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这个中亚国家最近一段时间在中文互联网上的热度前所未有地高涨。据俄卫星网报道,哈总统新闻秘书杰尔迪拜近日表示,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已经同意了由该国议员提出的一项议案,即将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名字改回原来的“阿斯塔纳”。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1)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短短3年内,哈萨克斯坦第二次给本国首都改名字了,上一次改名也就是2019年3月的事。谁也没想到,努尔苏丹,这个源于哈萨克斯坦前总统努尔苏丹·阿比什利·纳扎尔巴耶夫之名的首都称谓,才用了没多久,就又要被改回去了。

说到更改首都的名字,许多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还是70多年前的北平变北京。给首都换个名字看似轻巧,但实则和迁都一样,都是关乎国体的大事。因此这次哈萨克斯坦首都更名不光在我们看来新鲜,放眼世界各国也是不太寻常的,更别说三年两改了。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2)

没有哪个国家领导人会闲着没事更改首都的名字,托卡耶夫也不例外。之所以要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把这件事情提上议程,托卡耶夫显然有着自己的考量。

和北京一样,托卡耶夫这次打算重启的阿斯塔纳,也是之前就用过的首都旧名。但是和北京相比,阿斯塔纳作为首都的历史并不算太长,这座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城市,直到1997年才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的首都。而在哈萨克语中,阿斯塔纳这个词汇的意思,就是“首都”。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3)

虽然作为首都的历史不长,但是阿斯塔纳的城市建设堪称日新月异,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现在已经俨然成了中亚最现代的大城市之一了。

和历史底蕴深厚的阿拉木图相比,相对年轻的阿斯塔纳反而有着白纸好作画的优势。这个新首都的规划工作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主抓的,未来主义风格的地标在这里随处可见。

无论是名字,还是建筑风格,这些元素无一不体现出自冷战结束之后,从苏联的桎梏下独立出来的哈萨克斯坦锐意进取,谋求自主发展之路的雄心壮志。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4)

阿斯塔纳这个名字,是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任期间定下的。作为经历过冷战大风大浪的政治人物,老练的纳扎尔巴耶夫带领哈萨克斯坦这艘大船平安驶出了苏联解体后的最危险的浅滩区,并为今天哈萨克斯坦相对繁荣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出于纪念纳扎尔巴耶夫曾经作出过的历史贡献,及其他一些原因,在他卸任之后,哈萨克斯坦将首都名字从阿斯塔纳改成了努尔苏丹,并延续至今。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5)

虽然换了新名字,但当时的哈萨克斯坦走的,还是从纳扎尔巴耶夫时代就延续下来的那条老路。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6)

作为苏联官僚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政治人物,纳扎尔巴耶夫长期和俄罗斯保持着亲密关系。虽然纳扎尔巴耶夫也很重视发展同中国和西方的关系,但在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在处理内政还是外交事务时,他更加在意和顾及的还是俄罗斯的意见与反应。

在某种程度上,纳扎尔巴耶夫的这份谨慎维护了哈萨克斯坦过去几十年来的稳定。但随着他的卸任和俄罗斯国力的江河日下,曾经保护着哈萨克斯坦的这道屏障,正在慢慢变成枷锁。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7)

和纳扎尔巴耶夫不同,在看待中国、俄罗斯和西方时,托卡耶夫有着和迥然不同的视角。托卡耶夫在北京学过中文,还在苏联驻华大使馆干过一段时间的外交工作,因此说到冷战时期的经历,他可能没有纳扎尔巴耶夫那么丰富,但是要论对中国的了解,托卡耶夫绝对青出于蓝。

人所经历的过去是会影响到现在和未来的,所以在对外交往过程中,纳扎尔巴耶夫会不自觉地将俄罗斯放在第一顺位,而托卡耶夫则习惯于把中国和西方看得更重要。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8)

事实证明,托卡耶夫的选择自有其合理性。

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如今全球经济已经普遍陷入了“滞涨”的怪圈,只有能源出口国的日子还算比较好过。中亚各国大多是能源出口国,油气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原本也计划将能源卖往欧洲,大赚一笔。然而在俄罗斯三番四次的阻挠下,不愿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地独立地位的哈萨克斯坦,迟迟不能如愿。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9)

尝过被人卡脖子的滋味之后,反而更加坚定了托卡耶夫开辟新道路的决心。今年7月,他曾经指出,通过里海寻求对西方出口石油的新通道,已经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优先任务。不仅如此,托卡耶夫还下令采取措施,提高向中国输送能源的能力。

很显然,地处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无疑是需要经济火车头来带动的。如今的俄罗斯显然已经扮演不了这样的角色了,考虑到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因此托卡耶夫把目光投向亚欧大陆两端,其实也是无可厚非。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10)

一场大病能让人想明白很多事情,国家也一样。在经历过年初的大规模骚乱之后,在托卡耶夫授意之下,一个名叫“新哈萨克斯坦”议会小组的组织应运而生。如今要把首都之名重新改回阿斯塔纳的主意,正是这个议会小组提出的。

但光修改首都的名字是不够的,要为这个国家闯出一条新的道路,托卡耶夫要做的还有很多。

托卡耶夫与哈尔滨(哈首都两度改名)(11)

无论如何,现在的托卡耶夫都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疫情和战争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全球的地缘政治气候,哈萨克斯坦必须,也只能沿着新开辟出来的道理继续前进。前途不会一帆风顺,好在幸运仍然兼顾勇者,和所有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一样,这个久经沧桑的中亚国家,同样值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