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跨学科教学研究开题报告(34352课堂教学模式)(1)

"352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是经哈尔滨市教育学会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审定,哈尔滨市教育学会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哈尔滨市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HXA125—171)。自本课题立项以来。在市、区教科研领导的专业指导、引领下,在校科研小组的领导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多的探索研究,现已基本达到预设的研究目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就课题开展的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现代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这是新《课程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教师引导、点拨、讲解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30分钟。让教师少讲、精讲;变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具体目标有:

1、以转变教师的教法来促进学生学法的改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在学生全程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分解教师的工作,使优等生更优,学困生有所提高。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4、通过此次改革,促使教师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大幅度提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352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自主学习到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学习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先学后教方向,以"导学提纲"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课堂教学体现"10 35"的时间分配原则。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变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模式。充分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目标。

五、实验的组织管理

实验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立足课堂、反思总结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

1、建立实验机构。

领导身先士卒,参与课题实验。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负责人,以副校长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三十余位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课题组、实验班研究并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实施计划、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

2、注重专家指导。

学校多次请市、区教科研单位领导、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为课题组成员做指导,为课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给了我们传递了许多课改信息,给予我们许多的指导与帮助。

3、认真学习相关理论。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和教育报刊杂志的有关理论文章,并及时推荐优秀文章汇编成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中了解相关的前沿信息,借鉴他人经验。每位实验员还认真作好读书笔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反思、总结,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

4、提供实验空间,加强教学研讨与交流,有序推进实验工作。

每学期均根据实验计划与成员职责做好各阶段工作安排;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课题研讨活动、一次学校交流活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分学科进行;每月二次循环研讨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课改总结会。实验班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都做到研究主题明确,分工负责,准备充分,有所收获。所有的研讨课教师都要有记录和教学反思,并进行阶段性小结。教研组及时组织评课研讨,在评议中更加明确课题的研讨目标及措施。通过评议加深对课题的认识,自觉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当然只有这些集体活动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题组成员还要充分利用课外、节假日时间,点点滴滴地积累,研究方能高效。课题组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和反馈。

4、与平时教学紧密结合,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课题组的老师们已达成共识,研究不能只局限于一节的公开课,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将研究落实到平时的课堂中,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研究课,并及时反思与总结。

六、实验研究的主要策略。

1、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为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首先转变教师观念,转变教学方法。通过宣传讲解,强化对教师的观念的更新;加大监督、指导的力度,强力推进"352课堂教学模式"。其次,采取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引领示范的办法,让教师从经验的模糊理解到充分运用。让他们通过与传统的方式比较对课改认可和实施。第三,广泛开展集体备课。同学年同学科要相互研究,对自主课、展示课的设计与方法的选择,集思广益,优化方案。第四,深入开展"一人一课"展示活动。同仁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五,主抓教学领导要经常召开研讨会,教研组也要不断开展研讨活动,研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六,采取领导包学年的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实施。保证了实施过程不走过场,不流形式。第七,领导和包学年的成员经常深入课堂、教研组进行听课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强力推进,动态监控。第八,建立新的课堂评价目标,并把教师课堂表现与量化考核挂钩。第九,学校加大投入力度,解决配套设施不足和不到位的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和搞好调研工作;深入到学年组和班级与师生沟通交流,解决师生困惑。

与此同时,我们落实与课改模式配套的教学要求。这是课程改革取得实效,能全面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证。因此,学校在制定了《"352课堂教学模式" 》之后,又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检查汇总表》《"352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提纲》。出台了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辅导作业管理制度、考评评价管理制度。印制了《教学批改记录册》《教学跟踪辅导学生记录》《教学考测记录册》《错典题记录》。细则的制定,制度的建立,确保了落实教学常规工作的开展。

为了让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常规的内容,教学领导以教研组为单位解读常规要求,使教师理解并掌握新常规与旧常规在教学理念上、课堂模式上、教学方法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区别,切实转变了教师观念,树立了新课程理念,从而促进了教师在课改中有效地落实。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期为二年,分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申报课题等,初步形成我校的352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第二阶段:探索352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归纳形成功经验352课堂教学模式,继续开展研究。

第四阶段: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课堂改革模式。

第五阶段:结题验收,形成经验,全面推广。

八、实验的主要成效。

短短二年的课题实验,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实验促进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个方面的提高。

(一)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参加课题实验后,实验组的老师们通过边实验边学习,不断总结与反思,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并树立了以"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新型教育教学观念。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精心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让学生在352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实验班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全校老师的课题意识及研究。二年来每位课题组教师均完成了1—2篇的实验论文、教学设计,并汇编成册。同时,教师们撰写的论文在区、市、省、国家级的各种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发表。课题研究不仅提升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培养了他们更高的职业品质,加深了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升华了教育理想。他们更加敬业爱岗,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了先导作用,成绩更加突出。他们的工作受到领导和同行的肯定,课题组教师及她们所带的班级也受到市、区、校的表彰。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正在由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由老师教转变为我能学,由师生间的单向性活动转变为双向性互动、多边性互动,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小组合作、乐于探究,他们发扬团队精神,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优势互补,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课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资料,阅读有关书籍文章。课堂上,学生能够热烈地交流预习所得,主动学习感悟课文内容,他们小组合作学习,大胆质疑,乐于探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参与面广,讨论热烈而且有序。课后,能自觉温习知识,深化学习,拓展延伸,广泛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段、文,做好读书笔记,并加以运用。绝大部分学生善于表达,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有较强的探究精神,能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能够多方收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他们乐学,善学,学有所成。随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已多个学习层面辐射,辐射到其它学科、班级管理、文体活动等方面。实验班班风好,学风浓,学生对所有科目的学习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三)促进课堂教学格局的转变。

实验班的课堂教学在课改理念的体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师生角色的转换,三维目标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优于非实验班。课堂上呈现出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格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也带动了我校的课程改革的研究,每个备课组都在推广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情况作进一步的研究。现在,我校课题研究蔚然成风,352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广泛运用,促进了课改进程。

(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实验教师为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自己不断加压,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两年来实验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历次的考试中,每个实验班的成绩都比普通班的成绩好,在年段也是各列前茅,获得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学生家长的好评。

九、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如何面向每一个学生,开展差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有所发展?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家境差距大,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怎样帮助学习能力较低、学习资料相对匮乏的学生适应探究性学习,当前我们还拿不出有效的办法。

2、在我们目前的大班化教学环境中,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使课堂有序又有效,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如何把握、关注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需要进一步探究。

3、如何处理好课堂气氛活跃与落实"知识目标"之间的矛盾?

4、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中的各种资源?

5、小组学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水平急需提高。

课题研究近二年来,确实给我们和学生带来许多的收获,同时也引发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思考。在今后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坚定"以科研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教育理念,不断努力,继续研究探索,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