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们,虽然年少无知,但还是想当个科学家啊;虽然青涩稚嫩,但我们敢去追求啊;虽然莽撞冲动,但我们不怕输,不怕被拒,脸皮够厚啊。

但不知从何时起,尤其是三四十岁以后更加明显,我们变了,我们变得不再张扬,不再去想象。

甚至变得茫然四顾,或是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你可能会说,可能是我那脾气暴躁的父母,我那任性的前女朋友,我那近乎苛刻的老板。

自我人格的剖析方式(挫败感对人格变迁的影响)(1)

但从个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挫败感在改变着我们的命运。准确地说,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遇到的挫折,与我们自身的人格特征共同作用,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我们人生的方向和轨迹。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先介绍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每个个体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目的性的,都是潜意识中在试图去达成某个心愿。而这里的心愿则可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为不同的级别。这个观点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我之前的一篇文章《生命体的本质与心愿》。

而具体到每个个体的人,都有自己潜在的心愿,我称之为潜愿,意思就是潜藏着潜意识中的,不被意识所察觉、理解的心愿或目的。

每个人的潜愿都是不一样的,我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电影里的例子,《盗梦空间》。这是一部大卖的经典电影,这里想请大家注意的是,在这部电影里炫目的特效背后,贯穿始终的是小李子想要回到美国,见到自己的两个孩子,以及缓解对自杀的妻子的内疚感,这两个心愿。

当然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潜愿会更加的不可见,更加的隐秘,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潜愿也基本是一无所知。比如说我的一个案例,一个男子,他的妈妈比较强势,他在自己成年以后的一个潜愿是和一个强势的女性在一起,并把他改变成一个温柔的女性。这个潜愿反应了他对妈妈的一个长久的心愿。当然他的这个心愿在现实中屡屡受挫。

这里就可以回到我的本文的观点了,挫败感在改变着我们。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而那些造成我们的潜愿失败的挫败感,会对我们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这样的挫败感会让我们有比较强的痛苦感。

一定意义上这样的痛苦感是非常正常的体验,我们人类面对现实的世界是无力和脆弱的,痛苦体验自然不可避免,是个不可避免的部分。

但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对痛苦的应对有所不同,尤其是当当事人的核心潜愿受到多次的挫败的时候,往往是人生道路发生分叉的时候。当事人面对痛苦的不同应对,不同选择,也就造成了当事人的人生路线发生变化和分支。

一般来说,面对挫折,会有以下几种分支:

1. 放弃潜愿

有些人会因为痛苦体验太重,而他又无法承受,同时(或者)他对再次尝试而成功的不再抱有希望,因此他放弃了自己的这一潜愿。

如果他的核心潜愿受挫并放弃,他有可能变成空心病或者是处于抑郁态。

这种情形中,当事人的心理能量基本停止释放,心理能量处于抑制的状态。

2. 放弃潜愿,但选择一种中间态的行为或客体,来部分(或形式上)来满足潜愿或缓解焦虑

这里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恋物癖,他的挫败感可能是来自于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也许是来自于内在的自我矛盾,只是潜愿无法实现,屡屡受挫。

于是他选择一种中间的替代物来尽最大可能地去满足自己的潜愿。

强迫症应该也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情形中,心理能量有一定的释放,有一定的满足感。

3. 出现攻击性

这里的攻击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像精神病患者一样对周围的人有攻击行为。

这里说的攻击性可以表现为广泛地对周围的人有敌意,与周围的人相处不够融洽,或者是对特定的人群有明显的敌意释放,来发泄内在的负面情绪,比如说某些非人格特性的路怒一族。

这种情形中,心理能量变为负性的,虽然不能说是得以满足,但一定意义上也有所释放。

4. 平复创伤,基本恢复对潜愿的信心

这恐怕是最佳的状态了,当事人能够毫发无损地从这次挫败中得以恢复,人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能够再次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并投入心理能量到下一个可能的客体身上。

从上面的几个分支可以看出,第四个分支是最佳的选择。但客观地看,现实地看,不是每个潜愿都有实现的可能,对于这样的潜愿,更多的尝试可能最终还是会受挫,而且投入越多,受挫的挫败感和痛苦感也就越强。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去了解自己的潜愿是什么,这些潜愿在现实中的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的潜愿有没有可能通过一定的形式来满足(比如说心理戏、空椅子),或是通过心理咨询来释放潜愿中的心理能量,而不是一定要在现实中去满足。

当然从人类历史的大趋势来看,人类文明的大方向还是朝着不断地、更多地满足社会中的人的心愿,这个大方向来发展的。

所以今天的结论是:

  1. 要了解自己的潜愿,自己的潜愿有多大现实的可能性
  2. 你的人生道路有没有因为潜愿的受挫,而发生偏转?
  3. 有没有出现向前三种分支方向发展的迹象?
  4. 在发生前三种分支之前,有没有机会改善状况?而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发生太大的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