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治愈时刻#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你要做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你要做一个心里有数的人)(1)

作者|杨小米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最近,我和身边朋友交流,大家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一个人聪明与否,主要看心里有没有数。

怎么理解“有数”?其实就是保持清醒,对环境、对自己都有相对稳定且正确的认知,不会过高或过低预估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更不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经常改变自己的认知。

比如,大环境好的时候赚到钱,就觉得自己牛逼到不行,遇到一些挫折又马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再比如,被别人夸了两句,就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看周围的人都觉得不行。对强者无脑崇拜,遇到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又觉得自己差很远。

心里没数是很可怕的,身边许多事例都验证越“没数”越容易做出不明智的选择,失去很多机会,或者让生活状态更糟糕……

我交朋友也喜欢心里有数的聪明人,轻松不累。我和朋友们经常提醒彼此:可以不做伟大的人,但一定要做清醒的人!

01

先说一个感情上没数的人。

我有一个好朋友,已经和前男友分手10年了,分手后,从来没有见过面,微信和电话早就拉黑了。

最近,对方用一个新号码又给她打电话,自报家门之后,说方便聊几句话吗?

朋友毫不犹豫地说不方便,挂断,拉黑。

我觉得太搞笑了。

这个前男友当年分手,特别决绝。当时他条件确实不错,但是分手见人品,他太高看了自己,看低了别人。

分手时,他对我朋友说的话,在我看来都是侮辱人了,什么你长得不漂亮,我一点不爱你,和你在一起,就是因为你对我好……从外表到学历、能力,全方位贬低了朋友。

当年我朋友很受伤,分手后,时间、精力all in在工作上,用了很久重建自信,经过10年的发展,事业给她丰厚的回报,早甩前男友不知道多少条街了。

前男友混得不咋地(有时候人品是做事的天花板),现在想起前女友的好了,觉得当年对方那么爱自己,要是不分手,现在女方的钱不就是他的了,生活用得着那么辛苦吗?

越想越心里不平衡,就以为人家对他还有感情,回来打扰人家的生活,嘴上说着爱,最终目的,还不是看看有便宜可占。

以我的八卦能力,得到的消息,他的业务和朋友公司相关,估计想要合作赚钱。

我们俩一起吐槽了这个男人,他以为对方余情未了,只要来叙旧,回忆下过去,勾勾手指对方就会像小狗一样跑回来,可是在朋友眼中,那是傻X的过去,爱滚多远滚多远。

当时那么恶劣,现在凭啥觉得自己三言两语,就能再跟女方扯上关系呢?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呀,这不是没数是啥……

感情中没数的人分两类,一类就是我朋友前男友这种,自私又自大,把感情当交易,用不到,跑得可快了,有利可图,土味情话都不值钱,对人不真诚;

另一类就是,看不清一些人,一味付出,对方两句好话,感动得不得了,完全不看他在感情中有什么实际行动。

我们在感情中,一时看不清,心里没数没关系,长期如此,就真的是脑子有问题了,感情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老没数,怎么能把生活过好。

反正,我碰到这样没数的朋友,都先劝劝,聊聊,实在不行,就算了,但是一个参考依据,一起吃喝可以,但不能合作。

你要做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你要做一个心里有数的人)(2)

02

再说两个在工作选择上,心里没数的经典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是某品牌的市场总监,他们下面有一个主管,跳槽去竞争对手那里了,钱多赚了一些。

其实,跳槽没啥,正常职业选择,但是对方真的被蛊惑了,跳过去之后许多东西也没有达到真正的预期。

人家挖他的时候,对他讲,以你的能力,怎么可能才到现在的职位,你出去,怎么着也得是一个市场总监。你为公司付出了多少,赚得太少了,起码工资给你加20万才行......

总之就是一顿忽悠,核心思想就是——兄弟,以你的能力,公司亏待了你啊。

这个主管越想越觉得自己太憋屈了,提出来离职,朋友和大老板挽留了几轮,但是他总觉得你们太没诚意了,最后,大家觉得没意思,允许他走了。

可是出去之后,他发现,外面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钱是多了一点,但远远没有达到挖他的时候说的那个数字。

对方的老板并没有那么信任他,他手里很多工作进展不顺利,虽然是总监的title,但是没啥资源,对方挖他,看中的哪里是他这个人,是他背后的资源。

而他没分清楚的是,这个资源,是他自己的,还是平台的。

他做得很憋屈,但是目前的工作形势,也不好再跳了。私底下,他和以前的同事流露了想回去的想法,但是怎么可能。

事儿做成了,分不清是自己强还是自己所在的平台强,最可怕,再加上外界的这类是捧杀,更迷惑人,也更坑人。

朋友跟我聊起来,也叹气,说:“连我自己都知道,现在我做成的许多项目是因为公司实力强、有预算,如果没有这些支持,我是做不成的。

许多我们拿到的行业奖项,不能都归功于自己的团队,品牌百年沉淀的品牌力摆在那里呢。真的是互相成就,所以很珍惜,咋有这么多人看不明白呢?”

