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几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获诺奖的是莫言)(1)

作家贾平凹


近日看到一条消息,是关于作家贾平凹的。看完松一口气,心说,原来他自己也意识到有问题了。这是好事儿。

这条消息是什么呢?是说贾平凹发现自己写的东西不行了,想换一个名字来写,不再用贾平凹。

你要问了,作为国内的文坛大家,他何出此言呢?为什么要说自己写的东西不行了?明明他的风头正劲嘛。在说正题之前,咱们有必要大致了解一下这位作家。

贾平凹生于农村家庭,20世纪70年代末,以《满月儿》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后有多部长篇小说问世,多次获得中外文学大奖,与路遥、陈忠实齐名,号称陕北三架马车。可以说,他这样级别的作家,罕有其匹。


贾平凹几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获诺奖的是莫言)(2)

陈忠实


在2005年的世纪文学六十家的评选中,他排名第六,是当代作家中排名最前的。而余华排名第十,莫言则是第十二名。

有人撰文指出,在三架马车中,贾平凹是写的最好的,作品最多的。

对于他的作品数量,自然没有异议,不说别的,光长篇小说,就有十几部,算上中短篇及散文,估计连莫言都会甘拜下风。即使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坛上,估计除了张炜之外,无人能及。真正做到了著作等身。至于说写的最好,那就值得商榷一下了。

对一个作家来说,你出多少部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书质量如何,是否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以三架马车为例,路遥有《平凡的世界》,陈忠实有《白鹿原》。这两本书的经典性不必多说了。那贾平凹有什么呢?有哪部书可以抗衡它们?


贾平凹几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获诺奖的是莫言)(3)


把他的全部长篇一一摊开,我们实在找不出一部可媲美两部大书的。这对贾平凹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尴尬很汗颜的事儿。

有人说,他有《废都》和《秦腔》。恕我直言,这两部书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作。前者低级趣味,后者不忍卒读。

说来惭愧,他有那么多长篇小说,我真正读完的只有《废都》和《白夜》。不是不想多读,是根本读不下去,连一点阅读的兴趣都没有。倒是他的散文,我读得津津有味;倒是他的中短篇小说,时常令人赞不绝口。只有这长篇,令我头痛得很,简直象要逼我吃药一样难受。往往读上几页,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贾平凹几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获诺奖的是莫言)(4)


你说他的文字好,我也同意。论起语言美,说他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那种自明清小说中得来的文字,读起来又简洁,又典雅,又富于表现力。可是一部长篇小说,光有好的语言是不够的,还得有思想,有内涵,有故事,能吸引住读者,能征服读者。

比较来说,莫言的文笔不及他,可莫言的小说我能读下去,起码有故事拉着我。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哪里有故事啊,尤其是后期的,能把你读睡着了。我觉得象一个老女人一样唠唠叨叨个没完,真可惜那么好的文字了。


贾平凹几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获诺奖的是莫言)(5)


除了没故事之外,在反应现实上,他也不及莫言的深刻和尖锐。莫言敢于把好多隐藏的暗面端出来给大家看。在贾平凹的长篇里,我倒没看到。这就是说从社会上意义上就输了。之所以莫言可以获诺贝尔文学奖,而贾平凹没获上,这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一个好作家,除了要有好文笔之外,还要有思想,有灵魂,有对人类的使命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光有勤奋,光有数量,是无济于事的。

莫言获奖,那是众望所归,光那份冲锋陷阵,百折不挠的勇气,就已经将大多数文人踩在脚下了。

有人说,莫言获奖,是因为迎合西方人的口味和审美。这个不敢苟同。要是这样的话,你可以写一部这样的小说,看你能获奖不。

回到贾平凹身上,我常觉得痛惜。这样一位有绝顶才华的作家,早就该写出一部或几部大作,以压倒路遥、陈忠实,至少可以抗衡他们。然而,他年近七旬了,终于没有做到这一点。


贾平凹几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获诺奖的是莫言)(6)


据说,晚年的曹禺因创作上的“难产”,无奈之极,痛苦之极,曾对女儿说,你要是来晚一点,我就跳楼了。

由此可见,一个作家要是深陷于沼泽里走不出来,是多么悲惨了。

对于贾平凹,我还是很期待的,报有大希望的。我希望他在发现问题后,还能及时解决问题,即把心沉下来,“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突破瓶颈,超越自己,一举造出真正的惊天动地的大作,力压路、陈二人,而不是再搞“井喷”式写作。

不过,只是希望罢了,是否可以做到,咱们试目以待。

多说一句,网上说,贾平凹今年又要出长篇了,书名是《就坐》。不过,我肯定是不会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