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趟不过梦一场(人间随处是南柯)(1)

有朋友认为范成大这首诗很有意思,问能不能结合当下“xx梦”解析。

简短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题城山晚对轩壁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这就是范成大在一壁烟萝前面打了个瞌睡,醒来后发现晚了,该回家了。

这是典型的怡情小诗,点出人生如梦,终留不住。

用民族xx梦来解析?这是要歌功颂德么?

诗的功用,是用来抒发情怀、记录生活、发现问题的。

抒怀者为李白,录世者为杜甫,歌功颂德者自古以来也不胜其数,但是作品上乘的可以说一首都没有。千古流传的诗作,都是反映民间疾苦、表达个人情怀、针砭社会时弊的大气魄、大情怀作品。

到了今天,大家甚至对这种诗词创作冠上“老干体”的名称。这是一种发自老百姓内心的不认同。

李白也写过不要脸皮的干谒诗,杜甫也发过“三大礼炮”,千年之下,还有谁记得?他们得称“诗仙、诗圣”靠的是浪漫恣肆的感情冲突,格律谨严的反映社会现实。这些东西才是他们诗歌中的主流。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种随时联想到歌功颂德的心态,至少在诗文精进的路上是不可跨越的阻力。

人间一趟不过梦一场(人间随处是南柯)(2)

范成大这首《题城山晚对轩壁》只是一首个人情感表达、兴之所至的小诗,用词清新简单,更有中唐之后韩愈散文入诗的特色,跟民族大义没有一毛钱关系,甚至和他自己那些精巧构思用典的诗也有不同。

范成大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语言涩滞、堆垛典故的现象,和一些似禅非禅、似儒非儒的议论,明显深受江西诗派的影响。不过他广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技巧,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突破了江西诗风的笼罩。尤其许多近体诗,委婉清丽中带有峻拔之气,有他自己的特点。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

这首诗没有引经据典,没有繁复构思,正是他突破江西诗派窠臼的明证。

在清新浅近的语言中,慨叹人生如梦,我们终将醒来,有些庄周梦蝶梦庄周的意思。

这无疑是一首好诗。

范成大费了大半辈子才把自己的诗从窠臼中冲出来,我们为什么又要用自己的分析把它关进去?

就算每个读者读到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个人感受,这也还算正常。

但你要用“民族xx梦”来解析,那得多大的想象力才能把这些牵扯到一起?

恕我无能,没那个本事。

人间一趟不过梦一场(人间随处是南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