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10号线逸盛路站附近的杭州水产市场(余杭区良渚街道打石漾路3-5号),是城中百姓淘海鲜的好去处。

今天周六(12月24日)阳光正好,市场冰鲜交易区午市早早开市,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一脚油门赶到,从进口的生猛海鲜区,逛到了现捕的东海冰鲜区。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

冬天的海鲜就是肥美,我花了55元/斤买到的是半斤一条的鲳鱼,还有只只带膏的虾姑。

档口老板说,这两天本地海鲜的价格,比往年同期便宜了3成。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2)

买海鲜,性价比是关键,最近大家都想吃点好的,海鲜作为最为优质的的一类蛋白质,当然是首选。

本土海鲜还不算重点,今天逛市场的重头戏是进口高档海鲜,因为价钱实在是便宜。

帝王蟹、澳龙便宜百元一斤

市场里,批零兼售高档海鲜的档口很多,四海水产的老板娘褚林秀今天一个人守店,她家的客户主要是杭城各大海鲜酒楼的上门批发,还有周边居民的零售业务。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3)

中午,店里来了一位附近小区的熟客买大闸蟹,褚大姐动作利索给顾客绑好蟹,“3.8两的母蟹今天50元/斤,前两天还在卖70元/斤的。公蟹个头更大,只要40元/斤,已经卖完了。”

店铺里头的大型水族缸里,有帝王蟹、珍宝蟹、象拔蚌、波龙、鲍鱼等各色生猛海鲜待售。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4)

帝王蟹

褚大姐这里,价位最高的是俄罗斯帝王蟹,今天批发价160元/斤。大姐说,原先这时候帝王蟹要卖260元/斤,一只蟹5-6斤,现在800元/只起步,往年至少要1300元/只。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5)

澳龙

和帝王蟹一样降价百元一斤的,还有澳龙,现在批发价260元/斤,往年要360-400元/斤。不过,澳龙一早就卖完了。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6)

珍宝蟹

帝王蟹隔壁缸里还有几十只珍宝蟹,每只分量一斤多点。

大姐说:“这些货是我两天前去上海进的,当时进货价要143元/斤,今天珍宝蟹已经跌到100元/斤了,我们的价格也得随行就市,现在亏本出售吧。”

高档海鲜里,也有价格比较稳定,比如波士顿龙虾批发90-100元/斤。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7)

红蚌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8)

白蚌

象拔蚌分两种,口感更好的红蚌145元/斤,白蚌75元/斤。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9)

鲍鱼按规格卖,8头的8元/只,6头的10元/只,5头的15元/只。

东海现捕海鲜降价三成

冰鲜交易区,主要批发东海现捕海鲜,平时一般是中午11点开市的,杭城菜市场海鲜摊上的东海冰鲜,都是从这里进的货。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0)

这几天,东海那边来货量明显减少了,今天一共到货3车海鲜,来货量只有之前的1/3,而且大部分海鲜的批发价在10-12元/斤,确实便宜不少。

最近,来市场拿货的人也变少了,走货节奏明显放缓,为了多卖货,档口商户纷纷把开市时间提前了1-2个小时。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1)

早上9点半,市场商户陈洪亮开市了,今天档口一共进来40多箱海鲜,有鲳鱼、米鱼、黄姑鱼、小梅鱼等七八个品种,比往常少掉一半的量。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2)

小梅鱼

冰鲜区全场最贵的货,就在陈洪亮档口,就是眼前这一小堆东海尖货—小梅鱼,6条一斤的大规格比较罕见,批发价100元/斤,全场一共只有一箱货,中午已经卖掉大半。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3)

米鱼

5斤以内的米鱼,今天只要10元/斤,5-8斤的卖20元/斤,比往常都便宜了5-10元/斤。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4)

大鲳鱼

半斤一条的鲳鱼属于顶级货色,平时批发卖75-80元/斤,今天只要55元/斤。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5)

小鲳鱼

除了大鲳鱼,个头小鲜度差些的鲳鱼,便宜的只要10元/斤。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6)

带鱼

带鱼的价格也低了不少,今天网捕带鱼12元/斤,海钓带鱼17元/斤,差不多都比平时便宜了3-5元/斤。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7)

金线鱼

万尾金滩海鲜帝王蟹多少钱一斤(澳龙便宜百元一斤)(18)

斧头鱼

市场工作人员说,这两天本地海鲜价格比往年同期便宜3成,虽然来货量减少了,但杭城市场的需求,我们还是能满足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