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就是一千多年前诗人们笔下的大唐女子,她们如夏花般绚烂或秋叶般静寂,她们身份不同性格各异,她们千姿百态各自绽放,她们组成了唐诗中最曼妙的身影,她们的存在给唐诗增添了几多艳丽和温情。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1)

说到唐朝,我们对唐朝的认知,除了历史课本,还有影视剧。像《武则天》、《唐明皇》、《杨贵妃》、《上官婉儿》、《神探狄仁杰》等等。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得巅峰时期,被称为大唐盛世。影视剧里的唐朝人,从思想、着装、政治上,跟其他朝代都有不同,那唐朝到底“开放”到何种程度呢?

清朝闭关锁国,导致我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只是勉强跟上,致使我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最终惨遭西方剥削压迫,迎来了我国百年屈辱史。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出现万国来朝局面。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2)

那么,唐朝到底有多开放呢?

首先,是对外政策和文化思想的开放。唐朝鼎盛时期,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各个方面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都慕名而来,当时唐朝对各国的政策也都是十分开明的,鼓励各国的商人到中国来进行贸易。

日本在唐朝时期往来最为密切,日本更是先后派了十几次的使团前往唐朝,使团的规模达到上百人。

关于当时日本和唐朝的交流,我们可以举一个很有名的例子。

代表日本前来的使者当中,有一个人就是后来较为著名的阿倍仲麻吕,中国名字叫晁衡。公元717年,晁衡在到了大唐后,唐玄宗李隆基让他在国子监和王公贵族们一起学习,学习礼记,周礼等经典。

唐朝之开放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从文化思想上来说,唐朝是儒释道三教并重,对其他各种思想也十分尊重,一度出现了“新百家争鸣”的现象。从治国上,唐朝依然尊崇儒家正统,在宗教文化上,唐朝虽然崇尚道教,但同时对佛教也十分宽容。

公元629年玄奘大师前往西域,求经问道整整17年时间,回国之后就得到了唐太宗万般礼待,不仅命令名臣房玄龄带着朝中文武百官夹道迎接,还专门修建了大雁塔来存放西域经书,这跟南北朝时期的灭佛运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在政治上,唐朝同样十分开放,一直十分积极地探索西域诸国,除了玄奘大师西行之外,唐朝还在海上与诸国进行交往。我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在唐朝时期走向鼎盛的。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3)

唐朝大船航路遍布东南亚海域,直抵南亚、中亚、北非地方,很大程度地加强了中西之间相互的了解,无数国家认识到了唐朝的强大,纷纷向唐朝朝贡献礼,譬如我们熟知的鉴真法师,就曾经六次渡海,只为了能够去到唐朝,学习唐朝鼎盛的佛法与各种文化知识。

所以大唐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有“非吾族类其心必异”的理念,而是采取同化的方式让加入唐国的异域子民主动学习大唐文化,使他们在思想上趋于大唐,而当时,想要移民唐朝的国家也有一系列的移民法,不是说你想进就能进的,所以大唐在这方面做得很完善,故而高仙芝、哥舒翰这些人能够死心塌地为大唐效命。

当然,这种做法并不是说完全正确,比如后来安禄山就因此反了,就是因为大唐过于包容的外交政策让安禄山开始肆无忌惮,不过唐玄宗在这其中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因为是他助长了安禄山的野心。

不闭关锁国,对外发展经济,其实我们在说到“遣唐使”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为什么当时会有“遣唐使”?一方面固然是大唐的文化繁荣、军事力量强盛,故而也吸引了周边国家的争相学习,另外一方面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大唐对外也是很频繁的,否则大唐的威名怎么能够传的到当时大洋彼岸的日本呢?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4)

由于大唐时期,许许多多的遣唐使来到了大唐,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人是想要学习唐朝文化的。可也有一部分人身负着特殊的任务,什么任务呢?和大唐开展贸易活动,当时虽然大航海还未形成,可是唐朝已经和南亚一些国家已经有了往来,由于和南亚等国之间靠陆路是走不通的,因此来往贸易只能靠商船。 高宗在位后,武皇后逐渐参预朝政。武则天原为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高宗召入宫中,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因身体原因让武皇后协助处理朝政,她因此得以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因李显与之不合,将他废为庐陵王,另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同时将东都洛阳(唐太宗时营建洛阳宫,唐高宗于657年改之为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反叛,废唐睿宗,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年,增设北都太原为陪都。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5)

武则天掌权与称帝期间,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她开创殿试和武举,打击关陇集团,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时称“北门学士”,很多是来自中原、关东与江南等地的士人得到提拔,如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姚崇等名臣。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该时期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龙门石窟为其代表。史称“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后人评价她是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抛开诗背后的阴谋,寒意极浓之腊日女皇突发奇想要游上苑,命与春神,众花领命,莫待春风,百花齐放。口气何其决绝果断,气势如虹,凛凛威风。

