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有个六安县,1984年夏这里连降大雨,冲得土山翻着泥花奔向沿途村庄;这场大雨引发的山洪着实不小,但也并非全是坏事,放牛娃就捡到了一件“宝贝”,挂在牛脖子上炫耀了大半年,如今竟然价值超千万。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1)

单说1984年那场大雨,连下半个月总算放晴了,家住六安县青山乡的一名张姓小学生,迫不及待地牵着牛出了门;这些天可把“小张”憋坏了,因为山洪上不了学,可也没办法出去玩。

好不容易天色放晴,快被憋疯了的“小张”按捺不住,也不管外面的泥水还在流,牵着自家黄牛就出了门;“小张”放牛是假,出门撒欢才是真,这头牛显得比主人还高兴,大概也是被憋坏了。

刚出门,老黄牛就像受了惊一样直摇头,“小张”仔细看了看,两只牛眼红红的;这不奇怪,黄牛长时间呆在阴暗的牛棚里,加之半个月不见太阳,如今忽然见光,牛眼一时不适应才显得发红,过一会儿应该就好了。

奇怪的是,平时温顺的牛这次却一反常态,刚被牵出门就拖着“小张”跑,后来干脆挣脱主人的缰绳,直奔老虎山跑去;所谓“老虎山”是当地一座海拔几十米的土山,传说古代这里曾有老虎出没,这座名不转经转的小山因此得名。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2)

山前还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刚好形成一个大拐弯,若在平时,“小张”没少在这条河里撒欢玩耍;“小张”不知道的是,这样的地形构成了难得的“风水格局”,因此土山上草木多,墓葬也很多。

更何况如今山洪刚过,这条河显得水黄浪急,“小张”已经是五年级的小伙子了,他知道此时不能去河里玩;但是,自家的黄牛不管不顾,直奔老虎山中奔去,“小张”无奈只好追着牛一起进了山。

老虎山上长着不少草木,黄牛穿过一片林子,终于在半山腰的一块坳地停了下来;后面追赶的“小张”也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休息。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3)

老黄牛的反常行为把“小张”气坏了,本打算休息一会儿再管它,可没想到的是,此时的黄牛更加反常;原来牛的一条腿陷进了草堆下隐匿的一个洞里,急得它用另一条腿不断地刨地,鼻子里还喷出白色的雾气。

难怪不跑了,原来是牛蹄子被困住了,“小张”又气又笑,见没多大事儿,一时也懒得理它;就见黄牛急的用另一条腿不断刨地,一会儿就刨出一个土堆,后来又改用头拱,两只牛眼急得更红了。

此时“小张”休息的差不多了,又怕牛再次受惊,于是站起身走近黄牛;“小张”先拍拍牛屁股以示安慰,又自言自语地说“让你疯,蹄子封住了吧?还不得靠我给你解围,看你以后还炸毛不。”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4)

“小张”蹲下身检查被困的牛蹄子,不算严重,仅是卡在了一个窟窿里;本以为将牛蹄子周围的土清理一下就算完事,谁知扒开土,露出的竟然是被牛踩碎的青砖。

这下把小张吓了一跳,脱口而出“是个闷子!”

所谓“闷子”是当地土话,意思是“墓”,也就是说,小张和黄牛都站在一座古墓的墓顶上,牛蹄子将墓顶青砖踩碎后陷了进去;这就意味着,脚下这座古墓的顶已然不牢固,“小张”和黄牛随时可能随着墓顶塌陷掉进墓里。

这也没办法,黄牛可是张家的宝贝,要是弄不出来,孩子回家没法交代;“小张”只好找来一根树枝,冒着危险开始抠卡住牛蹄子的青砖,好在终于成功了。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5)

小张赶紧牵着牛离开危险之地,却又发现牛刨出的一堆土里泛出点点金光,好奇心驱使下,这孩子又冒着危险回到“墓顶”,在土堆里捡出一枚黄澄澄的古币。

就这样,小张拿着“铜钱”,牵着黄牛,一路嘟囔着下了山;一路上,小张开始抱怨老黄牛“蹄子疼不疼?看你下次还跑不跑;再跑,再跑,再跑看我还管不管你!”

