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黄,白雪落,人们带着生生不息的热爱走过了虎年。秦岭脚下、渭水河畔,承古启新的千年之都西安正焕新颜。跨旧岁,越新年,扎根古都六十余载的西安交通大学也迈开雄健有力的步伐,迎着料峭春寒追逐新一年的春光。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年,矫首回望来时路,且看交大晓光新——
大展宏“兔”,西迁报国
——百廿交大,兔跃秦川承虎势
一段历史,展现出岁月厚重;生肖轮回,勾勒出时空轮廓。沿着百廿长河,从肇始之日起,西安交通大学“为民族而生、为时代而生”的气质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
南洋公学校门
甲午战败后,尚未散去的硝烟和耻辱正弥漫着中华大地。民族危难之时,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抱定“兴学强国”的宏愿,发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呐喊,南洋公学由此创建,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先河。1921年,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在风雨飘摇的二三十年代,交大不断成长,坚守“实学固国本,民族得中兴”的崇高理想,执高等工程教育之牛耳。
首批迁校师生将搭乘西迁专列从上海去往西安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布局不合理、西部高教力量薄弱是横亘在国家经济建设面前的两座“大山”。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一大批交大教授率先垂范,支持迁校。当时交大党委会17位委员中,1人因工作需要留在上海,其余16人以及全校70%的教职工都义无反顾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在党、国家需要时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数千名交大师生员工汇聚成支援西北建设的巨大洪流,用青春和热血、辛勤和汗水书写了辉煌的奋斗史诗。
向“西”是开拓,在西北一片原野麦田中,西安交大人拉开了扎根西部的序幕。
- 1959年,学校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 1984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随后入选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项目;
- 199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 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 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筚路蓝缕,绽西部高教明珠。交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格局。那无数可歌可泣的西迁事迹,更是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世世代代给人教育和启迪,成为西安交大永恒的精神力量。
一甲子时光荏苒,如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人才已在祖国西部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当参天之树扎根繁茂西部,西安交通大学交融天地,通达万物,承秦川之虎势,绽世界之光芒————
图源:最佳大学
- 2021年8月,软科发布“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西安交大位列全球第101—150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8;
- 2022年10月,US News发布2023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西安交大位居全球高校第16、中国内地高校第8;
- 在最新公布的ESI学科排名中,西安交大ESI前1%学科17个,5个学科进入前1‰,1个学科进入前万分之一……
破晓的曙光跃动于渭水之滨,新春的钟声响彻于百廿交大,一代代交大人在这些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中谱写出了一曲曲“不平凡”的创业歌。而今,交大继续如兔般跃进向前,跃向下一个春天。
“兔”飞猛进,开拓创新
——放飞壮志,且凭兔颖奋书春
怀“国之大者”,西安交通大学扬科创云帆。一位位交大人放飞壮志,精勤为学,在科技前沿孜孜求索、勇攀高峰。
向科学进军,赓续光荣传统的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上创造了多个的“第一”:1959年,参与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三相高压真空开关;1978年,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2000年,国内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在这里诞生……
此外,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都凝结着交大人的智慧和汗水,凝聚着交大人一次次突破“卡脖子”技术后的欢欣和喜悦。
大飞机复合材料雷电直接效应试验装备及测试
以小我微光,聚星河万顷,西安交通大学把国之重任扛鼎在肩。学校参与“科技冬奥”项目,为打造自主化国产造雪机品牌贡献“交大力量”;研制天和机械臂视觉系统,为中国空间站大小臂组合提供“交大视野”;15年奋斗历程,学校参与了C919国产化大型客机设计验证与服役测试等多项重要课题攻关,为C919的顺利研制与适航取证呈递“交大保证”。“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更是不乏西安交大人的身影,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交大的责任与担当。
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在西安交大,一个个“世界第一”也在持续上演——
国际上首次提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世界首例“可动人工寰枢关节置换手术”、世界首台输出功率30W蓝激光手术设备、世界首个恒河猴甲亢模型、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西安交大以交通之名立浩然天地,以创新之魂为世界添彩。
