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越国时留下来的地名,你知道多少吗?

“古越国地名里蕴含着自然地理文化、人文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每个流传至今的地名都凝聚着浓厚的文化气韵和历史积淀,它伴随和见证着一个地域文明的开拓、发展和变迁,是本土文化的载体与传承。”《绍兴市志》、《绍兴城市史》总纂任桂全老师说。

绍兴是古越国的发祥地,自越王勾践建都以来,已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而越城又是古越国都城遗址地,是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底蕴深厚,至今这里还留下了不少古越国时的地名,笔者集平时之爱好,搜罗如下: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1)

“城中三山”

2500多年前的“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就是利用平原上的阳堂山等9座孤丘作为地理坐标建立起来的。至今仍有府山、塔山、蕺山三山鼎立,屹立城中。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蒋士铨曾对绍兴古城的三山做过这样的描述:“种山列郡署,蕺山横讲堂,塔山植浮图,鼎峙而相望。”

府山。又名种山、卧龙山。夫府山者,越中之形胜,越城之眉目也。以盘旋回绕,峰峦逶迤,状若卧龙,又曰卧龙山。越大夫文种葬于此,故亦称种山,乡人不解,讹为重山。康熙南幸,驻跸于此,易名兴龙山。为纪念黄府公平寇之丰功伟绩,又易名为府山。当时,越王勾践的点将台“越王台”就在此地。

塔山。又名怪山、龟山、飞来山。越大夫范蠡所筑之城既成,山东琅琊东武海中“山一夕自来,故名怪山”,又称飞来山。也有认为因山上建有勾践观天象之怪游台,而称怪山的;又因山形若龟,称作龟山。山顶有佛塔,俗称塔山。《越绝书》卷八“记地传”有载:“龟山者,句践起怪游台也。东南司马门,因以照龟。又仰望天气,观天怪也。高四十六丈五尺二寸,周五百三十二步,今东武里。一曰怪山。怪山者,往古一夜自来,民怪之,故谓怪山。”

蕺山。位于古城的东北角,因产蕺草而得名。蕺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节,叶互生,结蒴果。茎和叶有腥味,所以又得名“鱼腥草”。越王勾践曾于此采食蕺草自励。《嘉泰会稽志》有载:“蕺山在府西北六里,越王尝采蕺于此。”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2)

养殖业地名

越国遗存了许多与养殖业有关的地名,如犬山、猪山、鸡山、南池、坡塘等。

犬山。就是现在的吼山。相传是越王勾践畜犬猎鹿之处。据《越绝书·记地传》载:“犬山者,勾践罢吴,畜犬猎南山白鹿,欲得献吴,神不可得,故曰犬山,其高为犬亭,去县二十五里。”

越国被吴国所败后,越王勾践采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来增长人口,其中的人口政策中,就有奖励小猪和狗的,如《勾践灭吴》曰:“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娶,下同)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娩)者以吿,公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另外,范蠡经济思想中有一条经验,推崇繁殖性强的养鱼、种竹和养五牸(zì 雌性的牲畜)。

鸡山、猪山。位于上虞区东关街道鸡山村的“鸡山”和练塘村北的“猪山”,都是当年越国战事后方给养地,当年的猪山叫“豕山”。《越绝书》卷八有载:“鸡山、豕山者,句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士也。鸡山在锡山南,去县五十里。豕山在民山西,去县六十三里。洹江以来属越。疑豕山在余暨界中”。

南池、坡塘。乃范蠡养鱼之地。据《嘉泰会稽志》卷十 载:“南池,在县东南二十六里会稽山,池有上下二所。旧经云:范蠡养鱼于此。又云:勾践栖会稽,谓范蠡曰:‘孤在高山上,不享鱼肉之味久矣。’蠡曰:‘臣闻水居不乏干熇之物,陆居不绝深涧之宝,会稽山有鱼池。’于是修之三年,致鱼三万。今上破塘村乃上池。”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3)

范蠡养鱼之下池遗址

今越城区鉴湖街道秦望村胡家塔自然村,东接椅子山,西连庙山,现存一座长200余米、现坝基宽58米,现高12-14米不等的水坝,水坝形似一座小山,当地叫“横山”,被视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养鱼池。

种植业地名

兰渚山。位于柯桥区兰亭街道兰渚山。相传是越王勾践种兰之地。现兰亭街道有兰渚山村,由皇游荡、薛家坝、上灰灶、孙家坞四个自然村撤并而成。

葛山。在今绍兴市委党校附近的葛山,《越绝书·记地传》有记载:“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去县七里。”当时越国纺制的葛布,是进贡吴国的“贡品”。

村落地名

朱储。斗门镇朱储村是一个与晒盐业有关的地名。朱储越国时称“朱余”。《越绝书》卷八 有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这里所说的“朱余”,就是朱储。

