。我光着脚跳下床,哇地惊叫起来。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6)

那种感受,到年老时回想,依然会有如初恋般的心动。人生会有很多际遇,让你一生铭心刻骨。我之所以爱丽江,是因为它离自然如此之近,玉龙雪山就在你的眼前,一千六百年的传统就在你的脚下,布农铃还在响着,普洱茶氤氲的茶香泛起的时候,你能触摸到一幅完整的画卷。

那天晚上,我要去听纳西鼓乐。陪同的是当地电视台台长,一个纳西族小伙子。我们因为赶时间,所以走得很快,但四方街窄窄的街道上,有三个胖墩墩的纳西族大妈在闲逛,一下晃过来,一下晃过去,把路堵死了。我们在后面怎么也挤不过去,年轻的台长就用纳西语对大妈们说了一句话,意思是借过一下。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7)

其中一位大妈回头笑着说:“小伙子,人从生下来都在往同一个地方去,你快走也是去,慢走也是去,干吗不慢慢地走呢?”我说:“这是天上的哲人,来点化我们的。”台长说:“不,我们这儿的人说话都这样。”

这也是我最早爱上丽江的理由。你会觉得在这里慢得有理,因为人们活的是一个过程。在这里,玉龙雪山不老,河水依然激荡。后来,我在丽江的节奏就慢下来了,坐在水边看水流,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不惧时光流逝,不去追问意义和价值。

在那里,所有的光阴都可以精确地丈量、计算,但是它容载的幸福是无价的。这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它让我遇见了一个悠闲的自己。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8)

庐山:遇见不确定的惊喜

中国人生命经验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山川水流。我非常喜欢庐山,在别的山上,遇见的都是确定性的一面;唯独在庐山,遇见的是不确定性。泰山上的摩崖石刻,无论什么时候去,它永远都在;黄山上的奇松怪石,无论何时,它也永远都在。

唯独庐山,每一次去,你都不知道自己会看见什么样的云山雾海,不知道眼前将是怎样的气象万千,就连庐山本地人都不知道明天的早晨会是什么样。这就是庐山最大的诱惑。

我第一次到庐山的时候,是十一月份,在南昌讲完课的我一路辗转抵达庐山脚下,盘山路峰回路转,导致我晕晕的。到达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半,我顺理成章地想一定会让我先住下来,第二天再登山。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9)

还没来得及换运动鞋,就被当地人招呼,“您先别急着放行李,就现在,跟我上山。”我心想,明天再去也是可以的吧?有什么必要在这个时候上山呢?到底能看见什么呢?但主人家斩钉截铁的语气和热情实在是让我不好意思不跟上。

台阶湿滑,越走暮色越重,眼前灰茫茫一片,走到觉得眼前没有路了,主人家却很坚定地说:“再向上走,还不够高。”我就想,再向上还能走多高呢?再向上,再向上。

我们一直走到过了五点一刻,逐渐地就觉得湿漉漉的空气变得干松起来了,透着淡蓝色的浓雾逐渐地变白了,随着鱼肚白的扩散,中间又渗出来一点点粉红,没过一会儿,周围就燃烧得姹紫嫣红,出现漫天灿烂云霞。而此时,我就站在山顶。

足不出户赏名山大川(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10)

云海美得惊人,因为阳光的照耀而有了瑰丽纷呈的光影变幻。此情此景,让我知晓了一个道理:你站得低,云雾就困锁你;你站得高,云雾就是你审美的对象。

那样震撼的美,至今想来都周身温暖。人啊,要经历无数次攀援,才能突破困锁的云雾。但这之中,唯一能左右自己的,就是向上走。

这些年行遍大江南北,看过很多不同的风景,而我则在这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一次一次地与自己相遇。

最后,再次祝大家国庆假期快乐!大家行走于路上时要收获满满的开心,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实在不喜欢假期的人山人海,古人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读读书,听听音乐,哪怕只是发发呆。给自己一刻难得的清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