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他讲,我也聊聊水浒一家之言,权当茶余饭后谈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施耐庵水浒传138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施耐庵水浒传138回(施耐庵的江湖豪客传咋就变成了水浒传呢)

施耐庵水浒传138回

你说他讲,我也聊聊水浒。一家之言,权当茶余饭后谈资

提到水浒,大家就会想到引人入胜的好汉故事、威风八面的英雄形象、纷乱不平的北宋末年社会。反而很少会有人想“水浒”到底是啥意思。

这儿有一段施耐庵和罗贯中的有趣故事,讲出了从《江湖豪客传》到《水浒传》究竟发生了什么,还告诉我们《水浒传》到底几个意思,各位看官且随我来扒一扒:

一、施耐庵师徒定名《水浒传》

这是有一段关于施耐庵给《水浒传》命名的逸闻轶事。

话说生在元末乱世的施耐庵先生,因为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

万千辛苦之后,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二、多维妙解《水浒传》

施耐庵对“水浒”赞不绝口,有说明、有典故,还有解释,故事里这三个关于“水浒”的关键点,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水浒”的内涵,一旦水浒的说明、有典故,还有解释都清楚了,再读《水浒传》自然会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

第一、原意。是水浒的本义:水泊梁山的故事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是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同时也有‘在野’的含义,隐含意思是“出路”、“安身之地”。也就是“一群没有掌握政权的人们,聚集在水泊梁山,还有此前此后有关他们的故事。”

第二、典故。是水浒的含义:因为逼上梁山而聚集

“水浒”这个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诗的原文:“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诗的译文:曙色初明,古公亶父就乘马,沿着西方的水滨,一直来到岐山之下。

这典故是一个由悲而喜的真实历史故事:

故事发生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因为戍狄部落的逼迫,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无奈之下携家带口、率领部族来到西边的河岸,定居在岐山脚下。他们开荒拓土、建立家园,开始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古公亶父就是周太王,著名的周文王的爷爷。后来凤鸣岐山,这里成为最长命的王朝-周朝的发祥圣地。

著名史学家罗尔纲指出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

第三、出路。水浒的寓意:走投无路后的选择

一群经历各不相同,却同样走投无路的精英,为了一线生机,他们啸聚水泊、占据梁山。

梁山好汉,有低级官员、有没落贵族、有和尚道士、有渔民酒家,

走到梁山,各有各的路,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辛酸故事。

逼上梁山,是共同的路,有本事、有正气却别无选择,只能落草为寇。

身为弃民,多已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守在梁山,他们希望渺茫;

身在水泊,不甘自生自灭、招安寻路,不免厄运,最终风流云散。

后人眼里的一曲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却是时人满腹辛酸、艰难挣扎的生活哀歌。

斯人往矣,只留下一百零八位好汉和他们发生在水泊梁山的百味故事,给后人评说。

三、《水浒传》成书的脉络

水浒故事,是封建时代黑暗政治的统治之下,底层人艰难生存、生活挣扎的缩影。

施耐庵先生汇集了相关素材,整理加工成为“江湖豪客传”系列故事的集成者。

1、《水浒传》创作背景: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2、《水浒传》最早蓝本:

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怒杀阎婆惜等故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3、施耐庵完成《水浒传》: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认真地继承了前人成果,忠实地接受了民众的观点,使《水浒传》成为来自群众、融入群众,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争相传颂的集大成之作。

结语:

一群热血男儿,因为各种原因,被逼上了梁山。

围绕梁山这个共同的生命驿站,发生的许许多多的血泪故事,

或荡气回肠,令人拍案醉酒;

或慷慨悲凉,让人掩面泪目。

梁山兴衰一部书,古今聚散多少事。

凝成一通丰碑,让人凭吊;

酿成一坛老酒,任人品评。

遨游无涯之心海,分享智慧之光芒。欢迎关注【双溪小筑】,有缘同路,身处光明而行。

(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全部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