新时代,西安交大再次向西,吹响第三个甲子征程的创业号角。短短几年时间,被誉为“西部硅谷”的创新港中,一座座巨构拔地而起。自2019年正式投用起,西安交大围绕理、工、医、文4大领域建立了8大共享平台、29个研究院和400多个科研基地、智库,梳理2万余项存量技术成果。一种完全新型的高等教育形态在这里孕育而起,交大正用速度和实力在西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又一个新奇迹。
历史的声音在远处回荡,“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时代的声音也在耳畔回响,“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为世界之光”!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交大人手挥兔颖,擘画交大科技创新的灿烂星河,闪亮四海,照耀八方。
前“兔”似锦,续启新章
——兔毫绘梦,暖风踔厉焕新颜
风云两甲子,西安交大人在历史风云中矗立的精神丰碑,是人们永远的守望;弦歌三世纪,西安交大在时代大潮中涌现的风流俊杰,是人们心中的敬仰。
回首往昔,一位位交大前辈将姓名镌刻进共和国的史册。“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歼8之父”顾诵芬、“为第一颗原子弹安装心脏”的吴自良、“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中国汽车之父”支秉渊......他们从交大走出,书写了东方奇迹。
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西迁六十余载的交大共培养了近30万名各类人才,其中一半以上留在中西部工作,创造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近250项获国家“三大奖”,为国家发展和西部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当昔日西迁的中坚力量或许已成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彼时辛勤的交大学子业已成为共和国各个领域的架海金梁,“胸怀大局、报效国家”的西迁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交大人之间薪火相传。
坚守教学一线,1957级校友、2022年“最美教师”熊有伦攻坚克难,实现了我国换刀机械手零的突破。他先后编写的机器人领域系列教材成为经典,培养出的1位中科院院士,数百名研究生,在国防领域、高校和大型企业里已成为中流砥柱。
投身航天一线,经过近十年的潜心攻关,西安交大校友陈晖主持研发的中国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整机试车成功。首次整机试车的成功,标志着该型发动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航天液体动力技术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跃上崭新台阶。
陈强校友捐款仪式
奔赴行业一线,1982届校友、深圳锐能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强校友主持和规划了多个智能电表计量芯片的设计与制造,部分产品的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出货量超过10亿片。他用四十余载的砥砺奋进,成就非凡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走在创业一线,离开校园便在业内崭露头角的2011级西安交大校友,深圳禾思众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伟生,带领团队从全球42个国家与地区5000余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FashionAI全球算法挑战赛冠军荣誉,同时入选2022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如今,无数西安交大的学子们也接过前辈接力棒,他们或躬耕于田野大地、实验室中,或醉心于打破技术壁垒,求索于万物互联……他们正以竞相迸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让更多青春梦想变为现实——
- 工设91班贾森芸三年内自主设计100余件产品,其中10余件被企业量产,作品几度获国际奖项,是名副其实的“实践达人”;
- 3D打印91班刘向森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创建两家公司,具有商业头脑的他还获得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
- 大数据91班郑曦以第一作者投稿一篇SCI期刊,以第一、第三作者发表两篇EI国际会议论文,担任耶鲁大学统计系教授的学术助教……
走出校园,交大青年亦用实际行动传承西迁精神,贡献无悔青春。学生航模队、VEX机器人队多次蝉联世界大赛总冠军;学生无止桥团队9年内为贫困山区建设11座桥、2个活动中心;学校多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白玛央金组建“雪域女团”回乡支教,一大批选调生深入基层……在西安交大2022届毕业生中,58.82%的毕业生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及重点单位,而主动选择到西部地区,将青春之花绽放于祖国最需要地方的交大毕业生比例更是超过了50%。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在交通大学126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大格局中,一代代交大人留下了独特印迹。如今,西安交大以兔毫绘梦,新绘就万千桃李,似锦前程。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12年一纪,百廿岁月流淌成河,在中国高等教育里有“交大奇迹”,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显“交大创新”,在时代日新月异下育“交大人才”。当历史的地平线跃起新的朝阳,在充满希望的兔年里,西安交大坚定爱国之志向,演承西迁之精神,表树科学之信仰,谱写创新之华章,为世界之光再添交大风采!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西安交通大学官微、西安交通大学官网、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西安交大人文EDP中心、光明网、新华社、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