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先秦时期,声称有“诸子百家”,但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儒、道、法、名、墨、阴阳家、兵家。下面就此几家主要思想概况以及名词释义做一个简要说明。
一、易经
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经》有三易;简易、变易、不易。《易经》最初用于占卜和预报天气,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无所不包的巨著。
1、十翼
孔子撰写,〈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等篇章,共有十篇,称为“十翼”。后世又称为《易传》并列入《易经》。
2、易
易字从日从勿,指太阳影响万物生育。日月为易,象征阴阳。取自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日出为易,也是“乾”的本义。
3、变易
变化,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日升而天明,日落而天黯。明而接黯,黯而续明。终而复始,无始无终。一如生死。一如成败。一如兴亡。合明,生,成,兴之类为阳。总黯,死,败,亡之属为阴。阴阳相生相克,万事周而复始,是谓易。系辞传云,生生之谓易。生生者,不绝也。
4、不易
不变,变化是现象,不变是规律。宇宙的事物存在状态是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时时在变易之中,又保持一种恒常。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5、“周”
《周易》一名的“周”字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中国陕西省岐山县(古称西岐,西周发祥地)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6、“经”
《易经》的“经”字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7、太极
易有太极。“太”与“大”古时相通,太极是由无极而来,是阴阳两分前之混沌状态, 太极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混天太极。
8、阴阳
又名两仪、乾坤,对立统一关系。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以及“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概念。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牝牡、上下、左右、动静、刚柔、刑德,都属于阴阳的“相互对立又依存”的抽象关系。 乾坤两卦是易经的入门,阴阳相互作用关系是易经的主要内容。
9、既济,未济
既济:上水下火,又称“水火既济”,意思是圆满了。未济:代表“有些事还没做成”,不圆满,似乎有什么事要发生。易经的秘密都在这两个卦象之中,因此称“既济未济,济尤未济”。
二、道家
《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因为历史看的多,因此道家极具忧患意识,它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汉文帝、汉景帝奉行道家的黄老治术获得成功,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独尊儒术”后,道家成为非主流思想。但后来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中国的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老庄的启发。
1、黄老学派
战国时代主流道家学派。“黄”意指黄帝,“老”意指老子。司马谈曾这么总结黄老学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由于黄老学派将“道”作为一种工具,那么这种和“无为”具有相抵触的概念的“道”必然和老子、庄子之“道”存在其不同之处。该学派与老庄思想有着显著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分歧,这个学派的重要特征是和法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近年来将黄老学派定义为道家和法家的结合。
2、道
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道决定了事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道家的道是非人格神,《圣经》里提到“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里也提到“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3、无为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无不为)。
4、老子辩证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古代的很多学派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曾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等。老子辩证法是一种反向思维,讲究“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弱者生存之道。
5、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古希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人合一”思想亦和中国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处,但本质上仍有一定差异。中国传统的学说认为:要达至天人合一,必须经过一定的修炼才可以达成。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类似,后面儒家篇解释。
6、老庄
老子和庄子。老庄在“道法自然”、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上一致。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庄子抛弃了法家援引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老子无为实为有为,庄子无为是真无为。
7、逍遥游
篇中点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超越有限而与无限同一,所以“无已”。顺物之性,让万物自得其乐,所以“无功”。与道合一,而道不可名,所以“无名”。庄子借尧让位给许由的寓言,指出“圣人无名”的观点。庄子隐晦批判了儒家精神偶像的尧以名位为重、用最高的名位来匹配最有德之人的思想。最后透过魏王赠给惠施的大瓠瓜,点出世俗之人都受困于有用无用的刻板思考,反而无法见到生命的真实样貌,彰显生命最适切的“大用”。
