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珍一
编辑 | 李小白
配角之路,王劲松走了32年。
很少有配角在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光芒能与主角不相上下,甚至有时还会超越。王劲松做到了。在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由他饰演的塔寨村村主任林耀东,看似温文尔雅,实则阴鸷狠辣,王劲松以他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这也使得一直低调演戏的他收获了巨大的关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劲松走上演员这条路,纯属误打误撞。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遇表演误终生”,从此自己的人生与表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误入演艺界
正式成为一名演员之前,王劲松与表演的接触并不多,甚至可以用极少来形容。在这之前他仅仅看了一部觉得“挺热闹”的话剧《八一风暴》,电影方面看的是“两根竹竿挑着布”的露天电影。年幼的他没有想过日后自己会与影视有了关系,在他心里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演员干的”。
命运却偏偏与王劲松开了玩笑,考江苏省戏剧学校的时候,他想考声乐系,结果因为不合格被老师推荐去考了表演系,他考上了。即使如此,王劲松并不自信,他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丑小鸭”。
这种不自信延续到他毕业后考入南京市话剧团。因为是中专毕业,那时他特别害怕别人问他学历,反而他特别羡慕表演专业高等院校的学生,羡慕他们的相貌和气质。他也害怕别人讨论他的长相,甚至他后来得知自己是作为喜剧演员被招进了话剧团时伤心难过了一段时间,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大家觉得他不帅,“肯定我身上有某种缺陷,呈现出了滑稽的那一面。”
刚进入话剧团那会,王劲松工资每个月76元,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甚至还会演“一堵墙”。很多年后,王劲松形容过如何演一堵墙,“套上一件大袍子,从头到脚,衣服一边是黑的,一边是白的。当你要演一堵坏的墙时,就转过来把黑的一边对着观众,然后变成好的时候再转回来,把白的一边对着观众。就是一道具,不需要你出一声,一个字都不用说。”即使如此,他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好,大部分时间在别人表演的时候他都会安静地站在台侧学习。
在这样一个工资少,演出少的岁月里,王劲松却意外的看了很多书,而这又与他当时单身有关。因为单身他住在了话剧团的资料室里,资料室里其它东西没有但到处都是书,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王劲松一本一本的看。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年少时看的这些书日后在他的表演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就在王劲松觉得生活了无生趣的时候话剧团开始让他担任多部戏剧主角。很快,王劲松的内心十分抗拒,因为出演的多半是带有政治任务的剧目,王劲松觉得“缺乏艺术价值”,但自己又不得不演,王劲松重新燃烧起来的工作热情不断被消耗着。
那时看着剧院里一位德高望重,非常受尊敬的老演员,王劲松会问自己“他已经是这里威望最高、最让人尊重的人了,那你愿意30年后像他这样吗?”王劲松无法欺骗自己,每次内心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觉得我要做自己愿意的事情。而他们是在做领导愿意的事情。”王劲松想有所改变。
小富即安
想改变现状的心在微薄工资的催化下,王劲松开始在话剧团没有演出任务的时候出去拍戏。
至今王劲松还记得在外第一次拍戏收到15元工资时的那种兴奋。对于当时的王劲松而言,15元每天花1.5元,意味着可以过上十天很好的日子。
那时虽然都是出演一些小角色,但有一些话剧团之外的收入,已让王劲松十分满足。
慢慢的,王劲松到了30岁,王劲松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没有戏拍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都赋闲在家,实在太闲了。那时BB机很流行,王劲松观察到忙的人BB机一直在响,闲的人BB机永远不响。王劲松特别羡慕那些BB机经常响的人,觉得BB机响一下就意味着机会来了,王劲松也有BB机,却基本上不响。那时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他意识到总是接一些小角色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可是转念一想,身边的朋友都这样,能有一群同学、朋友一起玩,生活就很不错了,王劲松也就不再想着改变。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年,王劲松遇到了一位命中贵人,改变了他人生的方向。
你觉得你现在很有面子吗?
1999年,32岁的王劲松遇到了36岁的傅彪。当时两人在南京拍摄电视剧《等你归来》,傅彪演贩毒团伙的头目,王劲松演团伙的境外联络人。有一天晚上闲来无事,傅彪泡了一大壶铁观音找王劲松聊天。傅彪对他说:“劲松,你是一个好演员,但如果待在这里可能就要被埋没了,你应该到北京去。”
傅彪问他,“你有想过去北京吗?”
“不想去,我觉得在南京挺好的。”王劲松答。
“你觉得哪儿好?”
“我又不认识人,到北京去还得拿着照片到处给人家送,太没面子了。”
“你觉得你现在很有面子吗?”