什么是霸气侧漏?是刚毅果断的行事作风。什么是女王范?是号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气概。

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一直是比较低的,穿衣、思想比较保守,婚前守贞洁,丈夫死了要守节。但是唐朝时代的女性并不是这样,

看过武媚娘传奇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堪比现代女性的着装,不知道的小伙伴可以百度一下哦。 另外,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是一个明证。有的女子在这个时期开始读私塾,打马球,像男子一样有着自己的活动,并不只限于闺房,而这些行为都是在当时被朝廷许可被推崇的。

女子们也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一个做过女皇,一个把持过朝政,可以说要不是当时社会的开放,女性的地位绝不会这么高。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6)

在唐朝,是不能随便夸人叫“仙女”的,一般将从事特殊职业的女子(青楼女子)比喻为 " 仙 ",将青楼比喻为 " 仙境 ",因为青楼是脱离日常社会生活的场所,青楼女则是脱离家庭,与日常生活中的人不同的女性,所以唐朝的“仙境”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的。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职位调动,离开扬州奔赴长安时,写下了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送给当时与自己交好的青楼女子,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那些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一位比的上她的。

如果知道这个,你还会对倾慕的她表白,小仙女,春风十里不如你吗?

还有就是用人方面,主要是有才之人,无论他是否是大唐的人,就像前面说的晁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唐朝,外国人入朝为官已经是常态,最高峰时期更是达到三千多人。

而这种开放还直接影响到了社会风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女性地位的空前提高,以及礼法纲常的失效。比如武则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的女皇帝,敢于创造“日月当空”的“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是唐朝女性地位提升的典型和缩影。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7)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句话当然是描述四大美女的,而唐朝的第一美女,当然是通过皇帝认证,大臣推举,全民认可的国民美女杨玉环,杨贵妃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百闻不如一见,李白作为见证者,当然有资格发言。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她真的很美,如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你会以为她是瑶池仙子。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她真的很美,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贵妃在侧,夫复何求。

杨贵妃为大唐第一美女,没毛病,没意见。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8)

才女,自然是有知识有智慧有才华的女子,汉有卓文君,汉末三国蔡文姬,东晋谢道韫,而唐朝才女担当可推薛涛。

年少父亲被贬谪后死于疾病,无所依靠的薛涛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有学问的乐妓。

写得好字,赋得好诗,还有一流的艺术创作力:将胭脂掺水制出红色的小彩笺,题上诗句,送给那些她认为相宜的朋友,即“薛涛笺”。不仅如此,她还差点能在唐晚期官场中有一席之位。

超乎众人的才华,成功吸引了当地一把手西川节度使韦皋。韦皋可谓陷于颜值,迷之于才华,薛涛成功成为韦皋身边的红人,甚至有机会替韦大人处理一些案牍工作,不仅细致认真,还富于文采。韦皋感觉大材小用,甚至向皇帝奏请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

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女子担任过“校书郎”,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比如白居易、杜牧。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她为“女校书”。 王建与其赠和诗中对她的褒赞最为贴切:

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有才华的女性多得是,但都不如薛涛独领风骚,她在中唐文化沙龙女性中稳站C位,才女担当,实至名归。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整个唐朝对待婚姻关系不再如同以往一样只讲究三纲五常,而更加注重夫妻之间的爱情关系。这种讲究在民间也有诸多表现。比如在1900年时,敦煌莫高窟遗址当中,曾经发现了一批古代文献,经由日本学者仁井田升研究整理之后,在1941年岁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敦煌发见唐宋时代之离婚书》。

而在这《离婚书》当中就记录了唐朝时期的各种婚姻状况,其中一篇《放妻书》更是成为一段佳话。《放妻书》当中讲述了唐朝末年一位名叫留盈的男子,跟自己的妻子“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因此“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也就是两人经过与双方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和平离婚。 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唐朝根据隋朝《开皇律》,参照《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等三律修编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对唐律进行了全面注释,写成《律疏》,与《唐律》合称为《唐律疏议》。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唐玄宗时始修《唐六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唐朝法律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权的条例,维护了经济基础。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9)

一人一山谓之仙,这是一个拥自己的独立空间的神仙姐姐。她住在与世隔绝的月宫,仙气只是生活的日常标配,纤尘不染,高雅脱俗,她是有着非凡能力,三生三世,生生世世都长生不死的女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也许每个小女孩都曾有一个神仙梦,但未曾可知,仙气太多难免不够接地气,天长日久的孤单在月球,一个个空寂的夜夜夜夜中,会不会有对平凡尘世的羡慕呢? 因为乐府诗歌《木兰辞》太耀眼,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言人一直由花木兰担当,这里不再引用唐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谁说女子不如男,代父从军,善良孝顺;保家卫国,英勇无畏。