元明时期,绍兴境内盐场有三江场、曹娥场、金山场、鸣鹤场、钱清场。属三江场。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4)

朱储村

安城。现马山街道安城村(已拆迁)是越王勾践时筑高库、驾台有关的地名。《越绝书》卷八“记地传”有载:“驾台,周六百步,今安城里。”“安城里高库者,句践伐吴,禽夫差,以为胜兵,筑库高阁之。周二百三十步,今安城里。”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5)

安城古戏台

军事地名

则有柯桥区夏履镇的越王峥,越城区稽山街道的大二房、越城区北海街道的陈音山(今亭山)等等。

越王峥。以越王勾践兵败亡国后,曾于山顶厉兵秣马而得名,史籍典章多有记载。如《越绝书》载:“越栖于会稽之山,吴追而围之。”清乾隆《绍兴府志》:“越王山,一名越王峥,又名栖山。山阴县旧志:昔越王句践栖兵于此,又名栖山。……”嘉庆《山阴县志》记载:“勾践栖兵于此,又名栖山。上有走马冈、伏兵路、洗马池、支更楼故址。”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越师残兵五千栖兵于此,故又名栖山,俗称越王寨,是越王的又—屯兵遗址。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6)

越王峥上越王殿

陈音山。在越城区北海街道的亭山。《越绝书》卷八有载:“射浦者,句践教习兵处也。今射浦去县五里。射卒陈音死,葬民西,故曰陈音山。”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7)

鹿池山。坐落在绍兴城东森海豪庭小区的鹿池山,是与越王勾践狩猎有关的地名,古称乐野(音读墅)。《越绝书》卷八有载:“乐野者,越之弋猎处,大乐,故谓乐野。其山上石室,句践所休谋也。去县七里”。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8)

城东鹿池山公园

水利地名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9)

富中大塘遗址

富中大塘。在越城区富城镇。《越绝书》卷八有记载,“富中大塘者,勾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去县二十里二十二步。”

吴塘。现称“湖塘”,在柯桥区湖塘街道。相传勾践灭吴,使吴人筑塘而得名。《越绝书》卷八有载:“句践已灭吴,使吴人筑吴塘,东西千步,名辟首。后因以为名曰塘。”东汉会稽太守马臻筑鉴湖,堤塘绵延十里,俗称“十里湖塘”,遂改名“湖塘”。民间有“十里湖塘,廿里壶觞”俗语。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10)

吴塘

塘城。在越城区富盛镇万户(自然)村。东接窑糕山,西连乌龟山,总长550米,地面相对高度近8米,将一片广袤的田野切作南北两半。虽然坝的东头被平陶公路切去一大块,西头也因通往宋六陵的小路缺损了一角,但整个坝体仍然雄伟,是越国时期水坝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座。据文理学院教授俞志慧等专家考证,塘城东面的调马场、青马村是越国的养马基地,西北吼山是越国的养狗基地,西南平水一带是采掘、冶炼和兵工铸造基地,这个地理位置足以凸现塘城在当时越国的地位。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11)

苦竹塘。位于柯桥区兰亭街道古筑村等。《越绝书》卷八有载:“苦竹城者,句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其僻居,径六十步。因为民治田,塘长千五百三十三步。其冢名土山。范蠡苦勤功笃,故封其子于是,去县十八里。”

炭业、冶炼地名

有上虞的称山和炭山、练塘、炭渎等。

称山。位于上虞道墟。据史料记载,称山又名称心山,因越王称炭铸剑于此而得名,为越中名山。吴越之争,勾践失利而不失复国之志,回到越地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称山上称炭铸剑,发愤图强。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12)

练塘、炭渎。在上虞区东关街道。《越绝书》卷八载:“练塘者,句践时采钖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去县五十里。”又《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载:“吴封地百里于越,东至炭渎,西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13)

上虞炼剑桥

与冶炼行业有关的地名有柯桥区平水镇的日铸岭、铸铺岙、上灶、中灶、下灶,都与越王勾践时代的铸剑师欧冶子铸剑有关,因大家比较熟悉,就不一一展开。

行政地名

绍兴古城西北有一个地名叫官渎,为什么叫官渎?《越绝书》卷八有记载:“勾践工官也,去县十四里。”

20年前的绍兴地图 的老绍兴人都不知道这些百年前留下来的地名(14)

工官,就是管理越国手工业的官署。春秋时期,越国的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特别是越王勾践为振兴越国、灭吴雪耻,采取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基本国策,加强了对手工业生产的扶植和管理。当时,重要的产业部门,如制盐、矿冶、兵器铸造、战船建造等都由官府直接控制。越王勾践选择在官渎设“工官”监管木材加工、工程建筑、船只生产以及纺织等工务,是因为这里水陆交通便捷,既有水道“渎”,也有陆道,方便运输和管理。

当然,古越国时留下来的地名,远不至这些,因篇幅所限,不一一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