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一言九鼎”这个成语,也知道大禹治水,将天下划分为九州,然后铸造九鼎以象征华夏。大禹所铸的九鼎具有“象征”意义,然而在《公羊传》里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难道除了天子拥有九鼎,其他诸侯,卿大夫也有鼎,那么这里的鼎是用来干嘛的呢?

古代的大鼎是什么做的(古代的鼎用来烹饪食物)(1)

大禹治水

大禹所铸“九鼎”是宝物,并非烹饪食物所用的“鼎”

根据,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意思是,鼎三条腿,两只耳朵,用来烹饪各种味道和食物的珍贵器具。“鼎”是用来烹饪食物的,那么大禹定九州,然后铸造九鼎,以象征华夏。而,大禹所铸造的“九鼎”难道也是用来烹饪食物的吗?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又说:“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民入山林川泽者,离魅蛧蜽莫能逢之。”大禹收集九州的铜,在荆山下铸造了九个鼎。老百姓进入山林大河沼泽,什么鬼怪都遇不到。所以,大禹所铸造的“九鼎”已经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宝物,并非用来烹饪的。

为什么说,大禹所铸造的“九鼎”不是用来烹饪的呢?因为,大禹铸造的九鼎实在太大,根本不可能用来烹饪食物。

古代的大鼎是什么做的(古代的鼎用来烹饪食物)(2)

古代的鼎

根据《战国策》记载:“齐救周,求九鼎,颜率谓齐王曰:‘昔周伐殷而取九鼎,一鼎九万人挽之,九鼎八十一万人挽之。’”

秦国以武力威胁周天子索要九鼎,周朝谋士颜率以向齐国赠送九鼎为名,向齐国求救。后来秦国退兵,齐王派人去求九鼎。颜率就说:“昔日周武王伐纣取得九鼎,一个九鼎就派了九万人运送,九鼎需要八十一万人。”虽然说颜率有点夸张,但是这个鼎绝对比普通的鼎要大,且是宝鼎诸侯国都想占为己有。如此,贵重的宝器,周天子怎么可能用来烹饪食物呢?

当然,除了大禹所铸造的“九鼎”,其实在先秦时期,烹饪食物也的确用的鼎,只是周天子和诸侯所用的“鼎”并非大禹所铸造的“九鼎”。但是,鼎在先秦时期,依旧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先秦时期的鼎,就是用来烹饪食物的!

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那么,这里的“九鼎”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的大鼎是什么做的(古代的鼎用来烹饪食物)(3)

古代的大鼎

“九鼎”属于国之重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祭祀以后,有一个用餐环节。周朝天子在用餐的时候拥有九鼎,诸侯拥有七鼎,卿大夫拥有五鼎,元士三个鼎。为什么说,先秦时期诸侯用餐用“九鼎”呢?

《仪礼·聘礼》云:“于宾馆,饪一牢,鼎九,设于西阶前。牛鼎、羊鼎、豕(猪)鼎、鱼鼎、腊(干肉)鼎、肠胃(动物内脏)鼎、肤鼎(切肉之鼎)一、鲜鱼鼎、鲜腊鼎,凡九鼎,从北向南而陈。”除此之外,还有“陪鼎一曰羞(调味料)鼎,有三,牛羹(浓汤)鼎、羊羹鼎、豕羹鼎各一个。”这里的“九鼎”其实指的是用九个鼎烹饪的食物。

古代的大鼎是什么做的(古代的鼎用来烹饪食物)(4)

古代小鼎

据说,周天子一日三餐必使用鼎用餐,尤其在接待外宾的时候,用餐的用鼎数量还有严格的规定。天子享有九鼎的食物,而其他人不能享有“九鼎”的食物。所以,就有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元士三鼎。”

由于古代的“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属于宝器,即便成为炊具也很贵重。所以,一般的平民老百姓是不能用鼎的。只有,贵族阶级才使用鼎作为烹饪器具。在古代,“鼎”不仅仅是用来烹饪食物,也是放在宗庙里用来祭祀的一种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