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

秦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秦灭亡的转折点是什么(1)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九月,秦将章邯率军突袭定陶,项梁战死。破项梁之后,章邯认为楚地兵不足忧,乃率秦军主力北渡黄河攻赵国,大破赵军。当时,赵歇为赵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张耳保护着赵王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章邯命大将王离和涉间率秦军包围巨鹿,而他率秦军主力军于巨鹿城之南,在两军之间筑起一条甬道以保证王离军的粮草供应。陈余收恒山(今河北石家庄东北)之兵得数万人,驻扎在巨鹿之北,和城中遥相呼应。因为兵力弱小,陈余不敢向秦军进攻,遂一面坚持固守,一面派人向楚国、齐国和燕国等求援。

秦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秦灭亡的转折点是什么(2)

项梁战死以后,楚怀王和项羽、刘邦等人,率余部退保彭城(今江苏徐州),又将项羽和吕臣等人所率之军,统归自己直辖。接到赵国告急,便将全部兵力拔出遣以救赵。因为宋义曾准确的预料项梁必败,所以楚怀王便召见宋义和他交谈,认为宋义知道兵机,便以宋义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救赵。

宋义率军出发,行至安阳,便停军不进。屯驻安阳达46日之久。项羽挥剑宋一说:“秦军攻赵很急,应赶快引兵渡河。楚军击其外,赵军应其内,定能击败秦军。”宋义却认为秦军很强不敢进攻,并回答说:“”若牛虻在牛背之上,自然可以一下把他打死。若牛氓深藏在牛毛之内,要运用智谋才能达到目的。如今秦军攻赵,若战胜赵国,士卒必然疲惫,我军可乘其弊。如果秦军战败,则我军可鼓行而西,一举攻破秦国。遂不采纳项羽的建议。宋义又觉得项羽义气凌人,骄横难治,便下令军中说:“有猛如虎,贪如狼,强而不可使者,皆斩之!”宋义把儿子送到无盐(今山东东平),一面置酒高会。这时已经是十月,天气渐渐转冷,又不断下起大雨,楚军士卒冻饥。项羽心中人愤恨,便向军中宣城说:“我们出来齐心协力攻秦,却久留于此,不往前进,如今粮食歉收,人民贫困,士卒只能吃个半饱,军中无现成的粮食,却每天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地之粮,和赵军并力攻秦,还说什么承敌之弊。子强大的秦军进攻刚刚重建的赵国,其势必定击败赵国。击败赵国,秦军会更加强大,我们去承什么弊?而且我们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扫尽所有军队而交给宋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如今,宋将军却不体恤士卒而徇其私情,图其私利,非社稷之臣。”十一月初,宋义回到安阳。第二天清晨,项羽借朝见宋义之机,就仗中杀死宋义,并号令军中说:“宋义和齐国图谋反楚。楚王暗中命我杀掉他!”当是时,楚军诸将皆慑服,无人敢出异言,都说:带头复立楚国的是一家。如今将军是诛杀乱贼。”他们因而相与立项羽为假上将军。项羽又派人到齐国追上宋义旳儿子宋襄,将他杀死。又派桓楚句楚怀王报告此事。楚怀王二无奈,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等皆属项羽。项羽乃巡视部曲,抚尉士卒,准备渡河救赵。

这时,王离所率秦军急攻巨鹿。城中兵少食尽,张耳几次派人催促阵余,让他率军打秦。阵余自度力弱不敌,一直不敢进攻。经过了三个月,张耳大怒,派张二人黡和阵泽二人夫责备陈余,阵余仍然坚持说不行。张黡和陈泽表示要战死秦军。陈余迫不得已,交给二人5000人马,让他们先攻击秦军,二人至则尽为秦军所歼灭。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项羽杀掉卿子冠军宋义 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楚军军心也大振。于是,项羽决心渡河攻击秦军,乃派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先率楚军20000人渡过黄河,向秦军进击。英布和蒲将军二军渡河后,先破坏了秦军补给线的甬道,使王离军乏食。恰在此时,陈余派来求救的使者又到达军中,项羽便率全军渡河,并令在渡过漳河之后,凿沉渡船,击破釜甑,烧掉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渡过漳河后,项羽大军向北挺进,与秦军相遇,大战九次,彻底断绝秦军甬道,大败秦军,杀死秦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愿降楚,投火自杀。当时,诸侯之军救赵者十几批,皆畏秦军之强,不敢向秦军进击。等楚军向秦军进击时,诸侯军将士都站在壁垒上观望,见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喊杀之声震天动地。诸侯军之将上无不人人惶恐,战栗不已。于是楚军勇冠诸侯。击败秦军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军将领。诸侯军将领人辕门之后,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因此遂为诸侯上将军,各国诸侯都统属项羽指挥。巨鹿之围解除后,赵王歇和张耳出城谢诸侯,犒劳将士。

秦章邯军在巨鹿城南战败后,败退至棘原(今河北大名北)。此时秦军兵力尚有20多万,但士气低落,不堪再战。项羽和诸侯国之军驻扎在漳水北岸,休整士卒。秦二世以章邯军数次战败,遣人责让章邯。章邯恐惧,派其长史司马欣到咸阳请罪。司马欣到咸阳后,在司马门守候三日,不得见赵高,又听说赵高有不信任之厚心,心下惊慌,便从他道逃回章邯军中。赵高果然派人追,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之后,对章邯说:“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战而能胜,赵高必妒忌我们的功劳;战而不能胜,我等必不免于被杀。愿您仔细考虑。”陈余也派人给章邯送信,历举秦将白起、蒙恬之死,及投降之利害。章邯此时外受强敌压迫,内受赵高之迫害,狐疑而不能决,便暗中派 去见项羽,想投降,项羽不答应。至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六月,两军相持已经六个月。项羽知章邯内心已经动摇,但秦军尚众,想乘机彻底击败秦军,便遺蒲将军先率军向南日夜急驰,渡过三户津(今河北临漳故城之西的漳水北岸),屯于漳水南岸,以切断秦军南退之路。恰好秦军一部退至此地,当即被蒲将军击败。章邯见局势不利,便率全军向南撤退,项羽遂引全军渡河,向南追击,追击洹水之上,又大败秦军。章邯在连败之下,又派人见项羽,重申愿意投降。项羽因为楚军粮食所剩不多,便同意接受章邯投降,并和章邯在洹水南岸的殷墟(即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相会,签订降约。章邯投降后,项羽立章邯为雍王,置之楚军之中。然后率全军向西进人关中。

秦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秦灭亡的转折点是什么(3)

秦军主力就这样被消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