我非常同意,平常我也特别警惕这一点,比如有人要说同事天一发展好,或者获得什么机会,多亏了我啥的,我立马说,我们是双向奔赴,这样的话,不要说了。

我和天一信任基础在,但老被人这样说,时间久了,感情也会受影响。我和她在一起是互相成就的事,我们彼此心里有数,她感谢我,我感谢她。

这样的情况特别普遍,请你吃顿饭说几句好听的话又不用什么成本,但如果能让你动摇,说不定会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好处。

所以当对方给你说这些的时候,你一定要好好判断下,因为一旦变动得不理想,他们又不替你承担代价。

你要做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你要做一个心里有数的人)(3)

03

我的好朋友小鱼,他们公司主要做红人孵化 抖音短视频的代运营,因为疫情,他们业务受影响了。

然后就很有意思,这一年,我发现她的朋友圈都特别“丧”,动不动就是发什么最近太苦了,平台原因,他们业务掉量,员工工资要开,赶紧想办法看看有没有路子能拉升之类的。

在内部,她看起来也有点“丧”,有同事离职也不怎么挽留,有人离职,她就会说:“今年确实行情也不好,咱们公司现在也处在一个瓶颈阶段,你想走我非常理解。”

每个部门都有这样的小群,本来就想走了,这时候老板又跟你说,咱们确实今年生意一般,消息在小群里一传播,好多孩子觉得公司不行了,我的大好前途会受损,快点离职吧,一走走一串。

上半年,他们事业部,离职了20多个人,都是主动走的。

其他老板见状劝她,这样不行啊,会影响士气之类的,劝她多“吹一吹”。

她说,“这就是今年的真实情况,我讲的都是实话,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打肿脸充胖子,画饼打鸡血,我留下的是什么人?是相信忽悠的、没数的人呀,我就是要用实话筛选出来自己想清楚的、有数的人。

我问她,就不怕自己太丧,“劝退”的反而是那些能力强的人吗?

小鱼告诉我,这些离职的人里肯定有一部分是在外面找到更好机会的,但是这部分人本来就很优秀,人家知道市场行情也清楚个人水平,给不到实惠,你靠忽悠也是留不住的。

但是更多的人,是干疲了,又听到一些风吹草动,就马上做了决策的人,这些人从老板的角度,也不想留。

她作为老板,能做的就是带公司渡过难关,业务做出增长了,能给出好岗位好待遇,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其实很多小伙伴也能看到,公司核心业务稳定,也在开拓新方向,给一些时间也会有发展,不会轻易被小道消息影响。

其实我个人很反感一些小团队传递负面信息,从读书时就有,抱团嘀嘀咕咕,不产生生产力。

包括现在网上一些帖子,挂各种公司,美其名曰帮大家“排雷”,看得大家觉得这家公司也不能去,那家公司也不能去,到处都是傻逼公司。

但其实很多经历都是个人经历,没有代表性,一家公司不同岗位甚至相同的岗位,不同的人做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盲目根据这些信息下判断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更何况今年环境不好,很多人在职场上本来可选择的余地就不多,吐槽成本很低,解决方案在哪里呢?

我有几个做老板的朋友甚至跟我说,想花钱买这些“爆料”的号说自己公司很辛苦加班多,先把愿意相信的那拨人筛掉,哈哈哈。

我个人觉得,八卦可以八,八八更快乐,太走心就是坑自己了。做决策,一定要是更多地了解信息,全方面客观地判断。

有数的人,有一点很重要,他懂公司的很多经营逻辑,比如公司的业务是什么,成本构成是什么,有哪些客户,是不是还正常运转,外面环境如何了,一盘顺就清楚了。

最不济,你做好简历,出去面试一下,也能知道自己的行情。而不是听风就是雨,不知道从哪儿听到小道消息说公司不行了,想都不想就辞职。

你要做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你要做一个心里有数的人)(4)

写在最后

我和朋友们其实也讨论过,成为一个心里有数的人,要求挺高的,两个维度都要做到,一是稳定性,一是精准性。

这可不容易,就像咱们读书的时候,学霸不仅要考高分,还要次次考高分。

自知者明,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既能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又能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实现。这样不会随便被一点信息蛊惑,让人加以利用。

自胜者强, 自己跟自己比,每天都比前一天的自己再好点,每天都在进步。一直“自胜”,就会变强。

你要做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你要做一个心里有数的人)(5)

哈哈哈,我还算一个心里有数的人,在谈判中更容易体现这一点。就像好友杨颖律师说,我谈判容易成功,就是占上风时,及时妥协了。

很多人会觉得我都占上风了,更不要让,对方必须完全按照我的方式来。

我给她说,再走下去,我手里也没多少牌了,穷寇莫追,把对方逼急了,到了临界点,彻底摆烂,我就被动了。

我会多反思,当飘了,沮丧时,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心里有数的人!!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