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最新动态(青岛港底气何来)(1)

3月29日,青岛港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其业务量、经营业绩均实现双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青岛港净资产收益率位居中国沿海上市港口首位。根据公开披露信息,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2020年,青岛港净资产收益率均位居中国沿海上市港口第一。

■打造海上运输枢纽

青岛港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是青岛港能够做强主业、稳固行业地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青岛港的战略地位尤为凸显。青岛港准确把准自身定位,积极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积极“出海”进行管理输出、资本输出,与马士基、中石油、中远海运等世界级企业携手出海、合作共赢,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贸易,构筑起便捷高效的内陆和国际物流大通道。

特别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为青岛港巩固枢纽地位增添助力。 2019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实现全省沿海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加快建设东北亚航运枢纽中心。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仅2020年,借助一体化以来各港口握指成拳的资源整合优势及平台优势,青岛港新增外贸航线14条,其中直达东南亚、中东、欧洲的“一带一路”海上航线7条,全面扩大了“一带一路”市场布局,同时,打造以青岛港为轴线、辐射全国的海铁联运网络,开通海铁联运班列的城市突破30个,海铁联运箱量达到165万TEU,继续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多元经营延伸服务链条

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港口“吞吐量为王”的发展模式已经悄然改变。青岛港积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持续拓展盈利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通全程物流服务纵向一体化产业链,集聚航运、贸易、金融等多种产业资源,构建起效益更优的“利润组合”。干散货板块,积极建设矿石大超市,拓展保税、期货交割、矿石混配、船代货代等增值延伸服务,其中,成功开启的混矿业务,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被誉为“董家口标准矿”,成为青岛港创新服务、延伸服务链条的一个代表。

以山东地炼进口原油资质许可为契机,稳固山东口岸地炼进口油市场份额;以二手车出口相关政策为契机,推动二手车滚装业务在青岛港落地;瞄准疫情之下消费升级带来的新契机,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消费品分拨中心,加快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综合运输港转型……

层出不穷的新兴业态,促进港口“含金量”不断提升,特别是近两年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RCEP等政策持续赋能,山东港口采取一系列支持新兴主业的措施都为山东港口青岛港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大助力,在海关等部门的支持下,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期货原油交割仓库业务、外锚地船供油、国产低硫油船舶船供油等业务稳步开展,董家口港区粮油基地项目、磨矿项目等临港产业加快落地。

■放眼长远锻造竞争优势

无论是在向好的经济环境中,还是在新冠疫情冲击的不利影响下,青岛港持续多年净资产收益率位居中国沿海上市港口首位,显示了青岛港的发展韧劲。

投资建设的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及配套储罐陆续投产,管道网络覆盖至东营、滨州、潍坊等地区的炼厂,在疫情初期全国交通受阻之际,青岛港通过发挥管道运输优势,有效助力了企业复工复产。

乘着加快建设智慧港口的东风,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不仅建成投产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成功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的“青岛模式”,自运营以来已经6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进一步擦亮了服务品牌。

2020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山东省开展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山东港口为“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为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提供了更大平台、更多资源、更强动力。依托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先发优势及山东港口平台优势,青岛港持续加大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推动传统码头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推广线上化业务。

青岛港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朝着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目标加快挺进。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来源: 青岛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