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8月13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90后党员教师刘影坐在阳光下,焦急地等待着命令。“叮——”社交软件“微信”的提示音响起。13:07,刘影收到了防疫电话排查任务,主要负责联络与扬州开发区八里镇某棋牌室有关联的居民,请他们居家等待,待每轮核酸检测快结束时再电话通知他们下楼进行核酸检测。打开Excel表,密密的数字,一个紧挨着一个,串成陌生的电话号码,附在230个人名后面。

青年志愿者抗疫一线显身手(战疫志愿红)(1)

刘影打开群里的排查参考,自言自语起来:“‘你好!’不对,‘您好!’‘请问你是……’‘您是……’我受桂花村社区委托对您进行疫情……太长了……”就这样,她读读停停,反复修改,力求简洁、明了、高效,这样就可以一边问,一边登记。

刘影把酝酿好的语言记录到本子上:喂,您好!是某某某吗?我受桂花村社区防疫防控组委托,来电摸排,请您配合:7月21日后您是否去过八里镇某某棋牌室?家里人是否去过某某某棋牌室?麻烦您和家属等今天核酸快结束了再去做核酸检测,具体时间我们会电话再通知您,感谢配合!再见!

一切准备得当,她开始拨打号码,电话漫长的“嘟嘟”声和“扑通扑通”的心跳声激烈地碰撞着。庆幸的是,第一个、第二个电话很顺利,对方很配合。她开心地和一起奋战的同事说着战绩。第三个电话,空号。再换一个号码,“你打错了。”再打一个,“……”一位老奶奶说着地道的扬州话,对于一个外省的姑娘,这无疑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不好意思,麻烦您再说一遍”,重复了多次她才听明白老奶奶的话。

青年志愿者抗疫一线显身手(战疫志愿红)(2)

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拿着笔记录排查信息,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话说多了,她的嗓子已近沙哑,却也不敢多喝水,因为怕水喝多了要上厕所影响打电话的进度。从一开始的困难重重、进展缓慢,到后来的轻车熟路、无距离沟通,教师党员化身成“话务员”,每一条信息都仔细确认并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

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之前,刘影以为社区防控主要是做好人员登记、宣传劝导,来到社区防控工作站点后才发现,那一个个工作站点的背后,都有着不曾出现在台前的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的默默付出,从工作站点所需桌椅板凳、路障设施、到测温器、口罩、手套等疫情防控必需品的提供,再到工作人员的物资保障,还有进出时的扫码登记,方方面面离不开统筹调度,更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配合。

“联防联控工作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一个人都是这台机器能够有效运转的螺丝钉,有的在机器外,有的在机器里,有的螺丝钉大些,有的螺丝钉小些,但每一颗的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或缺的,在社区的每一天我都心怀感激。”刘影说,感谢每一位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默默付出的人,每一个直面疫情的人,都很了不起,我们虽然没有超人的本领,却具备了超人的勇气,承担起了那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通讯员 丁唯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晨

编辑: 陈静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