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这样问我:“甘肃是不是兰州的省会?敦煌是不是在新疆?”我一笑置之,告诉他说的都对,因为就算给了正确答案,他们也会一笑置之,他们不在乎。

大部分中国人,对祖国疆土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雄鸡的大致轮廓上,对各个省份没有明确地区分,这不单单是地理学科的影响力不够造成的,而是因为一方面,祖国的疆土太过辽阔,且受到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眼界不再局限于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也从“闭关锁国”的古板迂腐,转变为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

这是一种进步,是好事,但不妨碍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地理境遇有更深入的印象,至少该明白个“东南西北”“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等基本的知识点,最少应该知道黄河在北,长江在南,不至于摊开地图找不到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中国人史纲》这本书,是作者柏杨在狱中,耗费九年时间编制的三部巨著之一,是一本对历史最连贯的观想录。在这本书的最前端,他将国土放在首要位置,既彰显着中国人的根本,又揭示着一个中国的永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华大地上的那些地标,了解这个祖国的伟岸。

辽阔的地理境域(辽阔的地理境域)(1)

1.东南西北:穹顶之下,方寸之间

中国现有的疆土,是历史延续的结果,没有最宏伟时期的辽阔,也没有最落魄时期的狭小,不至于翻开史书中的地名,却发现沦为他乡故土。这是华夏人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也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生存之地,它形似雄鸡,却满怀生机,鸡头定东北,鸡尾落西方,还有着一群小鸡崽儿流落在最南边。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北纬)。

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东经)。

由于独特的地理区域,中国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都在黑龙江省,昂扬着鸡冠,最早迎接太阳,这里生长着东北人,他们热情好客,口音极重,稍不注意就会被拐跑调。

中国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E,东经)。

不少人觉得中国最西端是在青藏高原,但实际上由于山脉走势的缘故,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青藏高原未能更西,昆仑山脉与天山山脉在西部的交汇处,才是最西端,坐落在帕米尔高原上。

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北纬)。

可能提到这个地方,很多人都没有概念,但不妨碍通过临近的马来西亚来了解它到底有多么远,这也是中国离赤道最近的地方。

东南西北,俗成四指,是定方位的最基本要素,明确了之后,便能够在穹顶之下,找到方寸之间的中国。

2.三山五岳:山定大势,坐镇四方

熟悉了大致方位,便该了解大致山水。山水是一个地方最根本的风水,也是根基与活力之所在。

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这不只是传说那么不靠谱,更是中华大地上最大的三条山脉,坐镇亚洲大陆的核心之地。

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保护神,也有世界屋脊之称,纵横二百三十万方公里,面积广袤,海拔极高,曾经铁木真带领的马上民族在亚欧大陆上驰骋之时,也因畏惧其高而放弃穿越,转而向西北而去进入欧洲。

昆仑山脉,位于最西北两省的交界处,是神话中最古老的仙山,几乎在各大热门修仙网络小说中都有其踪迹,传说山上有位法术高强的仙女,人称西王母娘娘,传说极其多矣,甚至有人认为西王母才是真正的“女娲”。

辽阔的地理境域(辽阔的地理境域)(2)

天山山脉,另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山脉,很多人是通过漫长的史诗《古兰经》认识了她,可实际上这座山脉被人们熟知的只有名字,却不知其上究竟有何奥秘,但联想到天山脚下的西域三十六国,便被深深吸引。

奇怪的一点是,大部分人对五岳的印象,完全是来自金庸先生的小说《笑傲江湖》,不知是该庆幸还是悲哀,但好在知道比不知道的强,起码得到了广而教之的作用,这里就不得不说金庸先生写小说时的严谨与考据精神了。

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张口就来,不失机敏。这五座大山,将中原大地巧妙地标识出来,是古人对疆界的一种确定。事实上,古人在定五岳之时,是需要祭祀一番才行的,而且是声势最浩大的那种,足可见五岳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但如今,他们只是些著名不著名的景点罢了。

3.五湖四海:海内知己,天涯比邻

有山才有水,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是起源于山脉的。黄河起源于巴颜喀拉山脉,长江起源于唐古拉山脉,她们是中华大地最醒目的地向标志,一北一南,飘流如海,养育了华夏儿女。水至,则万物兴。水流,则成江河,水停,则成湖泊。

五湖是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和五岳一样,都是中原大地的地标,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知道了更多可以替代的湖泊,如青海湖,但始终无法撼动五湖的地位,个中缘由,让人深思。

水当疏,不当堵,最终都会流入海洋。四海可能是地标中最被知晓的存在,一是因为少,所以好记,二是海具有与陆地整体平起平坐的地位。中国之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各有特色,是大西洋西岸最亮丽的风景。

辽阔的地理境域(辽阔的地理境域)(3)

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何我会那样回答,一是因为省份之分,在除去便于管理一方之地之外,对中国疆土中的大势,并没有影响,二是知道敦煌这样的地方,自然就会知晓莫高窟这样的人文宝藏,所以只要交通工具能达到,可以去瞻仰,是在中华大地之内,又有何辩解的必要呢。

中华广阔的地理境遇,造就了华夏人最严密的文明传承。在这穹顶之下的方寸之间,她孕育了中国文化,记录了中华历史,即使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疮痍,始终屹立在东方。山上不知山下事,岂知山下已万年,她彰显着世人的渺小,却又目睹着世人的生活,一以贯之,从未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