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布衣如是说

听过或是看过《薛仁贵征东》这部评书/这本演义小说的朋友,肯定对男主应梦贤臣薛仁贵印象深刻。当初薛仁贵在山西投军,跨海征东时,被奸臣张士贵所害,屈才委身于火头军中,虽屡立战功,但都被张士贵的女婿何宗宪冒领军功。

两宋时代的大将,跟岳飞并驾齐驱,名列中兴四将的韩世忠,也遇到过类似事情。

金兵对韩世忠和岳飞的评价(韩世忠的高光时刻)(1)

韩世忠

正所谓“米脂婆姨绥德汉”,这位粗犷的西北汉子,家贫志不移,自幼习武,膀大腰圆,鸷勇绝人,敢骑未经驯服的野马。喜喝酒尚节义,以前有人看到韩世忠豪爽,便说他以后会位极人臣,官至三公。但韩世忠以为这个人存心奚落自己,酒后将这个人痛打一顿。

1.少年从军

1105年,北宋徽宗崇宁四年,西夏犯境,时年15岁的韩世忠以“敢勇”的身份,被州郡招募抵御,保家卫国。韩世忠力气大,可挽强弓在马上奔驰骑射,勇武无双,因作战勇敢,当上了小队长,这些经历跟岳飞极其相似,都是从普通一兵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

2.鏖战西夏,屡立战功

银州之战,宋军久攻不下,韩世忠冒着箭雨,奋勇先登爬上城头,将督战的西夏将领一刀斩杀,并将首级直接抛到城下。刚才还因攻城受挫而士气低落的宋军士兵,被韩世忠壮举感染,一拥而上,很快攻破银州。

金兵对韩世忠和岳飞的评价(韩世忠的高光时刻)(2)

韩世忠

蒿平岭之战,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西夏重骑兵和重甲步兵,韩世忠毫不畏惧,独自率领麾下精锐,将这支敌军击退。混战中,有一位身披冷锻甲的西夏骑士表现突出,韩世忠询问俘虏,才知道这个是前来监军的西夏驸马。韩世忠跃马上前,将其擒斩,西夏军兵看到驸马被杀,慌忙退军,韩世忠立下首功一件。

金兵对韩世忠和岳飞的评价(韩世忠的高光时刻)(3)

宦官童贯

当地的经略安抚使衙门,向上级报功,当时负责主持西北军务的是监军宦官童贯。历史上的童贯跟《水浒传》中的形象差不多,一贯嫉贤妒能,童贯听闻韩世忠的事迹,并不相信,认为这是边将邀功,故意将战绩兑水夸大,只同意将韩世忠擢升一级。

有功不赏,有劳不录,前线将士为韩世忠的遭遇鸣不平。之后,韩世忠在北宋征讨西夏的战争中,跟随鄜延路总管刘延庆出兵,立下赫赫战功,才当上进义校尉这样低阶军官。

3.生擒方腊,上司抢功

1121年,童贯官拜江淮荆浙宣抚使,谭稹改任两浙制置使,统领大军征剿方腊。韩世忠隶属于刘延庆的先锋官王渊麾下,宋军兵锋直指杭州,但方腊军势大。担任偏将的韩世忠舍生忘死冲锋陷阵,杀得敌军溃不成军,王渊称赞韩世忠的武艺高强,“真万人敌也”!

当初道君天子有言在先:“能得腊首者,授两镇节钺。”

金兵对韩世忠和岳飞的评价(韩世忠的高光时刻)(4)

方腊

韩世忠听闻方腊潜藏在清溪峒的岩窟中,还有很多朝廷兵将都想擒拿方腊立功,但找不到方腊的藏身处。只有韩世忠脑筋灵活,敢想敢做,他潜行溪谷,向百姓问路,终于找到方腊藏身处,然后经过激烈搏斗,格杀几十名敌兵,生擒方腊(并非小说和戏曲中鲁智深或武松所擒)。

韩世忠在押送方腊途中,遇到了一个名为辛兴宗的将领,他率兵守在峒口,看到韩世忠押解方腊,便不由分说,将方腊抢走冒领军功。韩世忠仅是军中小校,而辛兴宗是将二代,还是童贯亲信,所以童贯偏袒辛兴宗兄弟。

金兵对韩世忠和岳飞的评价(韩世忠的高光时刻)(5)

梁夫人

还是右军都统制杨惟忠(本名康炯),替韩世忠鸣不平,班师回朝时向宋徽宗言明此事,韩世忠才被转授承节郎(倒数第三位的武散官阶)。官场失意,情场得意,据《鹤林玉露》所载,南征大军班师回朝时,在京口参加庆功宴喝闷酒的韩世忠,邂逅了沦为营伎的梁氏,二人惺惺相惜,结为伉俪。

金兵对韩世忠和岳飞的评价(韩世忠的高光时刻)(6)

梁夫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世忠虽屡遭不公,但最终靠着“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不仅屡败金兵,还率兵平苗刘之叛,解救宋高宗,最后官拜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岳飞、韩世忠反对议和,被秦桧谗害,宋高宗收回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人兵权。晚年韩世忠为求自保,闭门谢客口不言兵,经常带两个仆人,游览西湖,昔日麾下将佐也难见其一面。待到宋孝宗追封去世的韩世忠为蕲王,追谥“忠武”。

参考资料:《宋史·卷三百六十四·传第一百二十三》、《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鹤林玉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