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比如“吃”是一个词,“苹果”是一个词,“巧克力”是一个词。短语也叫“词组”,是词与词的组合,比如“吃苹果”这个短语就是由“吃”和“苹果”两个词组成的。对于大多数印欧语系的语言来说,词和短语之间区别就像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因为它们在书面上实行的是“分词连写”的规则,就是词内部的几个字母连着写,词和词之间加一个空格以示分界;而我们的汉语呢,自古至今都没有实行这样的书写原则,一直是词和词连着写,中间没有任何间隔。(汉语拼音实行的是“分词连写”的规则,大概是为了向国际靠拢。)试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句子:

(1)You are not obliged to say anything.

(2)你有权保持沉默。

先秦时期基本上一个字代表一个词,似乎没有词间空格的必要(也能节约书写材料),魏晋时期汉语开始双音化,大多数单音节词变成了双音节词(一个词从一个字变成了两个字),比如“耳”变成“耳朵”、“眼”变成“眼睛”、“鼻”变成“鼻子”,但书写上一仍其旧,词间依然没有空格。这就使得断句成了老大难问题,因断句产生的文字官司不在少数。比如《论语·泰伯》里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往今来至少产生了以下几种解读版本。每种断句方法都能讲出道理来,于是大家争得不亦乐乎。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短语和词的区分(如何区分汉语中的词和短语)(1)

汉语的这个书写特点,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词和短语之间的界限不是很分明。简单点来提问,就是两个连着写的字到底代表一个词,还是代表两个词呢?大多数时候,这都不算个事儿,因为我们依靠祖传的汉语语感就能判断,比如“朋友”“彷徨”“崇高”是词,“我爸”“吃饭”“喝水”是短语,即两个词的组合。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是把词当成一个整体来使用的,而短语的整体感不强,反倒是临时拼凑感比较强。比如“我爸”,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可以随意地临时替换其中的某个成分,变成“你爸”“他爸”“我妈”“我姐”。形象点来说,构成词的两个字好比是两口子搭伙过安稳日子,不是轻易能拆得散的,而构成短语的两个字好比是临时同居,逢场作戏,聚散匆匆。上面我们提到的汉语“双音化”过程,基本上就是越来越多的男女从临时同居发展到了扯证结婚的过程,结婚的多了,汉语的双音词自然就越来越多了。比如“孤”和“独”本来是各自独立的两个词。《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因为它们意思接近、臭味相投,慢慢开始经常搭伙出现,最终“结了对子”,凝合成一个词,彼此再也不“孤独”了。

* 图片来自网络和图书,侵删。

我是教现汉的董老师,跟你分享有趣有料的汉字汉语知识。点关注,不迷路,汉字汉语有点酷!@董老师聊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