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韶
人们说敦煌,往往只想起莫高窟。其实,敦煌的文化符号不止于此。
首先读一下下面两首诗。
王之涣《出塞》:“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戌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是全唐诗中的两首名家名作,两首诗的共同特点之一是诗作中都有提到“玉门关”这一地理坐标。
而玉门关,便位于敦煌。
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虽然玉门关在中国各个险关中并不起眼,但是它身上被人们赋予的价值意象,却不能被人忽视。
从汉代开始,玉门关身上就被人们绑上了乡愁。班超曾慨叹“臣不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就是这句,恰恰也就是这句提到了“玉门关”,从此这个地名不再是一个写在纸上的,平面的字了,它成了立体的了,它的头上盘旋着回归故土的热望,身上有洗不掉的乡愁。从此人们看到玉门关时不免想到定远侯,不免带着乡愁。
如今的玉门关,已经没有原先的繁华景象,岁月的摧残,让这里只剩下萧瑟与凄凉。在敦煌城外,一座方形小城堡屹立在茫茫戈壁中,经历了千年风雨,似仍在向世人诉说着它当年“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的一派繁荣景象。
除了玉门关,敦煌还有一个“阳关”。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它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阳关自建成后便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说起阳关,就不能不说起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让阳关扬名天下。
现在,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骑马前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阵阵冬风,俨然一副江湖侠客行走江湖,英豪勇士踏走出关的态势。
虽然,玉门关和阳关早已繁荣不再,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它们早就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当吟咏起敦煌两关,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都会出现黄沙漫天,孤城落日的景象,总会产生纵马疆场,建功立业的豪情,而这就是敦煌留给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