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不可能打工”本尊近日出狱了。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1)

你可能不知道他原名周某奇,不知道他具体做了什么,但一定看过、听过他的雷人“认罪语录”,那支经典视频从发出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年,热度依然不减。

周某也因这段“成名作”一炮而红,自带流量,被网友奉为偷盗界精神导师“窃格瓦拉”。他的出狱,自然也变成了热点事件。

关注周某的不止围观看热闹的网友,据悉,已有30家网红公司蠢蠢欲动,想签约周某,将之打造成网红、主播,其中有一家来自四川的公司甚至开出了1500万天价签约费。

所以,我们以后真会在直播平台见到“窃格瓦拉”,听他高谈阔论“不打工虚无主义”与“看守所说话之道”?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2)

周某回绝:依旧不打工

出狱当天,周某没有了曾经一头飘逸的中长卷发,对于签约当主播这件事,周某正面回绝:“签了合约就是别人的工人,没有自由了,什么都是别人说了算。”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3)

并且,周某还补充说明,“之前我说过的嘛,不可能打工的”自证初心未变,接下来他打算回家好好种地,毕竟菜种多种少自己是能自由决定的。

还是有许多网友表示,“窃格瓦拉”只是隔离社会太久,没尝过当网红、当主播赚快钱的甜头,以他曾经宁愿偷盗也不愿脚踏实地的品行来看,“真香定律”一定能在他身上体现,现在就坐等其打脸。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4)

毕竟现成的例子就在眼前,比如另一位宣称过不会进娱乐圈的网红,就没有经受住诱惑。

和周某同样因魔性采访视频走红的“眉有办法”小吴,因为被理发店骗做发际线和修眉,一气之下去找媒体曝光,没想到因为“发际线 眉毛”过于魔性,一下子成为了新一代的“表情包网红”。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5)

成名之后,小吴也曾表态不进娱乐圈,但之后还是忍不住上综艺、拍时尚大片,最近一次接受采访,他还表示想进军“直播卖车”。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6)

然而,随着热度消散,人气快速下滑,小吴的直播事业已没有了更多消息,可见当初捧他的公司和资本,都已经光速“放弃”了他。

有人猜想,周某如果走进直播间,或许也将面对相同的结局。

背后的逻辑非常简单:流量至上的运作标准下,所有内容围绕着大众的注意力产生。而大家关注的是事件本身,不是身处其中的当事人。

直播“畸形”审美

真正令人“不寒而栗”的,还是那些只求热度、流量,想要将周某包装成网红的公司们。

是谁给了他们勇气,让他们不惜豪掷千金也要签下周某?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7)

诚然,我们愿意相信周某出狱后已洗心革面,他以后要以什么职业谋生,只要合理合法,我们都无可指摘。

但是背后网红公司显然不是来发善心做慈善的。他们在监狱外开着玛莎拉蒂、保时捷等待周某,是看准了周某身上的话题性以及吸金潜力,明摆着想蹭一蹭热度,得到一些所谓曝光,比如那家出价1500万的公司,在周某出狱前一天才成立,目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8)

“只求搏出位,不讲究三观”一直以来也是直播圈的怪相。主播在镜头前剃头、生吃火锅底料、脏话互喷,观众在屏幕外一片叫好,打赏不断,只求看个“更刺激”的。

在这样的畸形环境下,周某会受到追捧就不足为奇了。但他的走红,追根究底是来自那支视频,网友之所以大力传播、恶搞、二次创作,也是因为在那个特殊语境下周某的言论与之格格不入,如果脱离,周某便没有了那样的“魔力”。

窃格瓦拉被炒作(窃格瓦拉1500万签约当主播)(9)

普通人因为某个事件而获得关注和流量;资本逐利而来,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流量最大化的挖掘和开发;大众在跟风消费之后对其迅速失去兴趣,转向下一个热点。

出狱的节点一过,监狱门外的豪车开走,“1500万签约”的网红公司被行业协会发出警告,周某作为一个“网红”的商业价值就也被榨干,就让他回到普通与沉默中去吧。

“窃格瓦拉”创造了不少互联网记忆,但也就此画上句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