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句俗话叫,“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道出京杭大运河对沿线城市的独特意义。时至今日,“功能运河”逐渐褪色,但“文化运河”历经岁月磨洗,越发闪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5周年,北京广播电视台和杭州文广集团联合沿线8省市媒体发起《爱上大运河》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我们将沿河而上,以运河水为墨,写新时代篇章,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今天,我们首先走进大运河的最南端杭州,来看一条运河塑造了杭州城怎样的前世与今生。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1)

本台记者 祖冲亚:

这里就是位于杭州市北部的拱宸桥,也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我们将从这里一路向北,开始我们的大运河探访之旅。去探访运河沿线古今交融、和谐共生的故事。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2)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3)

因为大运河,唐代时杭州就是东南名郡;元代定都今天的北京,更仰赖苏杭等地的物资供应,因此杭州很早就是商业之都。上世纪90年代,长期浸润于运河商业文化的杭州,带着历史的厚重积淀,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定下了到2015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必须的配套。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4)

许顺龙,杭州水上巴士集团公司公交船队队长,1985年进入航运公司工作。34年来,他见证了杭州运河两岸的变化。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5)

杭州水上巴士集团公司公交船队队长 许顺龙:

像苏州坐(船)过来,如果你到杭州了,一开窗户你要闻到有臭气了,就到杭州了。那个时候的河有这么臭。现在(运河)水质已经改变到三级水,两岸的古建古迹都已经保护起来了。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6)

许顺龙所开的水上巴士成立于2004年。当运河的繁华落尽,货物航运早已被更高效率的交通方式取代,运河客运却在杭州依然被保留下来,这也是今天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公共交通线路。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7)

本台记者 祖冲亚:

刚才在等车的时候乘客告诉我,这种保留千年的水上交通方式还能在运河上保留至今的原因,是因为它足够准时。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8)

杭州市民 蒋云峰:

早高峰的时候会非常堵,那水上巴士的话也没有红绿灯,也不堵车,它又是一个直线的行进路线,会非常方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它很准时。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9)

当地人看重运河客运的准时,而这也是商业社会珍视的品质。包含准时在内的商业思维和商业文化融入运河水,渗透进杭州这片土地,成就着今天更加繁荣的杭州。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10)

本台记者 祖冲亚:

跟随着水上巴士1号线,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武林门码头。如今的杭州仍是以美丽山水而闻名的旅游名城,但这仅仅是她的一个侧面,而她的另外一面,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之城”正在崛起。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11)

停车可以先离场后付费;在医院,我们可以先看病48小时内再结算;人脸识别30秒自助入住酒店……这些时髦的生活方式,如今在杭州随处可见。而这一切的实现,靠的是“城市大脑”。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12)

本台记者 祖冲亚:

人的大脑指挥着我们的行动,而一个城市的大脑又会是什么样呢?我现在身处运河畔极具未来感的智慧酒店,在这里可以体验AR导览,无感支付,刷脸入住,机器人管家这些科技感十足的生活方式,但这只是城市大脑应用场景之一。

杭州第一个大运河(探访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13)

如今的杭州,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也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作为中国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高地,一座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正在悠悠运河水边不断孕育发展。

记者手记

两千年前,一条大运河,连接南北,孕育京杭两地的繁华;两千年后,大河重生,结合北京科技人才优势与杭州数字经济优势,京杭携手创新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也将为运河城市发展奏出新时代的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