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岳王庙,位于杭州西湖畔,坐北朝南,背倚栖霞岭,面朝西湖。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原为智果观音院旧址,后改为褒忠衍福禅寺,明景泰年间改名“忠烈庙”。现存建筑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1979年文革后重新修整。杭州岳王庙由忠烈庙、启忠祠、墓园三部分组成。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

西湖是婉约的,是诗意的,是人文荟萃的地方,但是西湖也是铁血的,是铮铮铁骨的,杭州是南宋都城临安,是岳飞被害的地方,也是英雄埋骨的地方。碧血丹心坊,概括了岳飞的气节,其铁血忠魂为西湖这片温润之地点染了浓重的一笔。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2)

岳飞(岳武穆,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书法家、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代表词《满江红·怒发冲冠》。从二十岁起,岳飞曾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绍兴十年(1140年),挥师北伐,大败金军,逼近北宋故都开封,后被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被宋高宗和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自岳飞被害数百年来,以后的历朝历代,岳飞都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为众人景仰,万世追悼。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3)

岳王庙正门的楹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所题写的。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4)

正门背面是“气壮山河”匾,是邓广铭书,邓广铭(1907~1998)中国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曾撰写《岳飞》一书。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5)

忠烈祠两侧的配殿,东庑是祭祀烈文候张宪的烈文候祠,西庑是祭祀牛皋的辅文候祠,二人都是岳飞爱将,跟随岳飞转战多年,战功卓著,也先后被秦桧所害。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6)

因岳飞拒当年大理寺官吏何铸等人严刑拷打岳飞,逼他在预先拟定的假供词上画押,岳飞满腔悲愤之中连书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忠烈祠上的“心昭天日”匾,是1979年重建岳王庙时叶剑英元帅题写,没有落款,大约是叶帅表达对岳飞的敬仰吧。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7)

1979年由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陈长庚等人创作的岳飞坐像,这尊像高度达4.75米,一改过去的文官形象,这尊岳飞塑像一身武官装扮,头戴红缨帅盔,身穿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登武靴,右手握拳,左手按剑,双目正视,英气勃勃,令人肃然起敬。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8)

忠烈祠内两侧壁有明代浙江参政洪珠题写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和壁画,有岳母刺字、朱仙镇大捷等。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9)

壁画“被迫班师”。忠烈祠的壁画是浙江美术学院创作于1981年。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0)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在岳飞应招参军前,岳母为让儿子牢记国仇家恨,洗雪国耻,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用来激励岳飞抗击金兵,收复中原。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1)

启忠祠,原是祀岳飞父母,现今改作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启忠祠院内有一水池,南面就是岳飞墓园区。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2)

这是重建岳飞墓时,原址出土的南宋石翁仲,说明此处是南宋以礼改葬岳飞之处。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3)

原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所书岳飞的《满江红》词,这首词是我最喜欢读的词之一。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4)

王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岳飞这句名言流传后世,正是他高风亮节的集中展现,是赤胆忠心的爱国英雄,因此为后世人所敬仰。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5)

墓阙后重门旁有对联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是说栖霞岭下岳飞墓前,铸有四个奸臣像。相传当年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后,狱卒隗顺感念于岳氏父子忠勇,私下偷偷背走遗体私下安葬,并挂玉环、种桔树标记。直到宋孝宗给岳飞平反后,1162年,岳飞被害后21年,朝庭以礼改葬,隗顺后代才将岳飞遗骨重新迁葬栖霞岭现址。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6)

秦桧,王氏、张俊、万俟禼四个陷害岳飞的奸贼铁像跪在岳飞墓前,受万人唾骂。自明正德8年以来已经历经8次补毁,9次重铸。

岳飞感人事迹真实故事(青山有幸埋忠骨)(17)

精忠园埋葬着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及其长子岳雲,现在的坟茔是1979年检修时按南宋风格设计的。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岳飞墓的左侧是岳云墓,墓碑上写着“宋继忠侯岳云墓”。墓前石望柱上刻有古人的名言:“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这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重书的。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岳飞被害21年后,宋孝宗下令给岳飞昭雪, 并以五百贯高价悬赏求索岳飞遗体,用隆重的仪式迁葬于栖霞岭下,就是现岳坟的所在地。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 即岳飞死后63年,朝廷追封为“鄂王”。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岳云为“继忠候”,距岳云被害已70年。岳云是岳飞长子,12岁随父参军,作战勇猛,数建奇功,最后与张宪一起被害于杭州众安桥,年仅23岁。

岳飞一门忠烈,为万民爱戴,他的爱国爱民精神将流芳千古,万世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