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岸哀思思不尽
2022.9.3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办公室,举行纪念李瞻先生追思会,中国新闻史学会泰斗方汉奇先生以96岁高龄参加,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主持,深切缅怀中国新闻学术泰斗、新闻史论研究巨擘、台湾地区新闻教育拓荒人李瞻先生。会议采用线上线下举行,参会学者包括大陆和香港著名高校的学者三十多人,李中宣先生作为李瞻先生在大陆的家属代表应邀参加。
会议在开始,在现代快报的短视频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开始。李瞻先生的黑白遗像横亘中间,横幅上书“跨越海峡的哀思 李瞻先生千古!”主持人中国新闻史学会王润泽教授,请大家集体起立为李瞻先生默哀一分钟。线上线下,同寄哀思!
图1 李瞻先生遗像
哀乐潺潺,学界同悲;斯人往矣,先生千古!
二、海峡亲情割不断
大陆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先生在去年春节与李瞻先生相互云拜年,方先生娓娓道来两人生平在历史中的时空交叠。在抗战期间,李瞻先生从山东到安徽再到华中去重庆,自己则是从北平绕道香港去重庆,都是战乱中流亡的学生;到了重庆两人实际挨得非常近,只有一江之隔,甚至自己的亲人就葬在政大校园的后面,而生病时则经常去政大的医务室看病。当时并没有相识,但由于从事新闻学术事业,两位先生终于走到了一起,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图2 方汉奇先生与李瞻先生合影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昌凤教授回顾了自己与李瞻先生的交往,自己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期间,李瞻先生赠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书籍348册,又专门赠三本新书两套,一套《最新传播理论》(上、下册),以及《传播与沟通》,分增北大与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听说,陈教授家有山东人又转赠《山东人在台湾》,特定问候感受。顺便问候方汉奇先生,感谢致意。2018年,陈昌凤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王润泽教授代表中国新闻史学会到台北拜访了李瞻先生。
图3 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与王润泽教授到台湾看望李瞻先生,图片来自陈教授微博
复旦大学陈桂兰教授现如今已经也是古稀之年,回顾与李瞻先生的交往,仿佛与自家叔叔一般,特别提到自己已经退休后,李瞻先生到大陆访问还特地找人叫上自己一块吃饭的情景;想到先生谢世,不胜感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郑保卫教授则对李瞻先生的微笑,谦和的态度,印象非常深刻。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核心学刊《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追忆李瞻:第一次在台北见李瞻老师时,我只是一个山东大学新闻学在读研究生,当时正在文化大学访学。先生非常热情地在政治大学接待了我们两个从山东来的小学生。先生80多岁了,竟左转右拐带我们逛了大半天,特别是还带我们爬了政治大学里面的指南山一侧,在山坡上俯瞰校园和南台北……此时此刻,最感念的就是老先生们对大陆的执念、对治学的执念、对为人的执念,对晚辈的执念。
在2021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编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9)的时候,就专门委托作者向先生问候,先生的身体已经出现不便;笔者当时就想去台湾去看望伯父,后因为疫情和形势的原因,导致无法前往,令人遗憾。2022年农历新年方汉奇先生与李瞻先生云拜年的话言犹在耳, “相期以茶,百岁聚首”,然相约骤然落空,意难平、不能忘!