王劲松没有想到傅彪会这样说,当场无言以对,很久之后他才明白傅彪的良苦用心。
那天傅彪临走之前对他说,“你过年在家先待几天,然后收拾东西来北京。”
王劲松至今还记得来年正月初六的时候,傅彪给他打电话。傅彪在电话里问他买票了没?王劲松却迷糊了,忙问“买什么票?”“来北京的票啊。”王劲松这才意识到再不去北京就对傅彪不恭敬了。于是他连忙去北京,傅彪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怎么带了这么少的东西?”王劲松说,我就是看看你,待几天。“什么叫看看我,你得在这演戏啊。”傅彪很严肃的说。
从此,王劲松开始了“北漂”生活。那时傅彪每天开着车带着王劲松去见导演,和每个导演讲话的开场白都是同一句话,“这是我的好兄弟,价钱不高,你只要用他,我给你无偿串戏。”
在傅彪的督促下,王劲松慢慢放下了自己那点羞耻和面子。后来他在采访中说“如果当年没有来北京,我至今还是井底之蛙。”
2005年傅彪因肝癌离世,在弥留之际他依旧牵挂着王劲松,他给王劲松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你把老生演好,演好了你有饭吃。
后来王劲松没有让傅彪失望,傅彪没有看错人。
傅彪
建立职业自信
真正让王劲松建立起对“演员”职业生涯的自信是在他完成他北漂之后第一部作品《恰同学少年》之后。2004年,王劲松接到了《恰同学少年》导演的电话,导演在电话里邀请他出演剧中人物汤芗铭,但在听到汤芗铭大约有五集戏份时,王劲松便一口回绝了。
王劲松依旧不自信,“五集戏,你让我怎么演汤芗铭?这个人信息量太大了,五集戏里他一定就成了一个符号了,我觉得我演不出来。”
可是剧本太好了,在看了剧本后,王劲松与导演再一次进行了电话沟通,王劲松决定挑战这个角色。
王劲松心里很清楚,要将这位外号叫“汤屠夫”,最后却皈依了佛门变成一代佛学大师的汤帅表演得惟妙惟肖,他必须要付出不少于全剧二十集戏份的努力。
王劲松的付出并没有浪费,两年之后,他在电视上看到自己饰演的汤芗铭时,忍不住在心里窃喜。“我那时才觉得,原来我还可以演成这样。”汤芗铭这个角色让他更加相信,这个职业没有捷径,角色的光彩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案头工作和不断揣摩下。
让王劲松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部戏,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另外一位贵人,他表演的大门彻底被打开了。
王劲松《恰同学少年》剧照
我的坚持是对的
当时《恰同学少年》合作团队里有两个人与导演张黎关系非常好,他们非常认可王劲松的表演,于是向张黎推荐王劲松。很快王劲松就进了张黎的《锦衣卫》剧组,饰演皇帝朱由检。紧接着王劲松出演了由张黎导演的《大明王朝1566》,饰演杨金水一角。
王劲松还记得在《大明王朝1566》杀青后,他接到了剧组其他演员的电话,“张黎导演说,王劲松这小子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能演得这么好!”该剧播出后杨金水被称赞为“中国近三十年第一太监”。
王劲松《大明王朝1566》剧照
为了演好杨金水,王劲松付出了很多。在该剧中有一场杨金水接受审讯的戏,王劲松不仅要在冬天穿一件薄衫拍大夏天的戏,还要被浇凉水。王劲松回忆“首先就是浇凉水(因为热水会有热气),一桶一桶的凉水往身上倒。我数了数总共是12桶。当时光着膀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遮盖,风一吹过来冷得我直打哆嗦。”当天半夜两点王劲松就发了高烧,他默默爬起来去医院打了点滴,结束后又悄悄开车回去睡,没跟任何人说起自己生病的事。
还有一场测试杨金水是真疯还是装疯的戏,戏中小太监们要用银针扎他的脸。拍戏当天王劲松脸上、头上一共扎了40多针,那场戏从上午10点拍到下午1点半,张黎来和他商量,问他能不能坚持下让其他人先去吃饭,要不饭都凉了。“我当时脸上、脑袋上全是针,说不了话,就光点头。”结果没等大家吃完,脸上的针就因为排异反应往下掉,针掉完了,戏还没拍完,王劲松只好被重新扎了一轮。
也是从这部电视剧开始,王劲松觉得自己在表演上真正开窍了。这部剧也成为王劲松演员生涯的拐点。“当那天我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尤其是得到我们业内同行认可的时候,我觉得我做的是对的,我的坚持是对的。”