8、齐物论
两种意涵,“齐物”之“论”和“齐”诸“物论”。是《庄子》思想最丰富而精微的一篇。庄子透过〈齐物论〉意图消解人类对于世俗价值的盲从与执著,解开“儒墨之是非”等各种是非对立的学说论辨。庄子透过忘言忘辩的进路,超越彼此相非相生的对立,依顺着万物天生的自然,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让万物能全幅展现自身,所谓的“天”就是“天然”,就是天生万物的自然面目。人心应回复最自然的虚灵状态。这就是〈齐物论〉的工夫与境界。
9、养生篇
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用庖丁解牛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篇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10、人世间
庄子认为人要有慈悲心和责任感,而又能“超凡脱俗”。一味直接求取“大用”,必遭横祸;一味退隐自愿“无用”,又白来这一趟,都不圆满。必须知道要“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尽人事而“自事其心”、“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因无用而大用。不执两端,只取中道才是人世间合情合理的人生态度。
11、大宗师
大宗师就是道德与能力都达到顶点的真人或师者。他们已经“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而且“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于万物,不为爱人。”大宗师第六:“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12、坐忘
既是境界,又是知识方法论,与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类同。利用不同的层次进行讨论。一个层次上的说法,马上被高一层次上的说法否定了,高一层次的说法又被更高一层说法否定。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就是忘了一切,连这个“忘了一切”也忘了。这种最高状态,庄子称之为“坐忘”。
13、新道家
新道家的代表人物向秀、郭象。尽管是道家,却认为孔子甚至比老子、庄子更伟大。他们认为,孔子没有说忘,因为他已经忘了忘;孔子也没有说无欲,因为他已经无欲于无欲。向郭注对于老子、庄子原来的道家学说作了若干极重要的修正。第一个修正是,道是真正的无。老庄也说道是无,但是他们说无是无名。就是说,老庄以为,道不是一物,所以不可名。但是向郭注以为,道是真正的无,道“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也。”老庄否认有人格的造物主存在,代 之以无人格的道,而道生万物。向郭则更进一步,认为道是真正的无。照向郭的说法,先秦道家所说的道生万物,不过是说万物自生。郭象还把庄子只是暗示了一下的东西讲得更加明确,但是谁若只爱暗示不爱明确,当然会同意禅宗某和尚所说的:“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二,儒家
西周把那些掌管礼节祭祀者称为“儒”,孔子之后,儒家就成为了文人墨客的称谓。儒家以仁义忠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力图重建礼乐秩序。自汉代得到独尊,成为官学与国教,掌握文化教育与入仕之途。在两晋南北朝和唐代,儒家与佛、道二家并称三教,儒学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继后经宋儒重新阐释,形成理学,发展心性之学。
1、圣人
个人修养与学识达到顶峰,具备完美人格的人。
2、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不变的定理”(庸)为原则,做事有分寸恰到好处。
3、内圣外王
《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后被儒家所继承,其含义指的是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内圣”,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其中,“内圣”是体,外王则是用。
4、止于至善
出处《大学》。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但还有观点认为物极必反,大善即大恶。至善向前一步即是“至恶”,因此“止于至善”才是最高的善。
4、格物致知
出处《大学》,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上海等地还成立科技学校,称为格致书院。
5、正名
“实”应当与“名”与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契合自身的本质。自然界每一物都有特性,社会关系中,每一“名”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做自己“该”做的,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6、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7、义
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是符合道德律的。
8、 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论”。并例举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叫“四端”或“四德”。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
9、性恶论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饿了想吃,冷了想穿,累了想休息,这是人之本性。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于生理需求而产生的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是对这种欲求的限制和调节,二者是对立的。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荀子较全面的论述了“性”与“伪”的对立统一关系,并着重强调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认为人都有改变本性,成为圣人的可能。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对法家影响甚大。傅斯年认为荀子的说法与孔子相近,反而孔子与孟子对性的看法迥不相同,而这点差异“宋儒明知之,而非宋儒所敢明言也”。
