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2022年,格力的竞争力是什么?”记者如是问道。

“我觉得我们最大的竞争力之一就是如何培养人才。”董明珠掷地有声地回答。

近日,新华社以“聚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董明珠进行专访,除了谈及格力的多元发展之道,董明珠还讲述了格力自身的人才之术。董明珠对于人才关注不仅内化于心,体现在言语之中,更是外化于行,表现在格力电器的行动部署之上。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

(图为董明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一、变 化 时 代 里 的 不 变 。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加上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行业发展环境多变,给社会也带来一阵风雨欲来的压抑之感,由此而生的焦虑似乎能够通过网线和电子屏幕链接到每个人的脑海……但董明珠却快刀斩乱麻,似乎早已暗下决心,身为中国商界“铁娘子”,肩上也有着“铁”一般重的责任感“在疫情面前我们要把员工呵护好,不能让员工失业,要让他有工作”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

(图为董明珠和大学生见面会)

言必行,行必果。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格力电器一季度损失300亿元,面对如此艰苦情况,格力依旧不选择裁员,还招收大量大学生以促进就业严峻形势的改善。正如董明珠亲言“如果把员工裁掉了,他们回到社会上没有工作,没有支撑其生存下去的能力,结果可能就是破坏性的。”于是一言承九鼎,尽管两年疫情的影响仍未过去,格力与董明珠依旧咬牙坚持,绝不裁员,继续招聘社会优秀的人才,同时投入大量资金为人才的发展搭建企业平台,促进公司和员工共同进步。

二、向 着 “避 风 港” 出 发 !

2019年,董明珠现身华中科技大学。当时她曾说:“企业要为人才逐梦建造‘避风港’。”时间翩跹而过,经历疫情浮沉两三年,如今格力的“避风港”也越来越完善。

2005年格力投入了6亿资金建设格力康乐园员工宿舍,现已成为格力员工的乐居之地;2012年格力提出“一人一间房”,2018年又投入20亿资金要将“一人一间房”变为“一人一套房”的人才公寓。2022年这套位于明珠广场附近的人才公寓也已经基本完成基建,为“避风港”的目标实现不断迈进。除“住”之外,人才的“行”也能得到保障。格力电器成立子分公司珠海格力运输有限公司,为员工上下班免费提供舒适的大巴车接送服务,免费班车运输线路遍布珠海,堪称珠海“第二运输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员工上下班甚至下班之后部分娱乐出行。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

(图为明珠广场住房建设)

“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有时候生活所迫没办法专心搞研发,格力就是想通过打造‘避风港’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让年轻人专心致志工作,让自己才华有处施展,把智慧变成科技。”格力不断为自身的“避风港”属性添砖加瓦同时,让自己也不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自主培养人才的基地。“按需投入,科研经费不设上限”已成为格力常识,沉淀积累出来了国内专利94579项、国际专利4433项,1045个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在这儿,只要你是块“海绵”,那永远有知识去学习、有途径去成长。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

(图为格力科技展厅荣誉展区)

“我们觉得人才进来的话,根据他的特长和性格去沟通,我现在更加觉得尽可能满足自己喜欢的这是第一。第二需要专业对口。第三我们关注有梦想的年轻人,有志向的年轻人,有奉献拼搏精神的年轻人,给这些人尽可能创造一个很好的通道。”董明珠这样对新华社记者说道。现如今格力是一个技术过硬的成长通道,在人才发展路上,采用了完备的“选、育、用、留”体系自主培养人才,利用“631”模型对校招毕业生完成长期的跟踪培训,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完成技术、营销和生产等日常需求的学习发展,关注助力每一个格力人和格力电器一同成长。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5)

(图为董明珠接受深圳卫视采访)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以格力的舞台孕育人才,以人才促进格力的发展,董明珠在疫情等变化的多重压力之下,也不断地探索切实的方法保障员工生活以及发展。患难之下方显真心,只有担得起社会责任的企业方能行深致远。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