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登鹳雀楼》,三岁幼儿都能背诵。整首诗4句话,20个字,无一字生僻,无一句难懂。然而组合成诗,却神奇的展现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雄奇画面,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令人赞叹。此神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之涣。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1)

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年轻时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其诗多被当时乐工谱曲传唱,相当于如今的流行歌词。他写诗用词十分质朴,但其诗,意境深远、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当时被人们广为传颂。

可惜的是,他的作品保留下来的甚少,现存仅有6首绝句,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物以稀为贵”,仅凭6首诗,就足以使诗人王之涣流芳百世了。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将王之涣的《凉州词》推崇为“绝句之最”,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尝”一下这首“绝句之最”——《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词非词,诗是曲。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2)

诗的题目是“凉州词”,但它不是词,是凉州歌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词,趋之若鹜。因而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而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技压群芳”。

有一次,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在旗亭喝酒,遇艺伎唱曲开演唱会。三人乘着酒兴打赌,以艺伎演唱各人所作诗篇先后、数量为据,博一博诗名的高下。王昌龄的诗作,先被唱了两首,高适的也有一首被唱到,而王之涣的没有露脸。

结果,轮到容貌最美的一位艺人演唱了,她的压轴唱词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非常得意。这个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反映出王之涣的《凉州词》,在当时最受人们的青睐。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3)

“好东西”就受大众欢迎,何况这首“边塞诗”之冠。全诗写景恢宏壮阔,诗意苍凉悲怆,诗风慷慨激昂、沉厚雄浑。当时被流行传唱,街亭相闻,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

景观由近及远,气势雄伟。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诗人由近及远眺望黄河,心潮澎湃。诗人李白的视角由远及近,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反其道而行之,目光由近及远,为我们带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丽景观。异曲同工之妙也。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边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怀抱里,一座寂寞的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河的气势雄伟,淡墨沟勒出边防重镇的地理位置,突出了戍边将士的境遇悲凉。

羌笛悠扬哀怨,乡愁难禁。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4)

在这样一个远离喧嚣的环境中,忽然听到幽幽的羌笛声,所吹奏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不能不唤起戍边将士的离愁别绪。古人有分别折柳相送的习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的意思。

这种折柳相赠的习俗,在唐代尤为流行。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出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绪。但诗人用一种豁达的语调巧妙宽解:羌笛何须总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勾搭起我离开家乡的忧愁呢?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5)

“何须怨”三个字,不仅其艺术手法委婉含蓄,而且使读者想像到,当时边疆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了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安慰。也许正因为王之涣的《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为国尽责之慨,油然而生。所以能成为“唐时代”音律的典范。

边塞重镇凉州,塞外好风光。

提到边塞诗,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凉州。古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汉武帝时期,大将军霍去病击溃匈奴,将河西走廊,纳入西州疆域,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军政中心,丝绸之路的东大门,边塞重镇,历来受到各时期统治者的重视。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6)

盛唐时,由于边事和外事的增多,不少文人到边塞寻觅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有些文人内地生活腻了,想换换口味,希望有机会到边地游览观光,体验一下塞外风光和塞外生活。这就促进了边塞诗的流行,且井喷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等。

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题,或描述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将士的艰辛以及思乡之情。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苦生活、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的愁绪、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可以说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像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靓点。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7)

总之,王之涣这首诗,把戍边士卒的思乡之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既渲染了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愁怨,但又丝毫没有颓废消沉的情调,反而激发了阅读受众的爱国豪情。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博大的胸襟,站位的高远。这首诗也就成为了盛唐时代,边塞诗的代表作。

凉州词王之涣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8)

,