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选才,也不是化育天下。(科举的真正目的是)牢笼志士,让天下的聪明人全都进到八股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这样的话这些人就不会异想天开了,也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惑。读书人安定了,天下即使还有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么大事。(科举考试)可以告诉天下的读书人,国家是朕的国家……”
上面那段话是乾隆皇帝对大烟袋纪晓岚说的,听了乾隆一番话,纪晓岚目瞪口呆汗流浃背无语凝噎,估计他也没想到乾隆会如此一针见血地道破清廷开科取士的真实目的。
这时候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这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但是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清朝开科取士的目的,还真是像乾隆说的那样,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要收买人心,收买人心的的同时,再把读书人都变成废物,那就皆大欢喜了。
不仅仅是影视作品和演义小说剖析过清廷科举考试的真实目的,就是煌煌史书,也曾记载过唐太宗李世民沾沾自喜:“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一代雄主李世民要招揽天下英雄治国安邦平天下,而清廷的科举考试,要的却不是英雄而是奴才,他们考试的“标准答案”,来自程朱理学。
答案有了唯一标准了,想法也就一致了,大家只需忠于那个唯一的皇帝,天下也就“太平”了。而这口黑锅,不能由孔老夫子背,因为儒家六艺是被某个伪君子阉割得只剩下“茴字有四种写法”了,已经跟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没有一个铜板关系了。
言归正传,咱们还是来说乾隆和他的祖先们。从乾隆的太爷顺治开始,清廷就开始用科举考试收买人心——当然,当时的主事人是多尔衮。多尔衮自己也没读过几本书,八旗将领唯一学过的“兵书”就是《三国演义》,所以通过科举考试禁锢思想的主意还是要由前明官员来出。
面对风起云涌的抗清斗争,原大明宁远卫副将、清廷都察院右参政、镶蓝旗梅勒额真(副都统)张存仁献上了一条不劳兵之法:“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史料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其时满、汉方水火,而汉之无耻者,又欲借满以倾汉,倾汉以结满,故发难者汉人,受祸者亦汉人。汉人陷溺于科举,至深且酷,不惜假手于满人,屠戮同胞,以泄多数被摈者之愤,此所谓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者也。
这就是说,没有前明官员、饱学鸿儒的出谋划策,清朝的科举制度还真推行不起来。而结果也正像乾隆所说的那样:皇帝给文人功名和顶戴,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而鲤跃龙门的读书人,自然把皇帝当成唯一的主子,甚至按照朱老夫子的排序,皇帝被排在了亲爹前面:天地君亲师。
乾隆说的确实没错,后来席卷半个清朝疆域的那次战争,清廷方面的曾国藩、李鸿章,都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进士及第、翰林出身的精英们打败了一群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差等生(本文有些地方衔接不上,有些地方语焉不详,还请读者诸君见谅,如果写全了,您就看不到了)。
细翻史书我们就会发现,没有读书人的支持,造反还真难以成功——无论是汉高祖刘邦还是汉昭烈帝刘备,没有萧何诸葛亮的帮忙,也都成不了事儿。至于明太祖朱元璋,不但本人读书,身边更是少不了朱升、李善长、刘伯温、宋濂这样的饱学之士。
清廷开科取士的目的,就是把这些饱学之士纳入自己的体制之内,免得他们去帮李自成张献忠:只有废柴牛金星的李自成成不了事儿,连牛金星都没有的张献忠更成不了事儿,而有了范文程的皇太极成事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