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指南针意义(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对世界进步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已经被明确证明,但指南针却显得十分神秘。

指南针是世界上公认的为中国所发明的,但指南针或者指南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通常认为“司南”便是指南针的前身。所谓“司南”便是被我们所熟知的一把磁勺放在一个铜盘上的造型,但这种造型的“司南”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根本不能指向南北。

勺盘状的“司南”最开始是中国科学家王振铎在1945年将其复原的,根据古书《论衡》中“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记载,将其做成勺子加铜盘。但经过反复的实验,天然磁石做成的勺子放在铜盘上根本不能指向南北方向。

直到195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要去访问苏联,需要带一件象征中华文明的礼物进行交往,最终该礼物确定为仿制一套代表中华文明的“司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找到最好的磁石,经北京最好的玉工雕琢出一把造型优美的天然磁石勺子。

但奇怪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将这只勺子放在罗盘上,青铜罗盘的中央部位被打磨的光滑无比,经过反复的实验,这只天然磁石制成的勺子就是不会指南。无奈之下,只好采用了现代的科学技术,用电磁线圈给这只天然磁石做成的勺子继续充磁,使它本身的磁力足够大,以抵抗勺子旋转时的摩擦力。

后来中国各地的博物馆在收藏“司南”时,都是用人造电磁铁或者经人工磁场强化了的天然磁石来制作勺子。但是中国古人是不会使用人工磁场的,中国古代的指南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古书中记载的“司南”到底是何物,现在还不得而知。

用天然磁石制作成的勺状型“司南”,虽然不能指向南北方向,但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标志物,有时还担任着发展国际友谊的重任。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古代指南针还有待进一步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