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猜谜活动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种将谜中的文字进行抵销后加以扣合的灯谜,谜界称之为“抵消体”灯谜。

锁字灯谜(谜话遁字扣合的)(1)

(周馨 摄)

这类巧用“抵消”手法的灯谜,通常分为“面上抵消”与“底中抵消”两种形式。所谓“面上抵消”,是指制谜者在构思谜面时,将视为多余的“冗字”运用巧妙的手法,不露痕迹地予以排除,使之底面意思吻合。例如有人以“大油田出油”为谜面,要求打8笔字一。此谜谜面解谜时应别解为:“大油田”三字中,须清出一个“油”字,使其仅剩下“大田”二字,故而谜底为“奋”。显然,“油”在这里成了被遁去的“冗字”了。明乎此,再来看下面一谜,就不难猜射了。其谜面为“啤酒厂出酒”,要求打13笔字一,眼快的读者一定已悟到“酒厂出酒”的别解含意,即应抵消掉“酒”字,余下个“厂”字,再加上谜面首字“啤”一起思考,“厂”字与“啤”字合而为“碑”,它便是这条谜的谜底。

至于“底中抵消”的灯谜就不像上述“面上抵消”的那么容易拈出隐藏的“冗字”,然后轻而易举地叩开谜底之门了。猜者得花一番心思,细细地揣摩面句,找出被“抵消”的“冗字”,进而窥破谜底。例如海上已故谜坛耆宿、古典文学专家、名编辑陈振鹏前辈(笔名落落)有条传世名作:“婴儿学步”(打《水浒传》诨号三),谜底为“行者、小遮拦、没遮拦”。作者在此慧眼独具地将“冗字”遁去,遂将剩下的“行者小”三字(注:别解为“行走者年纪很小”)与谜面相扣。

一般来说,常用来“抵消”的动词,除了“出”“没”外,尚有“少”“失”“空”“迁”“行”等。现各举一例于下。例如以“五四相聚”打中国旅游胜地二:“九华山、少华山”(注:抵消掉“华山”后,以“九”扣合谜面);又如以“《盛世危言》”打京剧名二:《斩郑文》《失空斩》(注:抵消掉“斩”字后,以“郑文”扣面。郑文,别解为“晚清郑观应的文章”。《失空斩》乃《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三剧之合称);再如以“貌似”打汉代人名二:“司马相如、司马迁”(注:抵消掉“司马”后,以“相如”,别解为“相貌仿佛”扣面);另有如以“角斗”打足球赛事评论语“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注:抵消掉“内外”二字,以“战战”,别解为“较力,比试”扣合面句的“角”与“斗”);等等。

近来,还见有人以胜景“泰山日出”为谜面,打古文名篇二,谜底为《岳阳楼记》《黄鹤楼记》(注:《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撰;《黄鹤楼记》,唐代阎伯理作)。此谜妙在巧用唐代崔颢《黄鹤楼》诗意,以“黄鹤”二字,隐示“一去不复返者”,借此将谜底中的“楼记”二字抵消,只留“岳阳”与“泰山日出”相扣,“岳”作“东岳”解,“阳”扣“日”,“出”为抱合字。作者别出心裁地将容易让人忽略的,表示没有或不见影踪的词语作为抵消词语使用,既使猜者耳目一新,又为制谜者拓一新思路。这种创新之举,值得赞许。(江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