10、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要保障人民权利,这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部分人以为孟子是民主的先驱)。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刘三吾等人删节《尽心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十字。又《尽心篇》删“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七句。又《离娄篇》,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六句。
11、仁道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12、理学
又称道学,程朱理学,代表人物程颐、朱熹。朱熹以为天命是自然的天理,人依天理,生而有此人性,天下未有此事,先有此理,理是“本然之性”。人类虽是万物之灵,却与宇宙万物相同,其形体皆由“气”构成,在感情和欲望的驱使下完全不能自由。人类与全身皆“本然之性”的圣人不同,并非是天生的性“善”。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他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13、心学
心学一般认为推本于孟子、滥觞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阳明集其大成,故称“陆王心学”。心学与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皆与朱熹主张大相径庭。陆王心学被认为是儒学中的“格心派”,归类于“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归类为“客观唯心主义”。
14、致良知
“良知”是心的本体,“至善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良知即天理”。王阳明采纳结合了《大学》中的“致知”思想,遂提出“致良知”之说。当时传统的程朱理学已走向死板僵化。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新说,是儒家的一大理论创新。“致良知”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论。王阳明虽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但也倡导“良知是虚,功夫是实,知行合一”,说的是在本体上虽无需用功,但认知与实践、功夫与本体应该融会贯通,合为一体。
15、知行合一
简称知行,良知付诸于行动。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 — 传习录 卷上
16、新儒家
新文化运动后文化界分为两大阵营:主张全盘西化的激进派,民粹主义的保守派。既不激进,也不保守,既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又不舍弃传统文化的,就叫做近代新儒家。新儒家之所以“新”,如方东美所说:“返宗儒家,融合中西哲学,以建立新儒学”。牟宗三说:“凡是愿意以平正的心怀,承认人类理性的价值,以抵抗一切非理性的东西,他就是新儒家。”当代新儒家与保守的国粹学派有显著分别。更正统的新儒家则认为并不需要以其他文化学说体系的角度来变通儒家,而是从儒家本身的体系及其包含的普适性道理出发发展新时代的儒学。
三、法家
法家是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春秋战国时期从未有一个组织或学派叫“法家”,而只是在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将韩非子、管仲等理念相似的人归类为一派并命名“法家”。《汉书·艺文志》列为“八流”之一。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周代。乱世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到了韩非集其大成。汉代时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其思想则成为统一天下的理论基础。
1、法、术、势
韩非吸收了荀子的“性恶论”,进而他认为这种性恶,不但对普通人,就连亲子间关系也是这种特质。韩非看了各家学说,总结出法、术、势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主张君主必须配合运用此三者,并剥夺广大臣民的经济独立性和人身自由,才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统治。名家邓析也曾被列入法家,《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子部法家类,其首倡“刑名之论”,操“两可之说”,被视为玩弄巧辩之术,讲究伦理哲学,“刑名不一”,采取混淆概念,寻找司法、行政的漏洞,是法家的对手,后代大多把他们列入名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们作为伴生品,同主流法家一起推进了法家的发展。
2、儒表法里
法家代表人物都由儒家培养出来,例如:儒家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和李斯都被归类为法家。而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子夏在晋国西河地方办学,培养很多法家代表人物例如李悝、吴起等。因此在此后的政权统治中,表面上的“儒家治国”,实质上用的是法家的那一套方法。
四、名家
关于名家的起源,刘歆《七略》的说法,认为出于礼官,因为古代依照名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礼仪要遵循,因此礼官会特别擅长于辨别名位之事。名家思想包括诠释“实”与“名”来阐述观点,开创了中国的思想探究。重要人物有邓析、公孙龙、宋钘、尹文、惠施等人。名家学者首先将“语言”与“事实”分离开来,让语言变成纯粹运思的符号。接着,又任意挪移这些符号,有意识的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使得变异的语言本身就变成哲理思辩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名家学者的思想里,语言不再只是思辩用的工具,而是思辩的主要对象。
1、名实之辩 名与实的对立,很像西方的主词与客词的对立。例如说,“这是桌子”,其中的“这”是实,而“桌子”是“名”。老子一书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是通过“名”来认识这个“实体。”“名”只是表象,并不是“实”。“这是桌子”,其中的“这”指具体的实物,它是可变的,有生有灭的。可是“桌子”在这句话里指一个抽象范畴,即名称,它是不变的,永远是它那个样子。“名”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
