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1)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历来很有争论,关于飞将是谁,传统的说法是李广,毕竟李广飞将军的名号太出名,李广还是众多唐朝诗人眼中的男神;但是卫青才是直捣龙城的汉朝将军,所以最近卫青才是该诗主人公的说法多了起来。王昌龄怎么想我们不知道,但是如果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说,卫青还真是这句故事的关键人物。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3)

阴山也和李广有关系,李广的出山和扬名都和它密切相关。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以河南地、阴山为基地进攻西汉,匈奴十四万大军像乌云一样从河南地出发,沿宁夏平 原 区 南下 ,他们的马匹、牲畜随着清水 河前进 ,打到了 六 盘 山 (关中西北)西 侧 ,攻 破 了 六 盘 山 南 部 的 重 镇 萧关等地(今甘 肃平凉 县西 北 和 萧 关 今 宁 夏 固 原东 南 ) , 在到达彭 阳 ( 今 甘 肃 镇 原 东 )后才撤军。这只匈奴大军的偏师甚至打到了雍 ( 今 陕 西 凤 翔 南,秦国故都) 地,焚烧了 甘 泉 ( 今 陕西 淳 化 县西 北 )宫。在这种前提下,汉文帝在关陇地区进行了总动员,良家子李广也因此参军。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4)

汉景帝时代李广在阴山、河南地周围的云中等郡当官, 也算是和阴山有不解之缘。汉景帝时期匈奴没有大规模入侵汉朝,“终 孝景时,时小入盗 边 ,无 大 寇 ”,李广在围剿射雕手等小规模战斗里显示自己的身手,成了家喻户晓的猛人将军。但李广真改变不了匈奴“度阴山”的事实,因为河南地和阴山周边依旧是匈奴南下最重要的基地。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5)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6)

“河南地”里的 “ 河 ”是“ 北 河 ” , 也就是今天的乌 加 河 , “河 南 地 ”的范 围 就是乌 加 河 黄河 段以南至 昭襄王长 城的广大区域, 它东 至 准 格 尔 旗 昭 襄 王 长 城 段 , 西 至 黄 河 北 流 段,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与今天的河南省差不多。“河南地”处于亚欧大陆东部农业和牧业交汇地区,有河套平原这块农耕的风水宝地,也有优良牧场。阴山地区除了放牧条件优越,木材资源也十分丰富,更有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是匈奴人天然的“粮库”(牛羊避风港)和兵工厂。中原军队只有夺取了河南地,将旗帜插到阴山上,匈奴大军才会丧失主动进攻能力,秦始皇时代蒙恬做到了这一点。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7)

公元前127年卫青一举夺取了河南地,并设立了朔方郡、西河郡等著名边郡。这一战的战果传来,匈奴军臣单于暴怒,很快就见了列祖列宗。公元124年卫青作为车骑将军统一指挥6路汉军十万骑兵,以朔方郡为集结地进攻阴山。在阴山周边的匈奴右贤王毫无防备,被卫青打得大败,丢给了卫青数10个小王爷和15,000民众,近百万牛羊马等牲畜也被卫青笑纳,卫青阴山一战就摧毁了右贤王的主力。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8)

在小舅子卫青的胜利基础下,汉武帝“ 徙 陇西 、 北 地 、 西 河 、 上郡 、 会 稽 凡 七 十 二 万五 千 口 ” “ 上 郡 、 朔 方 、 西 河 、 河 西 开 田 官 , 斥 塞 卒 六 十 万 人 戍 田 之 ”,把河南地和阴山建设的进可攻退可守的完美基地。汉军随后对匈奴的远征也大多以河南地、阴山一带的西河郡(西河郡也被南匈奴看重,南匈奴单于廷就在西河郡)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不教胡马度阴山”,因为阴山已经被汉军彻底攻占了。

卫青为什么不同意李广抗击匈奴(但使龙城飞将在)(9)

卫青的河南地、阴山攻势作战是整个汉匈战争的胜负手,完全当得起古诗的评价。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