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的楼市,因为执行限价政策,开始出现一波“打新潮”...

在这其中,尤其是新房二手房已存在价差形成倒挂的项目,被很多购房者默认为是一种无风险的快速套利方式。

新房1.5万/㎡,二手房挂牌2万/㎡,到手净赚5千/㎡?先别激动的跟风摇号上车,我们来好好聊聊。

正文

▷壹◁

我们先来回顾下,这两年市场上几个惹人注目的所谓“倒挂盘”。

西安楼首个倒挂“神盘”,是紫薇东进。

项目位于北二环内、大明宫遗址公园旁,新房均价1万/㎡,当时小区二手房成交均价在1.3-1.4万/㎡左右,这个号称买到一平赚三千的楼盘,诱惑了一大批买房人。

二手房倒挂现象普遍(新房跟二手房的价格倒挂)(1)

△紫薇东进沙盘实拍

2020年7月1号开启登记,截止结束登记,3天时间共登记16086人,核验资料通过11019人。

我们按照单套总价100万来估算,这个红盘锁定的购买力有100多亿!

对于440套房子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自此也是打开了西安的万人摇局面,至今万人摇已经多到已经把人看麻了,但大家对倒挂盘的热情依旧不减...

比如曲江二期的万科翡翠国际,二手房高层小户型挂牌均价约在2.6万/平,小高层挂牌均价约在3.1万/㎡,近90天成交7套。

近期新房公示的高层产品均价1.7万/㎡,超高层产品均价1.37万/㎡。新房跟二手房的差价至少在9000元/㎡。

再来看距离不远的海德堡PARK,二手房未被指导前,挂牌均价2.7万/㎡,被指导后,目前挂牌均价1.9万/㎡,近90天成交3套。新房公示的价格在1.78万/㎡。

最后再说一个高新区的保利天悦,小区高层挂牌均价约2.8万/㎡,近90天成交1套。上个月收官之作推售的3栋高层均价2.1万/㎡,新房跟二手房的差价在7千/㎡左右。

单看这个倒挂的价差,是不是觉得价格太香了,随便买买买一套未来肯定稳赚?

我不这样认为,而且盲目跟风追求去上车倒挂盘,还有栽跟头的风险。

▷贰◁

判断一个盘的倒挂是否有意义之前,我们要先对二手房溢价做个深入了解。

购买力在同时流入一二手房,但政府只管控一手房,当一手房供应无法满足购房力需求时,额外的需求就会导入二手房市场。

二手房倒挂现象普遍(新房跟二手房的价格倒挂)(2)

这个时候新房维稳,二手房涨价,溢价部分就出现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挂”。

与之相反的是,当购买力有限而一手房供应充足时,将由新房主导市场,二手房难以触发溢价行为,再加上今年开启的“指导价”政策,未来可跑出的溢价空间越来越小。

如果我们将一手房的限价定义为政策调控的政治行为,那么以往的二手房则是基于供求的市场行为。

而现在的“被指导”的二手房跟新房相同,都属于政策调控的政治行为。这也意味着之前那种势不可挡的涨势再难有了。

基于以上,我们再重新定义“倒挂盘”。

1、社区品质及产品相对较好,有品牌加成更佳。

2、周边有已确认的利好配套或规划正在落地。

3、有一定数量且较为稳定的二手房成交(相同产品面积段)。

4、二手房实际成交均价(近期)及二手房指导价跟新房备案价存在实际价差(相同产品面积段)。

这4个条件的目的是:有真实倒挂差价,未来增值空间拥有较好的成长性。

第一点跟第二点主要针对房子未来的溢价空间。在西安口碑及品质较好的品牌小区在二手房市场一直有额外的溢价,好的学区或者交通配套也是加分项。

全国性开发商比如融创、万科,本土的比如经发、天地源等,自住舒适度也不会差。

另外居住产品也在更新,尽量选择板楼,慎重考虑高梯户比以及暗卫设计的产品。

第三点跟第四点要划重点,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把倒挂这个词挂在嘴上,仿佛买了这套房子,就是签订了涨幅保证书。

事情可没这么简单。

小区是否有真实的二手房成交数据支撑?主流成交户型面积段是多少?真实成交均价是多少?这“三问”至关重要。

我们以第一部分的保利天悦举例,虽然二手房挂牌价跟新房有近每平7千的差价,但近3个月在贝壳上仅有1套成交。

说明购买群体对于目前的价格并不认可,换句话说,这个7千每平的倒挂只是个理想数字,压根经不起实际成交的考验。

没有二手房稳定成交的小区,说什么倒挂稳赚,就是在耍流氓。

而万科翡翠国际虽然近3个月有7套成交,但多以刚需户型为主,而本次推售的高层产品最小面积,已是改善的147㎡大户型。

根据市场各项数据表现,西安二手房成交的主流面积段一直都在90-120㎡,大户型的流通性比中小户型差太多,大多数房源挂牌到最后,都要靠降价才能出手。

流通性是房子的“核心逻辑”,如果不能变现,那只是纸面财富,如果没有跑出理想的增幅,又是笔赔本买卖。

被这个倒挂价差打动买大户型做投资,还打算赚快钱的,结果不会太乐观。

▷叁◁

归根究底,别太把倒挂当回事,倒挂的溢价部分,是可以控盘操作的,也会根据市场的冷热存在一定的上下波动...

但大多数人往往会被那个最高点的价格诱惑,而二手房溢价短期内达到的最高点,就是价格泡沫最大的时候。

现在这个时候进场,更需谨慎再谨慎。

刚需自住关注居住需求,追求高性价比上车无可厚非。投机的大佬也没必要劝,反正玩的就是一个开心。

倒是那些盲目跟风的,当下大环境赚钱可不容易,还是得保持头脑清醒。

注:文中二手房成交数据参考贝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