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有位女老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结果被流传出来后,被“骂”成了“网红”。我想,这位老师现在也是追悔不已、十分郁闷吧。

她到底发了什么信息?一起来看看:

原话:“真想快点开学,身边多点狗腿子。喊扫清洁区就扫清洁区。喊抱本子就抱本子,喊拿水杯就拿水杯……一天天真闲!”

老师为什么不让抖腿(称学生狗腿子可以吗)(1)

这位老师称呼身边的学生为“狗腿子”,后面还发了一个偷笑的表情,我相信她原本是调侃的意思,称呼孩子们为“狗腿子”,意思指的是孩子们平日里积极、主动、迎合的状态,表达的是对学生的怀念。

可这段话里面,最让人诟病的也是“狗腿子”三个字。狗腿子指的就是狗,但通常带有贬义。通常总是将那些替主子效劳,又依仗主子为非作歹的“坏蛋”,称作“狗腿子”,大家不仅仇恨,而且还含有蔑视的意思。

如果按照这个意思,称呼学生“狗腿子”肯定不恰当。

老师为什么不让抖腿(称学生狗腿子可以吗)(2)

而且,“狗腿子”的来历,据说也是一个带有贬义、嘲讽的意思。

从前有个富人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好,主动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上。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给狗用泥巴捏上一条。”所以,狗在撒尿时,总要把后边一条腿翘起来,是怕那条用泥巴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来历。后来就把这类人称为“狗腿子”。

当然,现代的解释有所变化,也会指在恋爱期间为了讨好对方,不顾尊严面子,讨好对方获取愉悦的意思。 如果按照上面的意思来说,“狗腿子”用在学生身上都不恰当。但现在有些网络用语或者个人风格语言,可能会不遵照原意,比如对于很是亲近的、听话的人,也可以称呼其“小狗”、“小猫”。但在职场上不讲究礼仪、言谈举止,那就是不懂礼仪、礼貌,不尊重对方。

老师为什么不让抖腿(称学生狗腿子可以吗)(3)

有些话,本来就容易产生歧义。自己觉得无所谓的话、行为,但会给别人什么样的心理波动呢?很明显,这位老师还不懂!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瀑布效应”,讲的就是原本风平浪静的湖水,突然经过瀑布之后就成为急流险滩、汹涌澎湃。这就告诉我们,言谈举止有时候还是要讲究礼仪、考虑别人,可能自己觉得无足轻重的言行,但对别人已经引起了巨大的心理波动和行为伤害。

在职场中,或者人际交往中,我们也需要讲究一定的礼仪,包括仪表、仪态和言谈举止,尽量不说伤害别人的话,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甚至歧义的,都尽量不要去说,去做。

而作为一个老师,更是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老师要为人师表,言谈举止都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如果一个老师说话这么随便,学生可能也会滥用词语,言行随意。

老师为什么不让抖腿(称学生狗腿子可以吗)(4)

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言谈举止!

因为言谈举止反映的也是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对学生影响至深。比如以下的名言名句都说了教师礼仪和言谈举止的重要性。

师范,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里面的身正,就包括了教师的思想修养和言谈举止。

言传身教,也强调了教师的言谈和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为人师表,就要求教师外在的言行举止要符合规范,主要包括衣着、语言、举止。语言要规范、文明、礼貌,尊重、表扬学生。在课堂上,更是要求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

我们这位老师可能没有注意这些方面,引以为戒吧,教师还是要文明用语、规范用语,以免再起波澜!

老师为什么不让抖腿(称学生狗腿子可以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