家国危难之时,她可以穿上战袍纵横疆场,有勇有谋。战争结束,她更向往“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闺中宁静,能粗旷豪爽,也能细腻精致。

传说中的她是一个女神,但如果你和她很熟,你一定会知道她美丽的皮囊里包裹着一颗女汉子的灵魂。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10)

唐朝人私生活特别开放,开放到可以用混乱表达。举个皇宫的例子,唐高宗李志治娶了父亲的媳妇武则天,又收了武则天的姐姐和外甥女,一个宫里,有点差辈啊,怎么称呼合适?还有那位胖美人杨玉环。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儿子李冒的妃子,唐玄宗看上了,儿子拿老子没办法,就退出吧,唐玄宗直接霸占儿媳伦理上说不过去啊,就想了和个办法,先把杨玉环送去当尼姑,之后过几年,又接进宫,“曲线救国”,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杨玉环。

野史记载,唐太宗有个妹妹不满意丈夫“某个”方面的能力,竟然像哥哥吐槽,可见皇宫风气,毫不避讳。像什么武则天男宠啊,皇宫尚且如此,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而在其他朝代,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因此,像唐朝时期留盈夫妇这般和平分手的,在古代可以说是世所罕见。而且留盈在《放妻书》当中还写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是对离婚之后妻子的美好祝愿,足见唐朝时期对婚姻关系的宽容,对爱情本身的尊重了。

但是唐朝的女性可以和男生一样,运动或者是上学都是很被鼓励的。后来的历史也向我们证明了,不管在战场上还是在政治上,女性都可以有属于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而现如今开放并且快节奏的社会,更是衍生出了很多的女强人,现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极少存在了。

而无论是留盈还是康汉,其实都只是唐朝时期的普通百姓。连普通百姓都能玩出如此之多的“花样”,可见整个大唐开放之风情。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谓是唐诗,自唐初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位代表诗人。这些诗人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现实主义诗作(如杜甫诗允称“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全唐诗》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洛阳、长安、金陵。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11)

唐朝的文章以“散文”成就为最高,代表性人物是韩愈、柳宗元,代表性散文是《师说》《杂说》《黔之驴》《捕蛇者说》。

唐朝小说的代表性就是“唐传奇”,追求“离奇”的短篇小说,优秀代表性作品有元稹的《崔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唐朝“传奇”文学的诞生,标志着小说开始走向成熟。唐传奇主要是分为三类:神怪故事、恋爱故事、侠义故事,它主要是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发展。其次是“变文”,就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它由佛教寺院以通俗故事宣传经义发展起来,代表性作品有:《目莲变文》《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秋胡变文》等。

唐朝开始有了“戏剧”一词,唐朝的戏剧主要是“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唐朝的戏剧受到西域戏剧的影响,也吸收了古印度梵剧的营养,形成了唐朝戏剧,并且传播到朝鲜半岛、古日本等。

西域戏剧,主要是龟兹戏剧,龟兹本地乐器“筚篥”是主奏乐器,他们改良了源于西亚的“竖箜篌”和“曲项琵琶”,唐朝时期传入中土并且风行各地,远播至古日本、古朝鲜、古缅甸、古越南。西域戏剧里常用的道具“披帛彩带、缨络花绳”也被唐朝戏剧采用。

梵剧,是古印度的戏剧,它伴随着印度佛教传入唐朝,时间是公元7世纪左右,梵剧《舍利弗剧》、《弥勒会见记剧本》后来曾在新疆出土。

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时有“吴带当风”之说。张萱和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代表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虢国夫人游春图》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苏轼称他“画中有诗”。

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楷书字体柔圆。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颜筋柳骨”。张旭和怀素是唐朝草书大家。

唐代是中国儒、佛、道三教并盛的黄金时期,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景教和火祆教、摩尼教作为后来的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机会要弱得多,唐武宗灭佛后逐渐消亡。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12)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在中国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到隋唐时,进入了创宗立派的新时期。禅宗被认为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佛教宗派,一向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相标榜,而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禅宗特有的判教说。佛教心性论是唐代儒学发生变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并对唐宋儒学发展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道教内部上清派、楼观派、正一派、灵宝派等派别则在相互融合中推进了道教教义学说和仪轨制度的建立,道教主要借鉴吸收佛教的思辨哲学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而佛教则对道教的法术斋醮有所借鉴。

唐朝到底什么样(唐朝到底有多开放)(13)

由此可见开放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对外交流,还是经济往来,这都能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而当时唐朝明智的决定更是使得唐朝成为最鼎盛的时期。不仅我们悠久的文化得以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也吸收了优秀的他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