2、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说天地是最大的东西,说毫末是最小的东西,都是假命题。大东西、小东西都相对地大、相对地小。《庄子》;“因而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我们不可能通过实际经验来决定什么是最大的、什么是最小。但是我们能够独立于经验说:它外面再没有东西了,就是最大的(“至大无外”);它内面再没有东西了,就是最小的(“至小无内”)。像这样下定义,才是绝对的、符合逻辑的不变的概念。
3、白马非马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用西方逻辑学术语,“白马”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第二点是强调“白马”的外延的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的颜色区别。由于“马”与“白马”外延不同,所以白 马非马。第三点是“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的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这样的“马”的共性与“白马”的共性不同。也就是说,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4、离坚白
一块白石有三种属性:坚、白、石。坚、白是彼此分离的。有一坚白石,用眼看,则只“得其所白”,只得一白石;用手摸,则只“得其所坚”,只得一坚石。感觉白时不能感觉坚,感觉坚时不能感觉白。所以, 从知识论方面说,只有“白石”或“坚石”,没有“坚白石”。
五、墨家
《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历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墨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流派,诸子百家之一。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等语。墨家学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逻辑学体系,全球三大古典逻辑体系之一,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墨辩》是墨家逻辑的主要著作。
1、三表说
墨子把名、实关系当作哲学范畴提出。主张“取实予名”,认为纠緾概念难以分清是非,只有在客观实际地,才能判断是非,提出立用论要有本(根据);立论要有原(证明);立论要有用。这是著名的三表说。
2、墨家后学
后人以墨子的三表说作为基础,建立起逻辑分析诸理论,发展出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及静力学等研究,是谓“墨家后学”。近代有大量学者如钱临照钻研《墨经》,发现《墨经》几乎涵盖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内容。
3、兼爱
强调人我爱之相互性、言爱必含利、且与仁、义等概念密切相关。兼爱更有别于儒家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的仁爱和基督教所提倡的博爱。兼爱的内涵大致可概括为四点:一、兼爱是不受时空限制且对人普遍的爱;二、兼爱是富含牺牲精神的爱;三、兼爱是视人若己且平等的爱;四、兼爱是人我交利的爱。
4、非攻
墨子拒斥战争,但赞成防御型的战争。墨子所“非”之“攻”乃是“不义之战”,也就是国君为其私欲、野心罔顾百姓之“利”所发动的争战。另一方面,墨子表示三代圣王(夏禹、商汤、周武王)所进行的战争是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之义战,是“诛”而不是“攻”。
5、尚贤
要使国家拨乱返正,必须不分贵贱唯才是举,也就是取法圣王的“尚贤使能为政”。所谓的“贤良之士”具有“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之特质。对待贤士,必本于“三本”,即给予贤士高的爵位、丰厚的俸禄、足够的权力,如此百姓才会听从于贤者。
4.尚同
墨子对“天下大乱”的反思是“义”(价值观)皆不同。因此,治乱之道乃在“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然因国家广大,人民众多,仅有天子仍无法一同天下之义,故需依层分立政长行一同天下义之务。分立政长的次序为:天子→三公→诸侯国君→将军大夫、乡里之长。
六、阴阳家
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东周战国末期齐国的邹衍。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阴阳家则把阴阳矛盾作用引起的变化推演至神秘化,“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五德终始说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战国时五行说相当流行,有相生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观点。阴阳家以五行为五德,认为历史朝代的嬗变即遵守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是为‘五德终始说’。
2、阴阳家与道教
阴阳家学派在魏晋以后已不复存在。阴阳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没有流传下来。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保留部分内容。阴阳家在战国时期与道家、方仙道思想合并形成黄帝学派,在汉朝时融合老子的学说形成黄老道,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道教。今日部分传统民俗疗法、风水师、堪舆师、中医、相命者等强调“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五行相克”来养生、定命的说法也是阴阳家的余留。
七、兵家
《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兵家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研究讨论的主要是军事哲学思想(西方近似的称作,学说重点在于“用兵”,即战略战术问题。春秋战国之后,那些通晓军事的用兵者,学者也往往归入或称为“兵家”。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今存十三篇。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孙子兵法》残篇,其中,除与今存之十三篇同外,尚有《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见吴王》等五篇佚文。
2、四类兵家著作
兵权谋类,侧重于军事思想、战略策略; 兵形势类,专论用兵之形势; 兵阴阳类,以阴阳五行论兵,且杂以鬼神助战之说; 兵技巧类,以兵器和技巧为主要内容。
3、重要著作 《太公兵法》(亡佚) 孙子《孙子兵法》 孙膑《孙膑兵法》(亡佚却被再次发现) 吴起《吴子兵法》 诸葛亮《兵法四十二篇》 田穰苴《司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