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部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内脏痛由腹部持续炎症发展而来,大多来自炎性胃肠疾病(如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胰腺炎、慢性阑尾炎和复发性憩室炎)。感染后肠病可与慢性疼痛有关,自身免疫性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白塞病)也可以表现为包含慢性疼痛的消化道症状。

腹部各个部位疼痛的原因 腹部不同的器官有哪些痛(1)

1) 急性胃肠炎:起病急,表现为上腹正中、脐周或全腹部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也可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或隐痛,少数病人出现剧痛,恶心、呕吐频繁,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或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呕吐之后腹痛往往减轻,伴有腹泻,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及少量粘液甚至血液。常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患者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可有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本病的重要特征是去除病因或进行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

2) 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性病变,该病在急性腹痛患者中占12%左右,多见于女性,分为结石性和非结石性两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胆囊管梗阻(如结石、寄生虫、炎性渗出、胆囊管扭曲或畸形、淋巴结或肿瘤压迫等)、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等)、胰液反流人胆囊、激素(如CCK、性激素)等;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大多与严重创伤、烧伤、腹部手术等病因有关。

3)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在急性腹痛患者中占12%~17%,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管腔阻塞的最常见原因是淋巴滤泡增生,约占60%,多见于年轻人。粪石也是阻塞的原因之一,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则是较少见的病因。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肠道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4)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回肠、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该病在急性腹痛患儿中约占4%,以8~12岁儿童较多见,多由柯萨奇B病毒或其他病毒所致。

2腹部血管机制引起的慢性内脏痛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慢性血管性肠病,例如,肠系膜绞痛、血管炎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和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脉管炎,即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如结节性多动脉炎)。

1)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腹部主要分支包括腹腔干、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腹主动脉夹层累及分支血管或者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导致相应器官缺血而产生腹痛。 腹主动脉夹层累及分支血管较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发病率更高。 50 ~ 70 岁为高发年龄。 其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及累及器官缺血症状,常规化验并不能明确诊断此病,但 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此病,胸部及腹部血管超声可发现异常血流有提示意义,主动脉 CTA 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检查。 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有血管置换及腔内血管支架两种方案。

2)腹部动脉栓塞

根据腹部器官性质可将腹部血管栓塞分为空腔脏器栓塞和实质性脏器栓塞,引起空腔脏器栓塞主要是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的栓塞,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呈锐角相交,且分出较早,管腔较粗,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机会比肠系膜下动脉为多。 实质性脏器栓塞主要是由肾动脉、腹腔干动脉栓塞导致的肾梗死及脾梗死,由于肝脏有两套血液供应系统门静脉系统与肝动脉系统,因此不会因栓塞而发生缺血坏死。

3腹部机械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来自器官的梗阻,例如结石梗阻胆道系统或肾输尿管系统、硬化性胆管炎、胃肠道梗阻或慢性肠道假性梗阻。另外,这个区域内的韧带和血管的牵拉可以导致慢性疼痛。大多数特发性胰腺炎也是由微小胆结石所引起的。胆汁返流“共同通道”学说,认为胆石嵌顿胆胰共同通道时胆汁反流至胰管导致胰管内压力增高、细小胰管破裂,激活胰酶自身消化引起。“胆石移动”学说认为胆石移入或通过终末胆管诱发Oddi括约肌痉挛,且壶腹部梗阻持续时间与胆石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早期解除胰胆管梗阻成为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关键。

腹部各个部位疼痛的原因 腹部不同的器官有哪些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