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新生陆续来校报到

新人大人们满怀热情

来到人民大学的校园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2)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3)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4)

你是否已经初步了解

学校的红色校史

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5)

此前,学校发起了“栋梁”帖征集

邀请新生们探访老校址

开启一段“寻根人大青年行”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些RUCers都到哪里

寻觅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足迹

曾饮延河水,常思宝塔山

生于烽火中,与时代偕行

八十五载峥嵘岁月

八十五载风雨兼程

新一代人大人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瞬间

便肩负起了这份使命与担当

在这个暑假

有这样一群2022级“萌新”

他们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

背起行囊,沿流溯源

沿着先辈足迹追寻一段红色基因

延安·陕北公学旧址

今年夏天,我和父亲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寻访了清凉山脚下的陕北公学旧址和成仿吾老校长旧居。走进陕公旧址,毛泽东同志题词的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要造就一大批人……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我深觉从此刻起自己和这所英雄的大学、有着优良传统的大学、流淌着中国红色血液的大学,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我想我也应当成为鲁迅先生笔下的萤火,在人民的大学,把真理学懂、弄通、做实,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学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明理书院2022级新生 展豪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6)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7)

满怀对文化火种的敬仰,我来到了陕北公学旧址。不计其数的抗战人才在这里诞生,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在这里成长,珍贵的战时办学经验在这里创造,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陕公校风在这里孕育。陕北公学不仅培养出一批在当时卓有成就的文艺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而且为之后的文化教育事业点燃了代代相传的火炬。

作为在延安成长的学生,能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将学习陕北公学学生的优秀品质,传承革命文化,不负人民重托,不负前辈期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懈努力、奋斗终身!

——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新生

静秋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8)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9)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0)

八月下旬,我踏上了这次专属于自己的校史寻踪之旅。在这场寻根之旅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是陕北公学旧址,里面是几孔不大的窑洞和一些陈旧简陋的家具,这就是那些历史书上的人物们切切实实地居住学习战斗过的地方;二是这里淳朴的风土人情,当地老乡热情地为我指路,对年轻人有一种爱护关切的心情——这样的老百姓,从前战时也必定是国家一柄锋利的剑;三是一路上的风景,虽为陕北高原,路旁也全是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山峦,抚今追昔,如此壮美的河山值得我辈青年请缨守护,将青春的论文书写在壮美山河之上。

我想自己身为高校学子应对自己的学习发展等有一个更全面清晰的了解与规划,牢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保持谦虚与敬畏,心怀热爱与真诚。面对未知的未来又有何惧,想来这也是新生活动的题中之义。

——商学院2022级新生 杨杨

阜平·华北联合大学旧址

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以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使命,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次走访使我认识到,学生不但是一种个人身份,更是一份社会责任,即学习先进的知识、怀抱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推动社会进步,助力民族复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富足的社会,但亦当铭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要努力在先辈的初心鼓舞下成长为才干出众、无私忘我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像所说“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明德书院2022级新生 文芃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1)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2)

华北联合大学诞生于抗日战火中。置身于此,映入眼帘的是秀水青山和高高低低的平房院落,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位英才。参观曾经的教室宿舍,抚摸昔日的土炕推车,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红色革命年代,与伟人们并肩在联大学习,胸膛中的热血为中华解放而澎湃涌动。

正午的阳光明亮闪耀,投射于瞳孔将我拉回现实中。而今的我有幸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分子。先烈的牺牲才换来了安宁和平的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则是我们以慰先烈的伟大使命。

——艺术学院2022级新生 佳琦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3)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4)

华北联合大学在战火中诞生,如今,红色记忆馆中留存的事迹穿越历史的长河,仍熠熠生辉。走在崎岖的盘山路上,心中对党的敬佩荡然。透过文字我能感受到华北联大的师生们怀着激昂的革命热情和不畏艰难险阻的报国信念。

新时代,新青年,新风貌,如今的华北联大旧址已经改造成为文化聚落中心,但华北联大精神底色始终闪烁,历经时光冲刷而光彩依旧。我愿与人大同行,与时代共振;青春向党、不负人民!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新生

天悦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5)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6)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7)

长治·北方大学旧址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8)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19)

承载着红色基因的中国人民大学,在长治留下了蕴含蓬勃生机的种子,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为了备战,同年10月,北方大学由河北邢台迁往山西革命根据地长治。

对于长治学子,选择人大有特殊的意义,这不仅是一种选择,还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七十年前,战火中的他们笃信实干,为新中国人才建设筑石奠基;七十年后,盛世中的我们将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奋发进取,为新时代的发展加瓦添砖。

——新闻学院2022级新生 盈莹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20)

走进北方大学旧址,一座灰瓦小楼静静地矗立于微风之中,76年前在这座小楼之中坐着的青年,他们也与我们一样吗?1946年的他们面对着国内尚未太平的局势,一路奔波来到这里,其中物质条件的艰苦我们是难以想象的。我们与他们相比,无疑是幸运的。但我们也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内心对于建设祖国的热情,对于探索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未来的满心期待。我们在院子里发现了他们曾用过的三套桌椅,痕迹斑驳,已经无法辨认。我猜他们也曾刻下理想,一如曾经高三的我们在桌角贴上激励自己的纸条。时隔七十六年,我们初次相逢,却倍感亲切。这里曾走出过无数优秀人才,他们投身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坚守初心,不负使命,在未来人大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将信念与希望代代相传。

——新闻学院2022级新生 蔚聪

跨越时空,我们仍能从文物保护石碑和周围古朴的石墙上领略到了当年的风情。院中摆放着几张当年的座椅,我们小心翼翼地在上面坐下,抚摸着粗糙的桌面,想象着当年那戎马岁月中,一众像我们一样的有志青年如何学习与战斗。我想,也许这就是一种当仁不让的责任意识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就好像是一条接续不断的历史纽带,指引我们不断向前奋进,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明理书院2022级新生 家铭

正定·华北大学旧址

七月,我终于收到了心心念念的人大录取通知书。在盛夏到来的这封信,是结束也是开始。在快步向前的今天,我们也绝不能忘记“回头看”。进入旧址,看到的便是通体橙红的礼堂。礼堂旁伫立的石碑,也彰显着华北大学在历史上的重要分量。此次打卡也激励着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我,勇敢奔赴下一段旅程,不断精进学习、磨砺品质,成为真正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外国语学院2022级新生 泽轩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21)

踏进了华北大学的旧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华大时期的礼堂。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时背负着国家未来希望的年轻人们聚在一起的身影。楼外有几棵依旧苍劲的古树,卫兵一样守护着这座见证历史的建筑。院子里还有一排排梨树,是当年华大的师生亲手种下的。看着满树的果实,突然觉得这梨树就像是当年的华大和现在的人大,而我们就是树上的梨——梨从树上吸取营养,就像我们在学校的栽培下慢慢长大,直至成熟的那一刻。希望我们也能像这梨一样,在人大的沃土里不断丰富发展,毕业之时,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趟游历下来,感触颇深。重温了历史也明确了未来,之前对于开学的紧张烟消云散,留下的,就是满腔的干劲儿和对前路的期盼了。2022,加油!

——外国语学院2022级新生 佳玥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22)

帅气校草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萌新遇上校史)(23)

琴键流音,光阴与梦想和鸣

纸墨流转,历史与未来碰撞

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无价的

愿每一位RUCer

在这片底蕴深厚的校园中

留下属于自己的珍贵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