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豌豆苗的种植方法(豌豆苗栽培技术)(1)

一、对环境的要求

豌豆苗属长日照耐寒性作物,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8~20℃,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5~18℃。  

豌豆苗对土壤要求不严,以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pH值6.0~7.0)土壤为好,有利于获得优质高产。稍耐旱而不耐湿,生长期排水不良易烂根,因此在低洼地应高畦栽培

菜地豌豆苗的种植方法(豌豆苗栽培技术)(2)

二、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及播种方法

  ①品种选择

生产上应注意选择茎叶肥嫩、纤维少、生长旺盛、无卷须或卷须不发达的品种,种子要求颗粒大、无病虫、无破损、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目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豌豆苗专用品种主要有翠玉、丰优1号、德华。

  ②整地播种

选择晴天将地翻晒1周以上,种植前3天开沟整畦,整畦前每667㎡施腐熟有机肥(如堆渣肥等)500kg左右、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8kg,然后将肥和土混拌均匀后作成宽1.2m(含沟)的平畦。

豌豆苗宜直播,一般采取条播或撒播的方式,适当密植。条播按行距15 cm开沟,沟宽10cm左右、深5~8cm,每畦种3行,在沟中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0 kg/667㎡,然后用水浇透,待水略干后按株距5cm左右播种,每667㎡用种量约4kg,播好后可在畦面撒一层草木灰,然后盖土,盖土厚度以填满沟为宜。

撒播方法同条播,每667㎡用种量10~12kg,播种后盖疏松泥土3~4cm。2种方法播后667㎡均用900g/L乙草胺乳油40~50mL对水30~40kg防除杂草,喷药时应做到不漏、不重,喷湿地面为宜。

菜地豌豆苗的种植方法(豌豆苗栽培技术)(3)

2.2 田间管理

  ①水肥管理

出苗前忌浇水,过湿易烂种,雨后注意及时排涝,防止田间湿度过大诱发病害。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齐苗后每667㎡浇施10%腐熟人畜粪水250~300kg加尿素2kg,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浇施清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豌豆苗嫩梢部肥大,提高产量。

一般10天左右浇1次水,雨天和晴天适当调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小水勤浇,防止土壤过干、过湿,每采收2~3次后随水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每667㎡施尿素10~15 kg。

南方豌豆苗一般露地栽培,北方地区可露地和保护地生产,保护地内采收时间较长,单季产量高。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夏季6~8月气温偏高,自然条件下不适合生产。

  ②病虫害防治

  豌豆苗病虫害较少,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防为主。应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

  豌豆苗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潜叶蝇。白粉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应在采收前10天喷药预防,每667㎡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2 500~3 000 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600倍液喷雾;根腐病用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

  蚜虫为害常致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此外其易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植株矮小枯死,应重点防治;潜叶蝇又称“鬼画符”,潜于叶膜下或茎秆中,致使植株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及光合作用下降。蚜虫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溶性液剂1000倍液轮换喷施;潜叶蝇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8%齐螨素(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保护地栽培可采用防虫网封闭和悬挂黄板诱杀的方法进行物理防治。

  ③采收

  豌豆苗主要靠人工采摘,正常情况下一人可采摘3.0~3.5kg/h。豌豆苗在气候条件合适时生长迅速,应及时采收,防止老化。当幼苗长到7~8片叶时开始采收植株上部嫩梢,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及时采收,温度适宜时4天就可采收,温度低时15天左右采收。豌豆苗脆嫩、易老化、不耐储运,采收时菜苗不能过湿,最好以订单形式有计划生产。

菜地豌豆苗的种植方法(豌豆苗栽培技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