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日炎炎,广东的小伙伴们早已是汗流浃背,水喝了满满一肚子,奈何还是解不了渴。这是因为夏季出汗太多,津液流失,只喝水往往很难解决问题。梅子熟了,乌梅派上了大用场。

夏天吃的解暑汤水(夏天解渴的汤水来了)(1)

乌梅作为药食同源的典范,上得了皇家御膳房,下得了平民小厨房,酸酸甜甜,却可包揽肝、脾、肺、大肠的各种小问题。乌梅功效甚多,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生津止渴了。不用再“望梅止渴”,走进厨房,酸酸甜甜的汤饮煲起来。

酸梅汤

夏天吃的解暑汤水(夏天解渴的汤水来了)(2)

【材料(2~3人份): 乌梅60克、山楂30克、山药30克、甘草5-1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以上材料用水泡30分钟;

2.将药材连同泡的水一并放入锅中煮,先大火煮开后加入冰糖,转为小火熬40分钟左右即可。

3.品尝味道,以适当调整冰糖的分量。

【功效

乌梅:性味酸、平。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的功效。

山楂:性酸、微温。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淤的功效。

山药:性甘,平。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甘草:性甘,平。具有补脾益气,去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广东的夏季以湿热天气为主,该乌梅汤具有止渴生津,补脾养阴,行气开胃的功效。

乌梅白糖汤

【原料】乌梅5颗,白糖1两。

【做法】适量冷水浸泡乌梅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40分钟左右,加入白糖煮至全部融化即可关火。温服代茶饮。

【功效】清热消暑,生津止渴。

【适宜人群】温病虚热者。症见:舌质红,苔少或无苔,发热,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小便量少,色黄或赤,大便干结者可辨证使用。

【宜忌】寒湿、风寒感冒忌服。

乌梅三豆饮

夏天吃的解暑汤水(夏天解渴的汤水来了)(3)

【原料】乌梅5-7颗,黄豆、黑豆、绿豆各一把,白糖或冰糖适量。

【做法】黄豆、黑豆、绿豆提前浸泡1小时,放入乌梅、白糖大火烧开,小火炖2小时左右,豆烂喝汤,当天服用,切勿隔夜。

【功效】清热生津,补中益气,降虚火。

【适宜人群】上热下寒,虚火上炎者。症见:易上火,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嗓子干痒,咳嗽,唇干鼻燥,眼睛干涩,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痤疮,浑身无力,易疲劳,大便干,小便短少等。

【宜忌】实热者不宜使用。

乌梅陈皮茶

【原料】乌梅3颗,陈皮5g,普洱茶10g。

【做法】乌梅、陈皮洗净,陈皮切丝,乌梅剪开,将普洱茶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加入已洗净的陈皮及乌梅,重新注入开水,加盖焖泡10分钟左右,放温后饮用。

【功效】燥湿健脾,行气和胃,开胃消食。

【适宜人群】适用于湿滞脾胃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

乌梅粥

夏天吃的解暑汤水(夏天解渴的汤水来了)(4)

【原料】乌梅20克,粳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粳米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乌梅洗净,去核,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冷水,煮沸约15分钟,去渣留汁;将粳米放入乌梅汁中,先大火烧开,再改小火熬煮成粥,加入冰糖拌匀,温后服用。

【功效】涩肠止泻,生津止渴,止呕。

【适宜人群】恶心呕吐、久泻、久痢、不思饮食者可辨证使用。

【宜忌】急性泄泻和感冒咳嗽者禁用。

乌梅茯苓木瓜汤

夏天吃的解暑汤水(夏天解渴的汤水来了)(5)

【原料】乌梅3颗,茯苓10g,木瓜10g。

【做法】将乌梅、茯苓、木瓜洗净,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煎煮30分钟,温后服用。

【功效】祛暑生津,健脾止泻。

【适宜人群】小儿腹泻后津液减少、脏腑虚燥、烦渴不止等。

生姜乌梅饮

夏天吃的解暑汤水(夏天解渴的汤水来了)(6)

【原料】乌梅肉10g,生姜10g,红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肉洗净,生姜切片,加水200毫升煮沸10分钟,分2次温服即可。

【功效】和胃止呕,生津止渴。

【适宜人群】可用于胃寒呕逆、妊娠呕吐,以及长期处于空调下干燥环境的人群可辨证使用。■

【来源:中山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