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志梅

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痴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得两失)(1)

(晋惠帝司马衷的祖爷爷司马懿)

一页历史便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我们才能呼吸到理性和真相。或许用现在的眼光来解读它,略显肤浅,但至少我明白了,严肃而厚重的历史在当时也只是生活。

在古代,皇位是至高无上的,多少人为了它骨肉相残,命丧黄泉;又有多少人敬而远之,或不想、没想过要得到它,但最终大家都抵不过一种叫做命运的东西。无论你想与不想,该来的还是挡不住,得与失也只是一念之间。

我要说的这个皇帝是历史上痴傻至极的,他人生总结起来就是两得两失。

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痴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得两失)(2)

(晋惠帝司马衷的爷爷司马昭)

(一)晋惠帝的两得

一是得皇位。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司马衷继位,即晋惠帝。得到了皇位,拥有了万人之上的权利,同时用自己的痴傻也让走进历史的人们,对他记忆深刻。

那么他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呢?

他从小不爱读书,司马炎担心儿子保不住基业。但又一想,这儿子万一是大智若愚呢?于是就想考考他。司马炎出了几道题限期三天交卷。三天以后,傻儿子交卷了,回答的井井有条,司马炎一看,高兴极了,觉得自己的儿子就是大智若愚。

问题又来了,这个傻皇帝是如何交上这份考卷的呢?

这还要从他的夫人说起,他的夫人得知皇上要考查自己的丈夫,很是着急,于是偷偷找了几个有学问的人帮着商讨作答,就这样交上了满分的答卷,瞒过了晋武帝。最终晋武帝把皇位让给了他,那个夫人也被立为皇后(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主宰男人命运的除了命运,还有女人,而主宰女人命运的除了男人,还有自己。

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痴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得两失)(3)

(晋惠帝司马衷的父亲司马炎)

二是得外号:蛤蟆皇帝

晋惠帝在历史上有一个外号叫蛤蟆皇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年夏天,他带着好多随从到花园里玩,走到一个池塘边,就听见青蛙“呱呱呱”叫。于是,晋惠帝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个呱呱呱叫的蛤蟆,它是为公还是为私啊?”随从一听,这叫什么问题?但是不回答也不行,就说:“陛下,在公家地里头叫的,它就是为公;在私人地里头叫的,它就是为私。”这个皇帝听了很高兴,觉得自己公私分明。从此以后,晋惠帝就有了蛤蟆帝这个称号,也是唯一的。

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痴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得两失)(4)

(晋惠帝司马衷)

(二)晋惠帝的两失

一是失去简单人生。

司马衷生性愚钝,如果他不当皇帝,或许可以无忧无虑的过一生,因为可以不用想太多。人的烦恼一方面来自欲望,、不甘心、远大的抱负等自身因素;另一方面来自于外因,比如别人的妒忌,陷害等,他若不当皇帝,是一个完全可以被人遗忘的人。

因此,皇帝的身份让他失去了本该简单快乐的人生。

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痴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得两失)(5)

二是失去了国家。

我们知道的《搜神记》的作者干宝,身为晋臣,也没有黑惠帝的必要,看看干宝在《晋纪总论》对惠帝的评价:览傅玄、刘毅之言,而得百官之邪;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赂之彰。民风国势如此,虽以中庸之主治之,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必得之于声乐,范燮必为之请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放荡之德临之哉!

再来说说“何不食肉糜”的荒唐事件。

惠帝在位时,有一些地区闹灾荒,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时有饿死现象,当地官员就将灾情呈报朝廷望能拨款赈灾。他却来了一句“何不食肉糜”,意思也就是说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吃肉?

惠帝智商不如普通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了。如果他可以正常行使权力,便不会被贾后、赵王司马伦、成都王一干人控制。身为皇帝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管理庞大复杂的帝国事务,本身就需要比正常人更高的素质和能力。

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痴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得两失)(6)

惠帝愚鲁,智商不如普通人这本身就是罪过。因为当时的中原大地历经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皇帝自图享乐,不顾百姓疾苦,大封同姓王,让晋朝丧失了喘息与修养的机会,也间接拉开“五胡乱华”的序幕。

晋朝的短命,原因虽不是单一的,但我认为晋惠帝应负有重要责任,智商不如人又能怎样,谁叫他是皇帝。

他的一生是窝囊透顶,更是可恨至极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想借王夫之之言:“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来对他做个总结。

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痴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得两失)(7)

(就是这个司马伦引发的八王之乱。他是司马懿的幺儿,晋惠帝的爷爷。图为《龙吟虎啸》中司马伦的剧照)

【作者简介】常志梅,笔名一帆,甘肃临夏人,教师,喜欢音乐、文学。

针对司马懿最大的政治谎言:牛继马后

司马懿为什么怕老婆?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