孩子嘛,也不管黄牛听不听得懂,一边把玩着捡来的“铜钱”,一边还在和黄牛聊着天;抱怨归抱怨,小张和黄牛早成了朋友,对受伤的牛蹄子还是挺心疼的,为了表示表示,小张找来一根红绳将捡来的“铜钱”穿起来挂在牛脖子上。

此后大半年,小张家的牛成了当地最风光的牛,脖子里不仅有铃铛,还有一枚穿着红绳的“铜钱”;牛一动,脖子上的“铜钱”就会撞击铃铛,发出悦耳的“当啷当啷”声,对此小张颇为得意,没事就要牵着牛出门转一圈。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6)

这天,“小张”和往常一样牵着牛在山道上走,正享受着牛脖子上的铜钱撞击铃铛发出的悦耳“叮当”声,忽然有人叫住了他“小同志,能把牛脖子上挂的铜钱给我看看吗?”

小张一听这话高兴了,自从给牛挂上这枚“铜钱”后,曾有不少人提出过类似要求;小张也不吝啬,有人要求看就给取下来,这可是孩子“显摆”的好机会。

来人接过“铜钱”翻来覆去地看,脸色也随之严肃起来。忽然,来人开始浑身上下的乱找,最后翻出80块钱硬塞给小张,嘴里还慌乱地说着“钱给你,这古币我买了,我买了!”

这人挺奇怪,把钱塞给小张后,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拿着“铜钱”快速离开;这里要说明一下,1984年的“80块”可不是小数目,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笔巨款,“小张”拿着钱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7)

原来,小张遇到的是一位下乡进行文物普查的考古专家,当他见到牛脖子上的“铜钱”时就知道不是凡品,“闪闪发光”的样子也告诉他古币肯定不是铜的。

当小张将古币递给“专家”看时,再次证明了这是一件珍贵文物,古币果然不是铜的,而是一枚篆刻着“太平通宝”的金币。

所谓“太平通宝”,是北宋时期极为少见的一种古钱币,这种古钱币并非用于流通,而是达官贵人之间一种显示尊崇的媒介;为了进一步鉴定,这位专家才兴奋地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小张”。

后经鉴定,专家“强买”来的金币确为北宋初期的“太平通宝”,这在考古中是极为罕见的;各路专家汇聚一堂,准备进一步研究时才发现,那位专家竟然忘了问小张“金币的出处”。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8)

好巧不巧,这场大雨也让六安县老虎山附近出现了不少古墓,考古队随时待命,既然都是去老虎山,专家干脆带着考古队再次到青山乡寻找“小张”。

很快,“小张”被考古队再次请来做了向导,并再次进入老虎山找到卡住牛蹄子的坳地;后经发掘,坳地是一座800年前北宋初期的古墓,或许是年代太过久远,墓顶早已塌陷。

也就是说,这座古墓早已被土石填满,当日小张和黄牛站在塌陷的墓顶,其实并不存在想象中的危险;话虽这么说,墓顶塌陷却为考古发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座面积不算大的古墓,竟然折腾了考古队一个多月。

好在发掘后收获颇丰,考古队发掘出金(银)钗、精美菱花铜镜、铜梳、篦、陶罐等文物数十件;最重要的是,考古队在棺椁中又发现了一枚“太平通宝”金币。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9)

专家据此推测:墓主人应该是一位宋代贵妇,两枚金币应该是其下葬时嘴里的“含口”;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古墓早已坍塌破损,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已经无从考究,两枚“太平通宝”金币成了本次考古的最大发现,如今更是价值千万。

放羊老汉捡了一只大鸟(放牛娃曾经捡到的)(10)

当然,小张家的牛脖子上少了点东西,却换回了荣誉证书以及20块的奖金;加上之前专家给的80,共计奖励100块,您有什么想跟“小张”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