李瞻先生对于内地的亲情乡情,深厚绵延;两岸血浓于水的情谊是无法隔断的,这是摆在两岸面前的一个历史事实。
三、两岸文脉永相联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作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前会长深情回忆了她从作为学生时期,在兰州大学随方汉奇先生一道与李瞻的初见,李瞻先生的世界视野和谦谦君子的温和态度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自己后来开设国际新闻传播课程,李瞻先生的《世界新闻史》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而李瞻先生对于两岸的文化交流的推动,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图4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院长程曼丽教授回顾李瞻先生
当初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紧张,无论两岸展开的学术交流还是李瞻先生对于大陆的捐赠图书,其难度都超乎人们的意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回顾了李瞻先生推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展的两岸的学术交流情况。1996台海危机发生,对于当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能否成行,成了一个未知数;关于这个问题,连教育部都无法得到肯定的答复,需要咨询国务院的相关部门。后来台湾那边在李瞻先生努力下答应同意大陆来访,大陆这边在郑保卫先生的不断促成下终于成行,其间波折非一句话能够形容。
而关于当年李瞻先生捐赠大陆25所院校的书籍,通过上海海关和青岛海关的情况,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上海海关的书籍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陈桂兰教授等努力下,历经月余,终于接收,并被分发到全国20多所院校;而青岛海关对于图书的扣留前后将近三个多月,急得已经飞往美国的李瞻先生又飞回中国,找到国家高层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帮助才顺利成行。其间波折与困难,几乎超出了作为一介书生的李瞻先生的个人能力范围。
这些图书都是李瞻先生自行筹集经费,花费1000多万台币所采购。他曾经说过,这些图书非常“理性和平”,“我们需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希望大陆学界能够放眼世界。今天,这些捐赠的图书,据很多人回忆,它们现在都静静地安放在大陆多所大学的图书室,被作为镇馆之宝,凡借阅之人,只能在图书馆阅览,不能带回家。段京肃教授更是深情回忆了这批图书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很多学人起到的重要作用,“最早知道先生是1983年至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时看到了先生的大作《中国新闻史》和《世界新闻史》。细读之后为那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积累、严密的逻辑和精彩的论述所折服,我新闻学入门的许多知识就来自于先生的这两部书。”
河北大学的乔云霞教授是新闻专业的筹建人之一,负责图书和设备的建设。当时图书很少,新闻传播类图书稀缺。我们知道港台新闻传播类图书很多,我恳请李瞻先生和朱传誉帮我们购书,他们表示愿意尽力。“1997年,价值12万元台币的书寄到新闻系资料室,正是我们急需的广播、电视、广告等书,填补了我们图书的空缺,寄去赠书证,表示感谢。这成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友谊象征。我们心存感激,总想有机会对他们当面致谢。”
图5 李瞻先生追思会线上参与同仁截图
此外,吴廷俊教授、张昆教授、魏永征教授、邓绍根教授等都谈了他们与李瞻先生的学术交流的情况。
这些新闻传播类的图书资料的引进,需要放到当年中国大陆的文化环境,20世纪90年代当年进行“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时候,国际学术界已经慢慢走向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和现象学哲学批判,我们跟国外学界慢了一个节拍。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的传播和流行的内在规律,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四、海峡浅浅荡潮声
一衣带水的海峡隔开了两岸,李瞻先生从乱世中走来,致力于两岸的和平和文化交流,以一介书生之力书写了海峡两岸的一段光辉历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陈桂兰说,除了学术交流之外,我对他还有一种一家人的亲情,“什么叫两岸一家亲,在他身上体现得太完美”。
“第一时间, 我就收到来自大陆各地的唁电及各方的慰问, 心中非常感动。”李瞻次女李世宁当天向追思会发来的文字写道,“家父自台湾政大退休后,又风尘仆仆来回两岸、捐书讲学,倾全力反馈他出生的故乡。因此有机会结识许多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先进,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化解了他长期以来的乡愁,也让他的人生更充实圆满。”
日暮相关何处是?海峡浅浅荡潮声……
图6 作者与伯父李瞻先生在山东大学宾馆合影
作为先生的子侄,笔者从个人的角度观察,伯父身上的儒者气质,学者风范,行者品质,其优秀品质鲜明地体现在他的名字及社会活动上。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乱世背景是伯父成长的最大背景,这种影响直到和平年代依然荡起阵阵余波,两岸文化交流,从民间做起,推动两岸和平是他毕生的心愿。他和他的兄弟们的故事,简直就如同电影《长津湖》伍万里兄和《白鹿原》鹿兆鹏兄弟,因为时代选择了人生,人生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这种两叉道路对于兄弟而言,又何其沉重?
最后,笔者引述诸葛孔明的半句话,加上自己的观察,做为个人对李瞻先生的不成熟的评价:“臣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然因感时忧国,发奋向上,最后竟成新闻教育事业一代名家和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一生,是顺应时代潮流,踏着时代脉搏而行的行者。
李瞻先生千古!
侄儿李中宣(展)敬上
202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