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政策下,我们可以申请到500万美元的外债额度,大大超过了原先的额度上限。原先外债额度不足的部分,我们不需要想办法在境内解决了,可以直接用境外已有的资金。这不仅仅解决了融资额度的问题,提高了资金调动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为成本管理提供了很大便利,降低了资金成本。”上海凯来仪器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

凯来仪器是一家注册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原先可以借入的外债总额和自身的净资产规模挂钩。但创立不久的凯来仪器净资产规模较小,按原方式核定的外债额度远不能满足企业的技术投入需求。农行上海市分行获悉企业急需筹集美元资金从国外采购高新技术产品后,主动推介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并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了3笔不同期限、不同额度的外债便利化融资方案,帮助企业从境外非股东非关联方企业融到无须抵押担保且可循环使用的外债资金。

额度上限翻倍支持对象扩容(额度上限翻倍支持对象扩容)(1)

灵活融“入”低成本境外资金

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上海睿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的受益者。该企业近两年因快速发展,资产负债率较高,入不敷出导致账面净利润为负值。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第一时间向其推介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并设计了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下境外募集资金以3年期限且低利率的外债形式支付给企业使用的跨境融资便利化渠道,在有效降低既有境外融资税赋成本的同时,解决了企业由于财务报表暂时亏损而无法融到资金的难题。

受疫情影响,从事商务旅行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在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处于账面亏损状态。宁波银行上海分行按照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操作要求,帮助其将VIE架构下境外募集的资金以外债形式无偿支付给企业使用,满足了企业在亏损情况下发展的融资需求。

某集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境外资金常年剩余,因而一直在考虑以更加便利、低成本的方式和渠道将境外资金调回境内使用。作为该集团分别设在上海自贸区和虹口区的分公司,上海跬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跬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跬智”“跬云”)在国内虽然都有银行授信额度,但受限于一次性前期大额投入后以年费形式获取长期小额收入的商业模式,财务上长期亏损,因此,无论是采用哪种管理模式,都无法满足其从集团跨境融资的正常需求。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分别为跬智、跬云因地制宜设计了资金使用时间和期限灵活、到期还款方式不同的500万美元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方案,实现了该集团综合使用境内外资金的目的。受惠于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政策,在获知额度上限可放宽到1000万美元后,跬智、跬云均提出欲进一步提高外债便利化额度到“顶格”。

持续推动跨境融资便利化

近年来,外汇局上海市分局持续推动高新技术类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工作。2020年4月3日,该分局发布并实施有关通知,要求上海市银行机构支持和鼓励注册地在自贸区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净资产规模较小、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低于等值500万美元的创新型企业,在最高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的核定额度内自主借入外债。今年5月30日,外汇局上海市分局根据总局发布并实施的《关于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增加“专精特新”企业为试点对象的同时,扩大政策惠及区域至上海市全辖,且将自主借用外债等值额度从500万美元提升至1000万美元,再度专门针对高新技术类企业释放更加便利化的跨境融资政策红利。

“同时,注册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参与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以及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现外债资金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可凭支付指令直接在银行办理多项便利化政策的组合。”外汇局上海市分局有关人士介绍。截至2022年上半年,上海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签约额度比2020年试点开始时增加近50%,在有力支持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同时,加快其创新发展步伐。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