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1)

作者

刘洋风

很长时间内,五十七回是《金瓶梅》最有名的一回。

纵使没读过《金瓶梅》的,也知道这一回里的名句:

咱闻那佛祖西天,也止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就使强奸了姮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的富贵。

有钱能使鬼推磨,泼天富贵加持,西门庆豪情万丈指点宇宙。

只是,若真广为善事消尽家私,又何来泼天的富贵呢?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2)

开篇是永福寺。

永福寺在《金瓶梅》里是个重要寺庙。西门庆与结义兄弟聚会便是去永福寺耍子,给贺千户、须老爹以及升职后的蔡状元送行都是此处。

此处既然频频送行,甚至连升任御史的蔡状元都能住下,也是个体面去处。

四十九回,方丈道坚自陈寺庙状况:

“不满老爹说,这座寺原是周秀老爹盖造,长住里没钱粮修理,丢得坏了。”

西门庆满口答应:

“原来就是你守备府周爷的香火院。我见他家庄子不远。不打紧处,你禀了你周爷,写个缘簿,别处也再化些,我也资助你些布施。”

永福寺既是周家的香火院,募缘当然也是周家为首。

五十七回开篇,全忘了这些前情,重新交代了永福寺的前身,从万回老祖讲到西印度国出身的道长老。这道长老想起前番蔡御史送别时西门大官人的许诺,赶紧到西门庆家拜访。

精明商人西门庆,被作者形容为撒漫使钱的汉子,对寺庙和姑子布施之慷慨,言谈之恭敬,简直走了样子。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3)

走了样的不仅有西门庆,还有应伯爵。

这一回应伯爵不像个开心果,倒像个讨债鬼。

五十六回刚被送走了,莫名其妙地又来了。来便来了,还一味怂恿西门庆大出血:

“哥,你既有这片好心为侄儿发愿,何不一力独成,也是小可的事体。”西门庆拿着笔笑道:“力薄,力薄。”伯爵又道:“极少也助一千。”西门庆又笑道:“力薄,力薄。”

要知道五十六回,应伯爵第一次登西门庆府是为常峙节说情,帮他借银子,西门庆还:

“待我有银,一起兑去便了。”

这次应伯爵开口,便要西门庆独力承担维修荒烟衰草的永福寺,这得多少银子?

西门庆辞以力薄,应伯爵还满口极少也要一千两银子。

这撒漫要钱的狠劲,哪里是千伶百俐,听起来处处为西门庆着想的应伯爵?

西门庆捐了五百两,许诺:

“我这里内官太监、府县仓巡,一个个都与我相好的,我明日就拿疏簿去要他们写。写的来,就不拘三百二百、一百五十,管情与老师成就这件好事。”

周守备似乎被忘得干干净净。

应伯爵为何来访,也忘得干干净净,倒是西门庆想起要让应伯爵做个答谢亲友的陪客。

应伯爵只得在西门庆家的客厅等前来赴席的客人。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4)

进了内院的西门庆,瞅瞅没揪没采睡在牙床上的潘金莲,哄着孩子的李瓶儿,进了吴月娘房。

说来也怪,西门庆为儿子舍下五百两进内院,应会与李瓶儿提及此事,结果他先进的是潘金莲房。后来进了李瓶儿房,因孩子啼哭,又来了吴月娘房。这可不像慈父心爆棚的西门庆。

薛姑子与王姑子翩然而至,毫不避男女之嫌,直闯进来。薛姑子也忘了曾被在衙门里西门庆判了褪衣打了二十板并勒令还俗的惨痛,在西门庆面前亲切大方,向西门庆拜了拜,说:

“老爹,你倒在家里。”

潘金莲与李瓶儿同至月娘处。

这儿自然也古怪,潘金莲本来躺在床上的,听见吴月娘房里姑子说话:

又认是前番光景,便走向前来听看。

与想保佑官哥的李瓶儿一同走到月娘房中。

躺在床上如何能听到月娘房里说话?前番又是什么光景?来到月娘房里的潘金莲当面喃喃哝哝,装不出“好干净嘴头子,就来亲孩儿”的疼爱。

西门庆一讲到永福寺募缘,自己开疏舍银,薛姑子欢欣鼓舞,急忙推销印经卷的大功德。

西门庆笑道:“姑姑且坐下,细说甚么功果,我便依你。” 又视银钱如粪土:“这也不难,只不知这一卷经要多少纸札,多少装钉,多少印刷,有个细数才好动弹。”

如此慷慨好施后,迎来了西门庆府上最仓促最潦草最矛盾的宴席。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 详看金瓶梅第五十七回(5)

说是仓促,因为这一回与五十六回还是同一天。

早起,西门庆自觉酒乏,推事故辞掉了周内相的请酒,接待了前来打秋风的常峙节和应伯爵。

应伯爵告辞后,西门庆想起要答谢亲朋,吩咐小厮买办嗄饭,分头去请各位。

随后应伯爵再次登门,帮着永福寺道长老游说,担了陪客的任务,等着西门庆的亲朋们。

西门庆撒了三十两银子给薛姑子、王姑子后:

书童忙忙来报道:“请的各位客人都到了。”

客人是谁?

只见少不的是吴大舅、花大舅、谢希大、常峙节这一班。

答谢宴席,当天邀请,当天赴席,显然违背了生活的常识。

纵然西门庆位高权重,请的亲朋也是自己人,不拘礼节,不必递柬,也得考虑时间。如常峙节,刚从西门庆那儿借走了十二两银子,忙着买米、买衣服,小厮上门能否碰到人,还是问号呢。

何况常峙节是客人,应伯爵就更是客人,“要二哥在此相陪”就颇为古怪。

何况,有了男客,各家的堂客呢?

至于宴席菜品,一句话带过:

大鱼大肉、时新果品,一齐儿捧将出来。

想想西门庆请夏提刑:

两个小厮用方盒摆下各样鸡、蹄、鹅、鸭、鲜鱼下饭。先吃了饭,收了家伙去,就是吃酒的各样菜蔬出来。

西门庆请蔡御史、宋御史:

递酒安席已毕,下边呈献割道。说不尽肴列珍羞,汤陈桃浪,端的歌舞声容,食前方丈。两位轿上跟从人,每位五十瓶酒、五百点心、一百斤熟肉。

吴月娘请薛姑子:

摆茶与他吃,菜蔬点心摆了一大桌子,比寻常分外不同。

宴席菜式可以略写,但不同人参与的宴席,绝非一句大鱼大肉的套话能描述的。

田晓菲曾说这补写的五回中,五十七回要算最差的一回,敷衍文字,凑够篇幅,前言不搭后语。

虽然诸多前言不搭后语之处,但这一回的大体框架应该是原有的,西门庆必定舍了银子重修永福寺。八十九回,吴大舅提到,西门庆曾舍几十两银子在这寺中。官哥儿身体不好,家里进行了印经或者许诺说要印经。西门庆与亲朋好友饮酒欢乐,按五十八回的说法,应当是亲朋们为西门庆祝寿。

这一回的虽不乏金句,但与人物不尽匹配。

蹊跷的大布施,走了样的各色人等,潦草的答谢宴,可以体会张爱玲的纳闷:

怎么回事?这书怎么了?

好在另一回开始了,我们便可以眼前一亮,钻出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