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雪的资料(咏雪背后的人情世故)(1)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女咏雪”成为后世常用的典故,“咏絮之才”是卓有才华的女子的美称。

我们读课文,只看出了“雪”与“盐”的差别,却没有看透背后的人情世故。

1、撒盐是古时的一种风俗,凡是遭遇不洁之事,或将参加有危险之事前,抓几把盐撒向空中,或撒向自身即可驱除邪气,祛除不详。现在部分地区仍有这一风俗,比如日本相扑人员比赛前就有抓盐撒场的惯例。

2、357年,即咏雪的故事发生的那年,谢家发生变故,族兄谢尚的亡故,对37岁的谢安而言是强烈的冲击。谢尚本有机会入驻高层中枢机构,却因病逝世使谢氏家族失去这个机会。谢尚的过世极大削弱了谢氏力量。

3、谢朗少有文名,文辞艳丽。《世说新语.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出众的才能),《宋书谢朗传》中记载,”朗善言玄理,文义艳发(才华横溢),如果撒盐的风俗在当时的生活里并非常见,或者只是孩子的玩耍,号称“文义艳发“的谢朗,使用这个比喻就是笨拙不堪,绝不会收入名言隽语的记录里。

4、谢朗的回答,也许揣摩了谢安的身份和彼此的心境,以撒盐的风俗为喻,希望可以驱逐邪气,祛除不祥。《咏雪》的故事发生时,谢朗已经19岁了,是家族中的长子,在家族文学沙龙中面对提问的叔父,一起讲论文艺的弟弟妹妹,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充分揣摩了家庭变故对于叔父心境的影响,给叔父以宽慰和鼓励,为家族祈福。

5、魏晋是个重视家族文化的社会,要维护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就必须重视教育培养人才。谢安是个很有声誉和影响力的大名士。在谢氏家族中,他是老三,长兄谢奕、二兄谢据皆早亡。谢安实际为谢氏之长,家庭的顶梁柱,他对侄子负有培养教育之责这篇文章实际下反映的是当时大家族的家庭教育的一种状态。

关于咏雪的资料(咏雪背后的人情世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