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里聊收藏卡,你可以从中收获哪些“干货”?国外卡和国产卡,你更青睐谁?篮球卡一枝独秀,足球卡前景如何?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各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以及市场业态的不断完善,收藏卡正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不少拍卖公司也着眼于此,纷纷推出相关拍品。拍场之上,诸多精美、罕见收藏卡的出色表现不仅让藏家与市场看到了收藏卡的活力与潜力,也让想要进入收藏卡圈的新玩家不由得心生感叹——“如果能有一本入圈秘笈就好了”!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1)

近年来,不少拍卖公司纷纷推出收藏卡专场,受到藏家欢迎。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2)

2014-2015赛季 Panini Eminence系列科比·布莱恩特总冠军Tag铭文签字球星卡 限量2张 成交价:408.25万元

实际上,经过多年沉淀与积累,如今国内收藏卡市场业态正在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收藏卡市场的发展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现象背后,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小编采访了多位收藏卡市场资深人士,请他们一起聊聊收藏卡的那些事儿。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3)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4)

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收藏卡正展现出独特魅力。

传递专业、积极、正向的直播声音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5)

刘路平 北京爱卡负责人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社交媒体,直播对于促进收藏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卡圈涌现出不少直播间,大多围绕拆卡、营销展开,但在我看来,这种模式或许不适合卡圈长远发展。

当前直播间的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主播与新兴玩家普遍对收藏卡的历史、文化和内涵了解不多。据我观察,这些新玩家以95后居多,他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较为广泛,被球星卡所附带的金融属性而吸引,但对卡片上的球员、球队、赛况等基础信息却并不清楚。所以,我的直播间会更多倾向于结合体育比赛,与观众聊球、评球,同时根据球员的赛场表现综合分析该名球员的球星卡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我认为,如果想要收藏卡市场能够健康、有序、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新老玩家更多关注收藏卡背后的价值内涵,真正将收藏卡的文化传播出去。而作为直播间的主播,我们应该向社会传递这个行业专业、积极、正向的声音。

打造中国本土文化的收藏卡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6)

杨楠 北京科洛舍负责人

尽管收藏卡在国际市场上已风靡100余年,但进入中国不过二三十年光景。相较于古玩、书画等门类,它还只是一个小众的新兴门类,但却在这些年呈现出一派火热之势。通过2022北京报国寺首届收藏卡展示会,可以发现这一势头越发明显,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收藏卡市场的“破圈”之旅。这种“破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2022北京报国寺首届收藏卡展示会上出现了与收藏卡相关的多个行业,这是在之前的卡展中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其次,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前来,说明收藏卡的受众群体平均年龄呈现年轻化态势;最后,以科洛舍为例,我们近年来也在不断“破圈”。比如在展示会举办之前,科洛舍就上新了3款产品,包括首次将收藏卡与电竞游戏相结合的《和平精英职业联赛·精英收藏卡》。

我大约在20年前开始接触球星卡,属于国内较早的一批玩家。在多年玩卡的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收藏卡中缺少中国本土文化。因此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与摸索如何将收藏卡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可以说,这款游戏卡的开发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十分看好足球卡的发展前景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7)

焦学明 老斑马球星卡店创始人

收藏卡认知度提升、玩家群体加速增长、市场容量持续扩大⋯⋯这是我作为收藏卡行业的一位资深卡迷与一线卡商最直观的感受。

近几年球星卡市场的火热发展是我没有想到的,但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迅猛增长到渐趋平稳的过程。据我观察,2020年是球星卡发力与出圈的关键一年。从这一年春季开始,球星卡价格猛增,涨幅大者甚至能达到百倍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当年球界新闻的热度以及大资金的进驻。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球星卡这一势头有所回落,也逐渐步入正常化轨道。

相比其他收藏卡类,球星卡的受众依然是一个很大的体量。近些年主流的球星卡系列大多由美国公司发行,他们在篮球卡的发行方面会投入更多精力,发行数量多且市场反馈好,所以目前篮球卡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但实际上,国内外足球卡玩家也不在少数。而且足球是第一大运动,拥有很大的球迷群体,因此我十分看好足球卡在整个收藏卡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与国际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8)

