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得先了解这两者的历史。

一、HACCP体系的产生及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为开发安全的宇航食品,承担开发宇航食品的Pillsubry公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陆军Natick研究实验室联合提出了“HACCP防御体系”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尽可能早地控制原料、加工、环境、员工、贮存和流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危害,从管理控制上保证食品安全,使食品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NASA提出的“零缺陷计划”。起初该理论体系只含有3个原理,经过后续不断地完善和丰富,最终定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7个原理。

这里要交代一个背景,就是关于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HACCP理论体系的产生跟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HACCP理论提出的管理控制,也即是事前预防控制理论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而已,经过初期的实践,取得成功。1971年,HACCP原理被美国FDA所接受,FDA决定在低酸罐头食品的良好生产规范(GMP)中采用。1974年FDA将HACCP原理引入《低酸性罐头食品的良好生产规范》中,这是美国有关食品生产的联邦法规中首次采用HACCP原理。请注意,修改后的法案包括了GMP HACCP原理两部分内容,这就是HACCP体系的雏形。

HACCP原理源自美国,但将其应用国际化的,还得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CAC。1997年,CAC正式通过和采纳了《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第一次在国际上统一了HACCP概念,形成了目前世界通用的HACCP体系(为了方便,暂且称为CAC-HACCP体系吧)。依据《准则》,CAC-HACCP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良好生产规范GMP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HACCP原理。此后,欧盟、加拿大、日本、泰国等国家大力推广和采纳HACCP体系,相继颁布了实施HACCP体系的法规和命令,HACCP体系随即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iso22000与haccp的含金量哪个更高(HACCP体系与ISO22000体系区别和联系)(1)

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引入HACCP体系,并首先在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推广应用;2002年,国家认监委颁布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从此拉开了全国范围内食品企业的HACCP认证序幕。认证规则几经修改,最终确定为以GB/T 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和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为依据的HACCP体系认证规则,简称为China-HACCP认证。依据上述标准,China-HACCP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文件要求、管理承诺、前提计划(包括人员保障计划、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原辅材料保障计划、追溯召回计划、应急预案)、HACCP原理;可以看出,China-HACCP体系在保留CAC-HACCP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也融合了ISO22000的一些要求。

二、ISO22000的产生及发展

相较于HACCP体系,ISO22000的历史要简单的多。200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即ISO22000:2005,2006年,我国将其等同转换为国标GB/T22000-2006。2018年6月份,ISO发布新版ISO22000。

凭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国际上的成功,ISO22000保留了很多ISO9001的管理理念和要素,如质量管理原则、过程方法、PDCA、强调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管理承诺、组织保障、资源提供、体系改进等,这些内容我们暂且统称为是体系管理的精髓。当然在如何策划食品安全计划方面,ISO22000还是保留了 HACCP体系的核心,即GMP和HACCP;只是ISO22000用前提方案PRP的概念取代了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概念,同时还独创性提出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的概念,所以ISO22000的食品安全计划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即:PRP OPRP HACCP计划。

iso22000与haccp的含金量哪个更高(HACCP体系与ISO22000体系区别和联系)(2)

有人如果简单地把ISO22000等同于ISO9001 HACCP,这也不是很恰当;ISO22000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如提倡食品链的合作和沟通,且对于食品链不同位置的企业要求采用不同的前提方案;强调控制措施组合的协同作用,而非单独CCP的控制;强调更加全面的验证策划,包括对系统、前提方案和控制点的验证;在应对控制措施偏离和失控时的不符合处理更加严谨等。总的来说,ISO22000兼具ISO体系管理以及食品行业风险管理的精髓。

iso22000与haccp的含金量哪个更高(HACCP体系与ISO22000体系区别和联系)(3)

三、HACCP体系和ISO22000体系的区别

了解完两者的历史,对于两者的区别,想必大家已心中有数了。下面就再进行简单总结下:

项目

China-HACCP体系

ISO22000体系

(简称FSMS)

认证依据

1.GB/T27341-2009

2.GB 14881-2013

1.GB/T22000

2.ISO/TS 22002系列标准

3.CCAA专项技术要求

认证范围

共有23类食品和乳制品可以申请HACCP认证,酒类也可以。

大部分食品加工类别、饲料加工、食品包装材料及餐饮(共29项)可以申请ISO22000认证,但乳制品和酒类除外。

认证企业数量

目前来看,国内选择ISO22000认证企业多于HACCP认证企业;

前提条件

应按照食品法规和卫生规范建立GMP

除了考虑食品法规、卫生规范以外,还应考虑ISO/TS22002和专项技术要求建立PRPs,同时更加明确食品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应合理选择不同的前提方案要求。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

应针对八个方面建立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没有该要求

危害分析和控制计划

应实施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HACCP计划;

应实施危害分析、确定ORPR和CCP,并相应建立控制计划;强调控制措施的协同作用和对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监控偏离的处理

CCP关键限值偏离的处理,简称纠偏行动

OPRP失效和CCP关键限值偏离时的处理,应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并对潜在不安全产品进行评价处理。

验证和确认

针对HACCP计划的确认和验证

控制措施组合确认

OPRP和CCP点验证

前提方案的验证

体系验证(内审、外审)

其他程序的验证

其他管理活动

都包括文件系统、管理承诺、方针和目标、职责和权限、沟通、内审、管理评审、应急管理、追溯和召回等。

iso22000与haccp的含金量哪个更高(HACCP体系与ISO22000体系区别和联系)(4)

1) 标准适用范围更广。

ISO22000标准与HACCP相比,突出了体系管理理念,将组织、资源、过程和程序融合到体系之中,使iso22000体系结构与 ISO9001标准结构完全一致,强调标准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整合使用,充分考虑了两者兼容性。

ISO22000标准适用范围为食品链中所有类型的组织,比原有的HACCP体系范围要广。

2) 强调了沟通的作用。

沟通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则。顾客要求、食品监督管理机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一些新的危害产生的信息,须通过外部沟通获得,以获得充分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通过内部沟通可以获得体系是否需要更新和改进的信息。

3) 体现了对遵守食品法律法规的要求。

ISO22000标准不仅在引言中指出“本标准要求组织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满足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而且标准的多个条款都要求与食品法律法规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遵守法律法规是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前提之一。

4) 提出了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的重要性。

“前提方案”是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它等同于食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操作性前提方案是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基本前提方案。HACCP也是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只不过它是运用关键控制点通过关键限值来控制危害的控制措施。两者区别在于控制方式、方法或控制的侧重点不同,但目的都是为防止、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食品安全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行动或活动。

iso22000与haccp的含金量哪个更高(HACCP体系与ISO22000体系区别和联系)(5)

5) 强调了“确认”和“验证”的重要性。

“确认”是获取证据以证实由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安排的控制措施有效。ISO22000标准在多处明示和隐含了“确认”要求或理念。“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目的是证实体系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ISO22000标准要求对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及控制措施组合、潜在不安全产品处置、应急准备和响应、撤回等都要进行验证。

6) 增加了“应急准备和响应”规定。

ISO22000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关注有关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要求组织应识别潜在事故(件)和紧急情况,组织应策划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并保证实施这些措施所需要的资源和程序。

7) 建立可追溯性系统和对不安全产品实施撤回机制。

ISO22000标准提出了对不安全产品采取撤回要求,充分体现了现代食品安全的管理理念。要求组织建立从原料供方到直接分销商的可追溯性系统,确保交付后的不安全终产品,利用可追溯性系统,能够及时、完全地撤回,尽可能降低和消除不安全产品对消费者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