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佛有竖三世佛与横三世佛之分。

所谓的横三世佛,指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娑婆,是梵文Saha的译音,意思是“堪忍”。“堪”的意思是能,“堪忍”的意思是“能忍”。因此,“娑婆世界”也被叫做“堪忍世界”。这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时节,其实指的就是现实世界。这里面有两重含义,一是说现实世界里充满了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二是说佛和菩萨在这个世界里“堪忍”劳累,任劳任怨,进行教化,表现了他们的“无畏”与“慈悲”。

他所发的十二誓愿为何受到底层百姓的欢迎呢(他所发的十二誓愿为何受到底层百姓的欢迎)(1)

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音译为“鞞杀社窭噜”,亦称“消灾延寿佛”“大医王”。其左右胁侍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三者合称为“药师三尊”或者“东方三圣”。

《药师经》说他曾发下十二大愿,主要有“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之愿,“转女成男”之愿,“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之愿。

从内容来看,药师佛十二大愿多侧重于众生的现实利益,着眼于社会,关怀大众,且十分具体。比如说,“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是希望芸芸众生远离疾病,“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则是祝愿世间所有人平安康乐。因此,药师佛这十二大愿对于底层民众而言,易激发较为强大的信仰力量,药师佛救济人间疾苦的精神,对于信众而言,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底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药师佛虽然与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同为各个宇宙世界的教主,但其影响要比后几位小得多。不过,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誓愿中的“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却受到了病者及其家属的崇拜。在《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中,专门讲到药师佛救助病人的方法:“若有尫羸痛恼,请诸僧七日七夜斋戒诵经,劝然七层之灯,悬五色续命神幡四十九首,灯亦复尔。七层每一层七灯,转如车轮。其遭厄难,可以过度。”历史上也确有人以此法祈祷求治。据《北周书·张元传》记载,张元是当时的著名的孝子,为治祖父眼疾而请僧人燃灯作法,诵念《药师经》。此事能够载入正史,可见药师佛信仰民间信仰之大。

药师佛除在大雄宝殿中与释迦牟尼、弥勒佛合供外,也有自己专门的“药师殿”“药王殿”。殿内正中为“药师三尊”,两旁还列有药师十二神将。

他所发的十二誓愿为何受到底层百姓的欢迎呢(他所发的十二誓愿为何受到底层百姓的欢迎)(2)

这十二神将又叫做十二药叉大将,皆为顶盔掼甲的武将姿态。他们每人各率领七千眷属,以药师如来神力保护众生。据《药师本愿功德经》记载,这十二人是顺应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所呈现的药师分身。

在中国,这十二神将逐渐与中国的十二地支配上伍,成为十二时辰护法神。如把毗羯罗大将说成是子时之神,招杜罗是丑时之神等,他们轮流在各个时辰中率领部下守护众生。有趣的是,在民间,这十二时辰护法神的形象,与十二生肖也相配。不如说,毗羯罗带猪冠,招杜罗带狗冠等。这有些像中国道教中的六丁六甲时辰神,这两组神大约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二者结合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