史月秋 文创天元负责人

收藏卡最初是依托竞技体育而打造的球星卡,在欧美国家广为流行。但在亚洲,动漫卡实则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其在日本起步较早,约在上世纪90年代即已出现围绕多个热门IP打造的收藏卡。及至今日,日本的收藏卡市场已发展得相对成熟与稳定。

完善、专业的IP授权与运营体系是日本收藏卡市场稳定发展的一大表现,也是中国与之存在差距的主要方面。据我了解,日本在打造收藏卡时通常先从IP入手,在产品设计、规划、监修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可以依此演化出不同类型的卡片或其他衍生品。

此外,由于日本大多动漫分为TV版和漫画版,两个版本在诸多细节上存在细微差别,因此分属两个IP,在进行周边产品的设计、出品与制作时不能将两者混用,否则会因此带来版权纠纷。

相较之下,尽管国内也于同一时期出现收藏卡概念雏形,但由于当时版权意识不强,IP概念相对薄弱,也致使国内收藏卡发展一直处于滞缓状态。实际上,中国曾涌现出诸多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动漫IP,只是在将IP转化为产品输出方面稍显弱势,但这些优秀的动漫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传播,进而让国人乃至世界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版权意识得到强化,不少业态也正在对此进行积极尝试。

不断尝试跨界新玩法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9)

蒋劭捷 球星卡收藏家

我进入收藏卡圈约有4年的时间,对斯蒂芬·库里系列球星卡情有独钟。恰巧在这段时间里,国内收藏卡市场迎来了繁荣发展的井喷期。从前不久举办的2022北京报国寺首届收藏卡展示会中,我看到了许多新面孔和新产品,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在国内仍属小众的收藏卡,实则蕴含着巨大空间与潜力。

一是因为随着各种球类运动慢慢进入公众视野,国内热爱体育运动的人群基数迎来猛增,但仍有不少人不知道收藏卡这种藏品的存在。二是如今自媒体与部分主流媒体正逐步关注这一领域,新老玩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平台变多了。

在我看来,未来一段时间里,国内收藏卡市场的发展将更趋多元化,也更具包容性。这主要体现在卡片的种类越来越多,将有更多国内外的体育赛事在球星卡上得到呈现,而影视卡、动漫卡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忽视。此外,收藏卡领域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尝试与拓展新玩法与新形式,比如将收藏卡文化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这种跨界的尝试将成为这一领域的新的发展方向。

整个行业或许不久会进入一个调整状态

实用的收藏技巧(想进入这个收藏圈)(10)

李潇然 喜马拉雅平台播客栏目《球星卡叨B叨》负责人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门类在极速扩张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面临一些问题,对于收藏卡领域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经过多年的沉淀与近年来爆发式的增长,收藏卡市场已经在悄然间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

一是收藏卡如今已经发展为兼具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的一类产品。而随着投资属性的增强,这种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炒作与泡沫。二是部分玩家产生了不良心态,他们追求高利润,想要通过收藏卡一夜暴富。第三,目前该行业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商家采用夸张的语言渲染自己产品的价值,从而诱导消费者进行持续消费。第四,目前行业还缺乏相关部门监管,诈骗与纠纷屡见不鲜,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和陷阱。

尽管收藏卡市场目前正迎来火热增长,但我不认为这种势头会持续下去,相反地,整个行业或许会在不久后进入到一个调整状态。之所以做此预判,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首先,在过去2至3个月的时间里,不少球星卡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出现明显跌幅,跌幅大的甚至能到两三折左右。其次,诸多球星卡发行商计划在未来两三年时间内加印更多数量的球星卡,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泡沫。再者,球星卡价格上涨的动力主要基于市场热点,但NBA目前正处于休赛阶段,很难找到更多话题性热点去做相应营销。

行业的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因此市场的调整对于行业发展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还需认清的是,任何门类在发展过程中的涨与跌都是市场运行的正常规律。所以对于想要入圈的新玩家来说,我建议要怀揣着热爱入圈,关注卡片的收藏价值,抱着学习的心态积累经验、锻炼眼力。同时,不要单纯被某类卡片的高成交价所吸引,也不要因为市场一时的震荡而畏缩,而是要擦亮双眼,理智对待,警惕金融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