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社区入住已近七年,一直没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拿药还要跑到15公里外的卫生院。”7月22日,天津市宁河区海航社区的张先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反映,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迟迟不到位,这已成为困扰居民看病就医的一大难题。
海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记者,社区一直没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很多老年人没办法去医院拿药,居委会都会派车去卫生院帮忙拿药。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居民在家门口能看病、拿药,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也是今年居委会的重点工作。
海航社区,宁河融媒图。
居民:老年人看病拿药要跑15公里
造甲城镇海航社区项目于2015年交付。该小区居民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虽然是个新小区,但位于郊区,周围的医院、学校、饮水配套设施很多跟不上。”
该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海港区作为新社区,长达5年都没有居委会,直到前年才有,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在逐步解决小区的问题。”
自2020年5月,海航城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成立后,便立即着手搜集、协调解决居民关心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如今、饮水、学校等问题居委会都逐一解决了。但小区地处郊区,老年人居多,慢性病患者拿药都需要去镇卫生院。”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去距离最近的卫生院要15公里,如果有了大的疾病,需要跑更远去市区看病,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看病非常不方便。
卫健委:预计今年底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
据海航社区居委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造甲城镇海航社区现有62栋居民住宅楼。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服务中心是由相关卫生部门牵头建设,今年以来,居委会已多次与宁河区卫健委沟通,期望尽早能给居民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对于一个新小区而言,医疗机构不像幼儿园、超市等配套设施,建设起来相对有困难。”天津市宁河区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海航社区以前是没有居委会,没有系统管理,所以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一直就耽搁了,居委会成立后,多次跟我们反馈了居民医疗需求,我们也在想办法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一般来讲,从利益角度讲对于房地产开放商而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往往存在后建的问题,并非硬性验收条件。但如今我国是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如果社区医疗条件差,老年人就无法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服务,还要去医院,这样就与分级诊疗的政策相反。
据天津市宁河区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海航社区入住率低,目前居民大约3000多人,但老年人居多,确实存在看病就医的需求,因此我们计划在社区建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来满足老百姓看病需求。
2022年07月07日,天津市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2年底,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
专家:基层全科医生缺口大
宁河区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区卫健委计划通过造甲镇卫生院增编、招聘社区服务人员的方式,为海航社区配置具有医疗服务资格的工作人员。但这些问题都不好办,但区卫健委正在努力解决。
《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6038个,与上年相比增加49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12.8万人,平均每站5人。
吴浩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全科医生主要是满足基层群众医疗与健康管理需求,主要工作于城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的卫生院、乡村的卫生室。社区卫生中心往往是公益性质的,建设需要当地卫生部门财政投入,社区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编制。
由于基层医疗社会地位低及价格收费定价低,社区卫生中心很难以自身服务收入维持运营,并给工作人员以竞争性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要想招到人,往往需要编制才能吸引人来,但即使如此,往往事业编招聘为一年一次,而且国家明确事业编“只增不减”。那增加了机构,编制从那里来?因此,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
为了解决社区医生“招不来、留不下”的问题。吴浩建议,对于一些事业编转企业的单位,将编制优先配置给基层医疗机构去用,同时也要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保障与提高基层医生的薪酬与待遇。总之,国家政策要切实落地,从省到乡各级卫生系统出台配套政策,加快当地发展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
责编:刘玫妍
主编:徐婷婷
校对:李欣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