王劲松相信角色和演员能互相成就,演员赋予了角色力量,角色成就了演员生命,“它给予你自信,给予你成长的道路,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了坐标点,你可以往回看,看到的都是角色一排一排地坚挺得立着。”王劲松后来说。
如果不替角色操心,最后难看的是你自己
对于王劲松而言,傅彪与张黎都是对自己影响至深的人。“他们都告诉我一个道理,作为演员,你不能只想单方面的事情,因为你是一个环境下、一整盘棋中的一颗子,必须整盘下完才可以做好这个事情,而不是只想你的这几步。张黎导演经常说,把对手的台词想明白,你就差不多了。”有时和对手搭戏,对方忘词了,王劲松都能提醒他下一句是什么。“我要知道我这句台词是哪儿来的,所以一定要了解他的台词。他心里的内容和我心里的内容一定是两股绳,要相交、吻合、平衡,这样出来才能是一段完美的戏。”
为了能够成就完美的戏,王劲松极度认真。很多演员为了演好一个角色经常加戏,王劲松却经常选择给自己删戏。在与吴秀波合作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曹操在魏王府建好后让杨修解字那一场戏,原剧本中王劲松饰演的荀彧是在场的,但他觉得不对。“你反对曹操称王,又和他一同进府,这作何解释?”王劲松找到导演,让他删掉这场戏,并在剧中给出了荀彧的解释:告病在家。
王劲松坦言“如果不替角色操心,最后难看的是你自己。”他始终记得傅彪生前经常说的话:“演戏,就是要把饭桌缝里那点渣子抠出来。”
随着资本的不断介入,王劲松发现行业发生了变化,大部分从业者只想尽快拍摄结束上映赚钱,人心开始变得浮躁。有时王劲松会因为剧本上的细节问题和剧组商量,结果所有人都劝他:“差不多行了。”
有一次王劲松拍一部古装戏,剧组给了王劲松一把剑,做过功课的王劲松发现这把剑的剑柄的制式一看就和年代明显不符,“我就和道具说给我换一把。他就给我换了一把,还是不对,连换了四把,都不对,我都不好意思再找他换了。拍的时候,我就把整个剑柄全塞在袖子里,不让它露出来。”
现在的王劲松也不会为此发火,但他内心始终有自己的坚守。“我只能说找一个折中点,这场戏我可以不用这个道具来演,但我绝对不能用错的东西。对得起自己就好了。”
王劲松《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剧照
我以我的职业为骄傲
王劲松一直在演艺界坚守着,虽然出演的一直都是配角。好友侯勇相信王劲松一定会凭借演技大火,7年前两人一起录制《最佳现场》时,侯勇对王劲松说“前边还有很多路要走,可以顺着自己奔的那个方向,不慌不忙的往前走,其实结果肯定是辉煌。”
多年后王劲松还是等来了他的辉煌,他遇到了《破冰行动》里的林耀东。作为“制毒大佬”的林耀东是一个多面角色,一般演员很难驾驭,但王劲松可以。
王劲松《破冰行动》剧照
为了演好林耀东,王劲松依旧像以前一样认真做功课,他先从形象上切入,为了暗示林耀东做事没有边界,王劲松从剧组提供的十几副眼镜中挑选了剧中那副无框眼镜;他强调林耀东的服装上衣要长,鞋底要薄,这样一来视觉上重心靠下,整体就显得厚重沉稳。
对于林耀东的说话方式及动作王劲松也很注意。王劲松在台词中多使用留白,用眼神和细微的动作填充,情绪就在一停一顿中表现出来。
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林耀东时他曾深情地说:“我从1988年开始演第一个角色已经32年,几乎没有人看过上个世纪我演的电视剧,但并不代表那段时光不存在,即使是卑微的存在,也必须要承认那个人是我,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所以请允许我这样回答:为了这个角色,我准备了32年! ”
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小细节是王劲松在《破冰行动》的戏份杀青之后,他留下了角色林耀东的一身中式服装,“纪念我曾和他合二为一过”。
最终《破冰行动》大火,认真演戏32年的王劲松迎来了他的光芒万丈,将傅彪所说的老生角色演得深入人心。
后来有人问王劲松角色和演员本体的关系,王劲松回答:“和你的阅历、思维方式,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交过的朋友,沉醉过的城,狂喜的日子,流泪的夜晚……你至今的积累与总结,都有关系。”
对于现在的王劲松而言,他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热情,期待着下一个角色。“但愿我可以以我的职业为骄傲,因为我的每一个角色都在尝试给予他生命的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